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2014-10-21 19:53周韩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意义语文教学

周韩

【摘 要】探寻提高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是语文课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分析了技工院校学生现如今的职业素养,了解了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后。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平心静气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语文教学; 职业素养; 意义; 方法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书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由此可见,探寻提高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是语文课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技工院校学生现如今的职业素养分析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虽然国家对中职教育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是因为高校连年扩招,也就导致职业学校出现生源质量下降,招生数量滑坡的现象。

(一)学生在思想上的自我定位太低。

社会上的一些人对中职教育不够理解,部分家长有偏见,技工学校的学生有读技校就是学专业知识的,将来出了校门走向社会都是要靠这些手艺吃饭的想法。种种不良因素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也影响了学生对自我的定位较低。有些学生从小成绩就不好,长时间的打击,就导致学生总认为自己现在上技校是一个向社会转折的过渡期。家长对他们没有太高的要求和期望,他们对自己也没有订立一个奋斗的目标。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非常勉强,对于文化课没有需求感,因此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率低下。

(二)学生在学习上的基础太差。

技工類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在学习上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生平时书写不规范,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工整;开学进行自我介绍时,语言表达不流畅,甚至找不着话说;写作能力弱,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写不好一张字条,字迹潦草,语句不通,格式不正确,就连请假条也写不好;阅读能力也差,不能及时感知概括阅读内容;平时上课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有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等。

(三)学生在生活上的陋习太多。

现在的中职学生与人交流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端正的态度,上课时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对他人没礼貌,坐立的姿势不正确。下课时他们热衷于网络聊天,电子游戏,追逐时尚,崇尚名牌;更有甚者抽烟喝酒,打牌赌博,谈情说爱。日常生活中阅读面狭窄,精神上的追求匮乏到了极点。

以上这些现象就是技工院生当前语文素养问题,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营建健康向上的心理文化,解决这此问题就成为我们中职语文教师研究的问题。

二、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语文教育是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思想与思想的共鸣。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树立正确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很多在生产一线工作,他们承担最重要但又最苦最累的一部分工作,现在新生代的一批年轻人,社会压力承受能力低,部分毕业生在社会中交际表达能力也十分欠缺。而且,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日渐升高,作为技工院校,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强化学习,也要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通过语文等基础课,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方法

新版教材以职业精神为核心,涉及到了学生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的精神元素。通过语文教学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输入一些实用的语文知识,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我们一线的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

(一)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即将踏入社会的中职学生们从语文课堂中要获得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多种适应社会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如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具备口语交际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应用文写作的能力等,那么这些能力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还要敢于打破封闭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我们可以有机渗透文学、史学、哲学、地理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艺术、数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种学科的结合,可以让语文课更新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深远。要想让学生有一定的收获,精彩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是尤为重要的。

(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学生的眼界也随着电视节目的丰富而变的开拓了许多。因此,现代的教学就不能局限于黑板、粉笔和教师口述这样的传统方式。

如果想让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步伐认真地听一节课,那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要让他们感觉到轻松。因此我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都会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一起进入课文。例如:在讲《一碗清汤荞麦面》一文时,我就会开心地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出国旅行,并且还要去品尝一种当地的美食”;在讲《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时,我会很郑重地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要去拜访一位名人”;当学到《我有一个梦想》时,我激动地和同学们说“我们今天要穿越了,大家要一起来到1963年的美国”。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马丁路德金当年的演讲录像。在介绍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不同国籍的作家时,我会同时介绍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风貌、人文科学和风土人情。在讲《员工守则》一文时,我会介绍一些全球知名公司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接着让他们去想象一下自己在某一个公司就职的情景,最后说说自己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有没有存在要克服的困难。学习《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时,我会通过对洛克菲勒家族的介绍,引出一些通过努力工作取得成功的人士的案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联想式的方法,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一员,我们一起在文字间行走,或去古代,或赏美景,或遇名人,或尝美味,生活竟如此美好!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由于技工院校学习任务相对普通高中要轻松,校园文化生活就应该比其他院校更为丰富一些。对于中职生而言,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演讲、辩论比赛,模拟招聘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展现自我风采,学会了查找个人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给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演讲、辩论、朗诵、专题讨论、招聘、社团活动、校企合作、联谊活动等无不体现学生用语文的特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激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花心思想一些新颖的活动,多提出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好设想,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参与,最好是一个学生都不落下,全都让大家有这样的参与机会。只有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毕业以后到了工作岗位才不怯场,才敢于展现自我。

(四)平心静气的教学反思

在上好课的同时,在课余时间教师还要平心静气的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加对学生更有利更实用的教学内容。经过这十年的教学,我发现教育常常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导致许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低。如果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再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强化训练,那么必将给他们的毕业求职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另外,教师要把语文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人生。以往的应试教育,只是一味的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能艰难的在题海里奋勇向前,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学生也需要生活体验,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大原因。所以,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重视对学生这方面习惯、能力的培养。

总之,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真正懂得语文的普遍存在价值,真正喜爱语文,喜爱他们的语文老师,从而喜爱语文课。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意义语文教学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