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014-10-21 19:53肖录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大课间安全体育

【摘 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体育大课间活动具有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灵活、练习强度大的特点,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实效。只要我们明确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明确大课间组织基本形式,增强大课间体育活动趣味性,发挥体育教师大课间的指导作用,注意做好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工作,为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良好保障,就一定能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教育部要求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体育大课间活动,它既是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项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具有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灵活的特点。体育大课间活动以基本体操或器械操、集体舞、民间民族体育、素质练习及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规模大、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学生紧张学习起到调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的作用,是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的保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如何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还有许多需要提高认识,有待规范,有待在实践中提高。

一、明确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上,有些确实有与生动活泼的局面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活动的开展上有些滞后,关键是没有更充分地认识到活动的意义,需要在认识上再提高。

1、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有提高。对开展好的学校测试表明,开展大课间活动以后,学生的身高体重同活动前相比较有大幅度提高。实验学生比对照学生的身高要高,学生的爆发力与力量等素质有所提高。

2、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大课间组织的活动中,有较强的对抗性、竞争性,需要整体的协作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能力、品质和性格在竞争中得到充分锻炼。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也加快了学生坚强品質的形成。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习更加勤奋,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学习活动是繁重的脑力活动,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导致理解记忆力差,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出现抑郁不兴奋等不良状况,体育大课间活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活动后,会使学生出现主动学习的转机,起到平衡身心的作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水平,提高学习兴趣,克服学习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明确大课间组织基本形式

入场—(入场音乐、入场队形)- -集体活动(国家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学校自创自编操)- -特色活动(学校特色活动、班级特色活动)- -放松活动(学校自创自编操放松操)- -退场(退场音乐、退场队形)

采用任何形式的入场、退场必须保证有安全措施,使学生入场做到安全有序进行,入场、退场队形及音乐选择要有特点;集体活动、班级活动要具有不同的特色,合理安排学校特色和班级特色活动,形成鲜明的主题。

三、增强体育大课间活动趣味性

1、创编的体育项目作为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时间进行广泛的可行性研究实验,采用改编、补充、扩展的方式来重组教材内容,创编要具有本校特点的体育校本教材,为体育大课间活动和学生的课外锻炼提供适宜的内容和必要的技能保障;可以依据学生的活动内容、步骤、过程做适当地调整,加以充实和完善,并积极在原创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新改革,推陈出新,使活动内容更加具体、规范、富有趣味性。

2、在大课间活动内容上可以增加民间、民族的体育传统项目。如跳竹竿舞、踩高跷、走板鞋、玩空竹、抽陀螺、花样跳绳、滚铁环、跳皮筋。可以新设、新创时代感很强的体育项目。如轮滑、独轮车、校园定向越野等。

3、在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结合学校场地、器材实际,不断创新,丰富内容。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尽可能多地安排相应项目,扩充活动内容,增强趣味性和实效性。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参与到体育大课间中来。

四、发挥体育教师大课间的指导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大课间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具体的执行者和参与者,要直接对学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指导。大课间活动,参与的班级多、学生多,所以,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班级人数、学生的体育爱好和班级的体育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目的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把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内容,提早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参与大课间体育项目的方法进行认真教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制定符合班级特色的班级体育活动项目。对人数多的班级,要及早在体育教学中教授一些集体项目,所需体育器材也要少,如集体游戏等;对人数不多的班级,可多设置一些个人锻炼项目,如球类,踢毽子等。这样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指导学生锻炼的时候就会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各得其所。培养好体育骨干,班级增多,人数增多,协调体制要更加健全,为此要加强体育骨干的培养,在大课间活动中,有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体育教师要教会体育骨干在大课间的组织、管理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体育教师更加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大课间活动中往往要负责几个班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自己所辅导的班级情况做到了然于胸。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中,要眼明手快,善于发现班级在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特别是在小场地进行大课间活动。如果体育教师发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往往会影响学生的锻炼兴趣。

五、体育大课间活动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底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本意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但由于参与人数多,有一定的竞争性,也可能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为此,体育大课间活动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并制订好有关安排表和安全预案。制定区域划分表,考虑到大课间活动中组织相对较松散,占用的场地会很大,可以将学校的运动场地及可利用的只要是平整的地方,进行统一的规划,分成几大区域。制定大课间活动安排表,要组织学生在同一时间且大范围的活动,必须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充分,准备工作做细。既要考虑活动内容的合理搭配,又要考虑场地的充分利用,还要考虑运动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及活动中区域的循环和轮换,可以把以上涉及到的情况和问题绘制成大课间活动安排表,对场地和活动内容都非常明确。统一口令和指挥,大课间活动从集合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统一口令指挥进行的,同时所有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配合做好巡回检查,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活动程序。使大课间活动的情况与评价方法配套挂钩,最大限度地保证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制订好安全预案,尽管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由于参与人数多,学生体质差别很大,体育器械增多等原因,要制订好安全预案。对现场发生的特殊安全情况,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迅速处理,科学调度,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体育大课间活动虽然在不断开展,但也存在需要完善发展的空间,只要我们明确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充实完善,体育大课间活动,“使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目标一定会实现。

作者简介:

肖录(1969-),男,宁夏石嘴山人,宁夏石嘴山市实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大课间安全体育
我们的“体育梦”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重视和兴趣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