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21 19:53匡彩云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中小企业问题

匡彩云

【摘 要】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作为中小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重要保障,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依据,保障其平稳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是其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预期会给中小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产,具有单位价值高,使用年限长等特点。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一种沉淀,也是中小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必要条件,对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具有规模小、生产力低下、周转资金不足等特点的中小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购买和使用都必须谨慎,这就意味着中小企业有必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的监管。本文就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

1、预算制度流于形式

固定资产的特点之一就是单位价值较高,对于存在周转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等困难的中小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支出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在购买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地执行预算制度,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存在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一部分中小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只需要向相关领导表明欲购固定资产,待相关领导同意并审批即可,而未对固定资产的成本、风险及利益的流入做出合理的估计,体现出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买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即使部分中小企业有严格地预算编制制度,也进行了购买前的预算编制,但是在购买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预算,对于实际支出与预算金额之间存在差异或预算中不包含的购买项目,采购人员无需按正规的程序进行审批,自行确定即可,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

2、监督管理意识薄弱

相对于存货而言,固定资产的实物不会进行流转,而是随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价值逐渐地转移到产品当中去。由于这种磨损不会改变小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这也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就忽略了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在监督管理人员的配备过程中,存在未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即使有安排相关的人员,通常也存在人员配备不合理的情况,往往安排快退休的老同志或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进行管理,老同志虽然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了解该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程序,但是其工作的积极性会较低,年轻同志虽然工作积极高,但对整个企业的流程并不清楚,这将难以保障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

3、授权审批制度不明确

固定资产授权审批制度要求对所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出租、出借、处置均经过适当授权。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严格制定这一制度,任何人员未经同意可使用、出租固定资产,这无疑增加了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而私自使用、外借或者擅自处置的风险,严重地威胁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

4、管理与核算脱节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保管部门和核算部门应当是分开的,这三个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还存在信息的共享,但信息传递具有时间差。虽然中小企业具有周转速度较快的特点,这种时间差也是无法避免的,往往出现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及时,出现核算部门不能及时获得固定资产变动的相关信息,使得核算部门的账务记录与实际不相符合,引起相关利益者高估或者低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情况。

5、账簿记录不健全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职,财务部门只负责核算,但是部分中小企业实行是粗放型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未建立台账,而仅仅通过财务部门建立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来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减值情况和折旧情况。

6、忽略日常维修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影响与此固定资产相关经济利益流入的多少和可能性的主要因素为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情况,所以延长或者保持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显得尤为重要,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日常保养。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平时不注重保养,待固定资产出现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时,再进行修理,这不仅缩短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未来资金压力。

7、盘点制度不健全

任何企业每年至少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但部分中小企业连续一年甚至几年未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导致中小企业无法正确掌握固定资产的最新情况,为做出购买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维修固定资产等决策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解决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中小企业可以严格地对固定资产的流转环节进行监控,主要可以从购买前、购置、日常管理和清理四个环节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

1、购买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严格地对固定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和与其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投资回收期做出预测,以便正确地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据此做出有效的决策,同时还应对所需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成本等做出合理估计,并反复地修正和调整。

2、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对购买人员进行适当授权。经授权的购买人员在购置过程中严格地执行预算制度,对于超出预算或者发生预算之外的其他购买项目,应该及时按照审批制度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行使超越授权范围的权利。

3、固定资产使用壽命较长,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地建立并遵循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对已购固定资产应当进行合格验收。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对所购入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需要安装,都需先进行合格检验,对于不合格的或者不符合预算规定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购买人员的责任,以达到保证固定资产质量的目的。

(2)人员配备合理,岗位分工明确,各岗位间密切配合。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配备专门的核算管理人员,应将富有积极性和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合理的组合,充分发挥各人员的优势;同时管理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之间应密切配合,以保证核算与管理信息及时传递,确保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高度一致性。

(3)注重日常的保养和维修。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转移速度,应该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并实时进行维修,避免出现平时不维修,出现重大问题时一次性修理的错误观念。

(4)完善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尽管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和总值均较低,但是固定资产在整个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严格遵循定期清查与不定期清查相结合的原则,以便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新旧程度等,为做出固定資产的购买与处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5)建立健全账簿记录。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出租和出借等情况建立专门的账簿核算,而会计核算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核算账簿,及时核对各账簿之间、账簿与实际资产之间的差异性,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处置与转移制度。固定资产的处置与转移意味着该项固定资产不再被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使用,这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制定固定资产处置与转移制度,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人员对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管理都应严格地遵循处置与转移制度,以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 蕾.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年16期.

[2]陈 宁.浅谈中小企业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家,2009年12期.

[3]向小玲.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2年12期.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中小企业问题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