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研究

2014-10-21 19:53刘畅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策略

刘畅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给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僵化,自身的专业素养较低,跟不上时代信息的更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简要的阐述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几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不仅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表现的最直接的方式,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一门技能,更是体现一个人文化内涵的直接表现。作为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更是语文知识内涵的继承者[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不断扎实自我的基本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一、扎实专业知识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掌握专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从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条件。然而,语文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文章、词语、句子、语法等,更要求人们去理解文字当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中心思想,最后还要将文章中的知识内化,并成为写作能力和交流能力[2]。而且,语文的学习并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一蹴而就,必须得靠长年累月的学习积累才能充分把握知识点,这一切的促成都将依靠着语文教师的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如果语文教师自己都无法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点,那只会在课堂上误人子弟。因此,只有语文教师自己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不断温故而知新,扎实自我语文知识基础。如此,才能再下次新课改时从容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二、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当今是一个信息更替十分频繁,知识创新十分快捷的时代,因此,人类的知识增长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换周期也越来越短。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情况下,人的知识周期一般为三到五年,在这时间内,人们脑海中的知识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别土崩瓦解,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也越来越弱,外界新的知识也不断刷新着人的大脑库存,导致人脑海中的知识记忆产生混乱并慢慢与时代脱节[3]。所以,作为信息的传递着,知识的教育者,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应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新的语文信息。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具有丰富内涵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必须的不断扩充其他与语文专业相关的知识内容。 比如各种各样的教育刊物,报纸杂志和学术文章等,充分掌握语文教学领域的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的教学观念,最科学的教学方式作为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最终,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掌握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扩大课外活动与课内教育的衔接点,从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交际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品位。

三、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出真知,但理论又指导着实践。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是语文教育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即便运用了定律、运用了推论也不一定能得出想要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教学的行为基础,降低教学探索的盲目性,缩短探索周期,有效的教学实践也不会很好的完成。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提出教学理论,又不断将理论予以实践,不断完善教学理论,最后得出真理的重复性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将科学的教学理论不断运用于自己的日常教学当中去,不断的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的总结,然后又不断的加以改善,吸取每一次教学中的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具体来说,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主要有这么几个:对教学目标的恰当选择、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对教学结构的合理性、对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教学技能的熟练程度,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每一次的教学经验中、每一堂课堂中总结出成功和教训,对教学行为中成功的地方要予以自我肯定,并不断深化和发扬;对教学行为中失败的地方要予以反思,并不断改善和解决问题。

术业有专攻,在进行教学实践后,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比如说:有的老师对朗诵特别擅长;有的老师对文章的理解特别的准确;有的老师的作文写得非常的好,每个老师都具有各自有别于他人的优势,针对这些优势可以组成专业学习小组,分门别类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以研究者的姿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注重交流,明确学生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创造、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剑士有把剑不懂如何使,那么这把剑也只是一把废铁;枪手有把枪不知道怎么开,那么这把枪也只是一块废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算拥有了浑厚的语文文化知识却不懂得将它们传授给学生,那他就相当于不会使剑的剑士,不会开枪的枪手,也不是一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教学能力是教师对自我专业知识进行内化和超越、升华的主要表现。语文教学能力也不是每个教师天生就有的,它是教师在日常教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教訓,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从与学生的交流之中得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中慢慢体验、感悟、反思中获得并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学习情况,与其他教师一同研讨、一同分析,牢牢的掌握住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然后设计出符合受教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提取出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考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时刻跟进学生的教学情况

笔者认为,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双向沟通活动。因此,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不仅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掌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应该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双向沟通的轨道,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能有效跟进学生教学情况,时刻得到学生学习反馈的方法,更是一个得到学生信任和认可的途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建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情况予以记录和跟踪,对每一次教学经验存档备案,以便作为后期改善教学方法的有效数据。

六、结语

科教兴国,教育先行;振兴教育,师资先行[4]。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指路明灯的灯芯,才能教好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学问,将教学理论不断予以实践,对错误的教学方法不断改正,并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最终以达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玉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4).

[2]赵雪梅.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

[3]成忠孝.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J].神州(中旬刊),2013,(2).

[4]卢艳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之我见[J].读写算(教研版),2013,(14).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策略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专业成长,做快乐教师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
多维度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