加强人口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2014-10-21 16:00张丽娟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源县文化

张丽娟

摘要: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开创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章从新源县的人口基本情况入手,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具体思考,以期待从以下角度为抓手,促进新源县人口文化建设。

关键词:人口文化;新源县;文化

新源,地处“中国十大新天府”之称的伊犁河谷东端,素有“草原明珠、新疆酒乡”之美誉,生态环境质量在新疆86个县市位居第一。全县总面积758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91公里,南北宽约33.8公里,海拔高度795~4380米之间,全县人口总数为2797687人(不包括兵团人口),由哈、汉、维、回等35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人口14.11万人,占全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出生人口2395人,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9.96%,较去年同期提高0.04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59195人,长效节育率为69.27%,综合节育率为80.38%;全县累计领取两证户数为16423户,领证率为27.74%,其中农牧民领证11765户,领证率为24.26%。

近年来,新源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国家计生委《关于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新源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工作大局,将人口文化建设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总目标,牢固树立“大人口”理念,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人口文化建设,不断拓展人口文化建设内涵。博采众长,将人口文化融入其他文化,结合地域和民族特色,不断增强人口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影响力、辐射力和感染力。

一、人口文化融入草原文化

新源县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农牧民结合的县,这里的哈萨克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尤其是阿肯阿依特斯、赛马活动和冬不拉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力,新源县巧妙地把人口文化融入哈萨克民间文化中,开展“婚育新风进牧区”、“人口文化进草原”、“生育文化进毡房”、“人口文化进景区”活动,每年6~8月,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结合各乡镇在草原举办的赛马运动会,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人口文化活动,如哈萨克民俗活动表演(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哈萨克民俗比赛(挤牛奶、喝马奶子、投石、飞马拾银、刺绣、爬山等)、民族特色美食、根雕、宝石、手工艺品展览,并联合当地歌舞剧场举办大型歌舞演出,使人口文化宣传有声有色,让群众在自己的藝术中接受人口文化的洗礼;2012年8月,在夏牧场举办的全国阿肯阿依特斯研讨会上,将计生内容编入阿肯阿依特斯文艺演出中;那拉提镇以萨克庄园旅游合作社为基地,结合“婚育新风进毡房”、“婚育文化进景区”等活动为契机,建立了以光荣证家庭为主,周边农牧民积极参与的“人口文化进草原”示范点,则克台镇铁木里克村“金拇指”、别斯托别乡“少生快富”刺绣基地和那拉提镇塔依阿苏村手工艺品基地充分发挥广大计划生育领证家庭的带头作用,引导农牧民学习先进人口文化,进一步提高牧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构建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充分发挥了人口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作用,人口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对接,也为人口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新理念。

二、人口文化融入广场文化

新源县充分利用“百日广场文化”活动资源,部门联动,融入人口计生内容,形成人口文化建设强大推力。县人口计生委与兼职委员单位联合举办“创建新型生育文化,关爱老人身心健康”、“热爱伟大祖国、共建美好家园”等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文化活动中创作表演了冬不拉弹唱、歌舞表演、朗诵、红歌演唱、健身操等精彩节目,使在场近千人受到感染和震撼;联合教育局、幼儿园开展以“放飞童心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阳光女孩”评选暨青少年人格健康教育签字仪式;联合县城四个中心社区开展“幸福生活大家享”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表演者将婚育新风与人口计生相关的人和事进行艺术包装表现出来。全县在广场举办了“人口早期教育成果汇报演出”,将计划生育政策编排在儿歌中,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体会学习的愉悦。几年来,新源县共组织了近30余场大型文艺晚会,掀起了生育文化建设的高潮。

三、人口文化融入传媒文化

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手机短信、远程教育平台,进一步加大了与电视台、电台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力度,利用媒体的力量广泛宣传人口文化,深入宣传报道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少生快富”等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人口计生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在伊犁日报开设人口文化专栏,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和工作动态。在新源电视台每周制作一期人口计生专题栏目,在电台每周制作人口计生栏目2期,实时进行新闻深度报道。建立建全人口计生宣传网站,充分利用低成本、快速、便捷的网络媒体,大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婚育新风、男女平等等新型人口文化知识。

