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网球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2014-10-21 19:53王伟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网球运动损伤踝关节

王伟

【摘 要】根据网球运动的特点,对部分参加网球的专选学生和爱好者在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踝关节解剖结构入手,对致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治疗的综合措施,以期减少网球运动训练中踝关节不必要的损伤,促进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预防;治疗;网球运动

一、引言

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飞速发展,近年高校来逐渐普及,随之可能的运动损伤发生率也急剧增高,损伤主要表现在下肢和上肢某些关节部位。其中又以下肢踝关节受损最为常见,而这又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居多。网球以步法练习、移动动作为下肢主要练习内容,造成踝关节局部负担过重,再加上练习中落地重心不稳,场地摩擦较大,都易发生损伤。如何消除或将损伤减到最低限度,是当前网球运动训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对参加网球运动训练的专选学生和爱好者在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网球运动训练中踝关节不必要的损伤,促进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唐山学院2012~2014级部分网球专选学生和爱好者3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1997~2014年的关于网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参加网球的运动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39份,回收率为79.67%,了解其参加网球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部位及致伤因素。

3.访谈法:走访部分网球教练员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网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情况分析

对唐山学院2012~2014级部分参加网球运动训练的专选学生和爱好者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39份,回收率79.67%,其中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97.91%。其中曾发生过踝关节损伤的为120人,占总人数的51.28%。损伤部位以外踝、内踝为主,分别占损伤部位的32.25%和20.65%(图1)。损伤原因以准备活动不好,技术动作错误等因素为主,分别占损伤因素的17.20%和13.38%(表1)。

(二)网球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部位

图1表明外踝损伤占32.25%,内踝损伤占20.65%,其他各种损伤占47.10%,由此可以看出外踝损伤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这些损伤多发生在网球运动训练中完成冲击动作,跳跃和转体类动作,强度练习腿部持续用力等技术动作时。

表1表明,网球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当占17.20%;技术动作错误占13.28%;注意力不集中占12.90%;落地不稳定占12.78%及身体过度疲劳占11.83%等。

(三)踝关节解剖结构

踝关节是人体弹跳器,也是落地缓冲装置。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由胫骨及腓骨的远端和距骨三节骨构成。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叉状关节窝。胫骨下端底部有下关节面,与内踝关节面连成一体,共同与距骨相连,构成踝关节的主要部分。距骨位于小腿下方,其上面及两侧共同构成距骨滑车关节面,跟骨位于距骨的下方,是最大的一块跗骨,此骨向后突出部分称为跟骨结节。

踝关节的运动除肌肉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肌腱和韧带。胫骨和腓骨由一些强有力的韧带连接,由小腿肌腱控制,肌腱的重点是跟腱,它直接和踝关节相连,至于跟骨。踝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弛,内外两侧有韧带加固,这些韧带依附在踝关节上,起着连接、支持、保护和加固的作用。内侧三角韧带,是位于踝关节内侧的强大韧带,起自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骨、跟骨、足舟骨的内侧,限制足过度外翻。外侧三条韧带,前为距腓前韧带,中为跟腓韧带,后为距腓后韧带。均起于外踝,向前、下、后分别止于跟骨和距骨,均较薄弱,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外翻的功能。(图3,踝关节的韧带)

踝关节只有屈伸运动,因而足的运动是踝关节和距跟、距舟、距骰等关节的联合活动,与足共同完跖屈、背伸、内收、外展、回旋、环转等多方向运动机能。从踝关节的解剖学角度来看,由于外踝比内踝长,且靠后,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的内翻活动比外翻活动大;又因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运动,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此外,使足背伸外翻的肌肉较弱,使足跖屈内翻的胫前肌较强;当踝关节屈伸时,足似有沿纵轴15~25度的旋转活动,即背伸时旋前,跖屈时旋后。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使踝关节易发生内翻而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而且踝关节韧带中胫腓联合韧带纤维细密且又有弹性不易受伤,内侧副韧带面积大,纤维细密且强韧,也不易受傷,故大多数踝关节韧带损伤主要集中在外侧副韧带的距腓前,距腓后及跟腓韧带。

(四)网球运动训练踝关节损伤特点及原因分析

踝关节是由胫、腓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关节面构成,关节窝和距骨滑车都是前宽后窄。足距屈时,较窄的滑车后部进入较宽大的关节窝中,足可以做轻度的外展内收运动。此时,踝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当网球运动员做高难度动作时,踝关节承受过度负荷,极易引起损伤。由此可见,加强踝关节薄弱环节的功能训练是预防踝关节损伤的关键。

在网球专选班训练中,支撑脚局部负荷强度大,特别是足踝反复承受爆发性跑跳动作时,脚与地面接触承受力量过大,此时脚与地面接触承受的力量为身体重量的2~4倍;当以震动波跳跃性着地时,反冲穿过小腿的力量为身体重量的4倍以上,可见在完成跑跳动作时,身体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网球训练比赛中,踝关节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当脚承受不正常持久性和重复性练习以及不能适应某些高难度动作的训练时,踝关节发生过度性损伤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在完成网球高难度滑步和转体动作时,关节面反复撞击、挤压、摩擦而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时人体重力通过足关节,重心不断交替移动,易失去平衡,需要踝关节强有力的支撑,这就使踝关节韧带负荷加大,加上长时间的跳跃转体更易使踝关节局部疲劳,很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导致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发生。

四、网球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及措施

(一)加强踝部机能训练

在进行网球运动训练前,特别是进行大负荷、高难度动作训练时,应针对性的加强踝关节的机能训练。这是预防踝关节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主要作用是改善踝部周围肌肉弹性,加强韧带力量、弹性和柔韧性,以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及支撑力量。

1.加强力量练习。加强力量练习,可以促使足部肌肉和小腿肌肉力量增强,弹性和协调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2.加强柔韧练习。 网球动作由于幅度大,难度高的特点,所以必须加强柔韧练习。这种练习方法要安排在准备活动的中间部分进行。

(二)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和训练负荷

网球专项准备活动是网球教学训练和比赛的主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安排得合理,对接下来的正式活动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积极的效果。在安排训练负荷时应根据网球训练内容的特点,练习者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逐步提高。特别注意在疲劳状态下,不应盲目加量,因为此时运动,身体机能下降,防护应变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极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网球具有高速度、大强度的特点,在运动训练中稍有闪失就易损伤。运动员应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还应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如腾空落地时应前脚掌着地以此增加缓冲等。在训练中,运动员也要作好自我监督,加强对运动创伤知识的了解,使练习者懂得怎样预防运动损伤及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随时注意自己的主观感觉(如:头晕、乏力等)。特别应注意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有无酸痛、僵硬等症状,当有不良反应时,就不宜加大负荷量。此外,还要注意气候、场地、服装等是否符合要求,在进行大运动量运动时,应对踝关节等易伤部位用弹力绷带固定的。必要时还应学会一般医学按摩技法及损伤基本疗法,使得训练在严格的医务监督下实施。

同時还应加强心理因素的强化训练以及训练后必要的放松练习,增加对损伤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张爱春等.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J].体育科技,2001.

[2]卢义锦等.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鸿恩等.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网球运动损伤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崴脚可不是小事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
西安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我院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分析
实践性、协调性—谈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网球教学的运用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