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三结合在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4-10-21 19:53徐君贾磊别红彦李慧军王元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科研产学研产业化

徐君 贾磊 别红彦 李慧军 王元

【摘 要】采用产学研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从而使科研成果产业化。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教学;科研;产业化

近几年来,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已悄然而至,

随之而来的“就业难”等问题困扰着众多毕业生及高校教育工作者。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目前的科学教育整体呈现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自学,重精深、轻综合,于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不适应。新形势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来深化专业人才培养引起了高教界的普遍关注。高等院校有着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成果产出雄厚、科研基础好等优势,其科研成果的转化对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加速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1]。因此,运用产学研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门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间的应用型学科,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化学的人才。因此,深刻分析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产学研的教育模式,抓好实践环节,对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 课堂教学中强化实践应用观念的培养

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各成体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僵化,最终导致专业理论知识很难与实践应用相联系。因此,改进教学模式,对实践应用观念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分析问题,注重扩展知识面,探索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地区的空气的污染状况、水质状况及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等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内容的实用性。这样在教学中引入实际例子,一方面可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给学生较深的印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培养综合能力很有好处。

二. 实验教学中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大学稳定之基,科研则是强校之本。科研优秀的教师,其教学也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在科研中拓展知识应用,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因此,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渗透到教学实验内容中,不斷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尽早地参加相关的科研,不但能巩固专业知识,训练科研的基本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我们鼓励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的参与老师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考研及就业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 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链,是高校科研发展的最终目标。应用化学是应用型学科,更要注重成果转化工作。然而,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转化率偏低。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存在着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对于高校的一些科研项目,可能由于信息沟通不畅,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导致项目在立项时就已经注定没有较多的转化价值,项目终结以后,就存档搁置。也许这些项目立项的出发点最开始也不是为了应用,可能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或评职称等等,这是我国当前科研体制存在的弊端。高校研究的成果不完全是企业需要的,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且不能与企业接轨。因此,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教师应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及时掌握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及科研需求,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为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问题,同时还可利用社会力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华工科技、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北大方正这些公司都是以高校为依托的,其巨大的成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谓是高校与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典型案例[2]。日前,我校理化学院与多氟多股份有限公司在科研开发、技术合作、实验室共建、化学与化工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及申报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产学研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对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书、技术开发合同书的内容以及科研项目进行探讨和交流。双方希望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并将合作制度化。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无机氟化工企业。我校与多氟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将有力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平台建设,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也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对现有的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逐渐渗透产学研三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实创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和素养。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有利于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新模式,实现优秀大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使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毕业生,学校,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世宏,严欣 .产学研合作: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高等教育,2011(8):14- 17.

[2]吴晓明.发挥文献资源优势,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J].图书馆建设,2001(6):13- 15.

猜你喜欢
科研产学研产业化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