四、人口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新源县将人口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中学生教学计划,将人口文化融入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和早教工程。全面开展“计生知识进校园”活动,组建了青苹果之家,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健康人口教育活动。联合县教育局开展“人口教育进校园、健康知识入课堂”系列活动。各中小学校召开“我与人口计生”主题班会;举办“放飞青春,健康成长”为主题的青春期生理、生殖健康教育讲座,青春期知识科学图片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书画作品比赛;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县一中举办“传播人口文化·塑造健康人格”的主题活动,新源县4个社区开展了“心灵与人生”的对话,开展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健康的人格”的专题讲座;与教育局联合开展高考前的心理辅导,在青少年之家邀请专家开展“积极心态·阳光人生”的系列专题互动讲座。不断打造附有特色的计划生育校园文化宣传品牌,将校园打造成为为学生输送先进人口文化知识的平台。深化“启明星早教工程”。邀请爱贝尔育婴专家在农牧区开展早教师资培训,开设了“亲子活动室”和“准爸爸、准妈妈课堂”,普及科学的优育优教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

五、人口文化融入新型家庭文化

新源县以家庭为单位,举办了“幸福家庭”、“少生快富创业明星”、“十佳自强女孩”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20个“幸福家庭”、10个“创业明星”、10个“十佳自强女孩”和10个“十佳自强女孩提名”进行了表彰;县人口计生委、老干局联合举办“创建新型生育文化 关爱老人身心健康”文化周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全社会进一步关爱女孩、关爱老年人,先进的人口文化和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家庭观也得到了宣扬。相关兼职委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深入乡村开展人口文化建设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联合计生协、民宗委和妇联在各乡镇开展农牧民生殖健康知识竞赛和妇女儿童维权、生殖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婚育新风讲座。各乡镇在继续发挥人口文化大院、人口学校、人口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作用的同时,还大力创新载体。别斯托别乡通过新家庭人口文化屋,吸收优秀的阿肯为计划生育宣传员,其他乡镇也纷纷设立“人口文化户”、“婚育新风示范户”,开展了“六新”家庭创建评选、“小花帽工程”,集政策宣传、药具发放、会员活动与一体,进一步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六、人口文化融入社区文化

在县城四个中心社区主干路打造社区人口文化长廊。内容涵盖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奖励扶助、关爱女孩、生殖保健知识等。完善计生文化屋,定期更新读物;在综合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人口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在服务大厅摆放人口计生政策法规、证件办理程序等相关内容的小册子、宣传单、展牌等,通过面对面咨询、发放便民卡、电话咨询方便群众办事。由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组建的教學、医疗、法律、送温暖等志愿服务队积极融入到社区的人口文化的宣传服务中,为社区的人口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区的走廊、人口学校、阅览室以及各个活动室,人口文化宣传无处不在。国策宣传队、会员利用社区大舞台在这里大显身手,经常举办家长课堂培训、生殖健康、幼儿教育等各类讲座,自编自演计划生育、家庭人口文化等内容的文艺节目,举办丰富多彩文化演出活动,成为社区凝聚人心,弘扬先进人口文化的宣传阵地,吸引了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的人口功能凸显,成为社区居民的理想家园。

新时期,在群众路线的指引下,将人口文化融入其他文化,必将实现人口建设在基层群众中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得以践行,必将促成新源县人口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军昌.文化、人口文化与民族人口文化研究刍论[J].西北人口,2008(11).

[2]林兆乐.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2(02).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州新源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猜你喜欢
新源县文化
新源县:花卉产业扮“靓”乡村振兴路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杏花绽放的四月天
新疆新源县天然草原白喉乌头初步调查与防治对策
双语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以新疆伊犁州直新源县为例
2009年下半年绘画大赛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