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研究

2014-10-21 19:53张皓玥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思路改革

张皓玥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必须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才能够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对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研究,旨在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改革;思路;研究

一、 引言

中职教育以培养具备高素质、高专业能力的市场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为自我的责任与义务。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模式、理念和目标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够迎合市场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达到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二、 重视学生的主动性 做好课前教育工作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中,中职学校以及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导致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不会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最终导致中职教学缺乏活力,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成效。

具体地说,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全日制中学的学生相比,其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的自觉性都相对较低。从某种意义来说,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在家长的驱动下不得不进入中职院校。这是中职学校及其教师不得不正视的客观事实,同时也是中职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成效的主要原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切实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根本就在于提高中职各项课程的质量和效率。换言之,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愿意配合与支持教师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因此,教师需要在中职教育中做好课前教育工作。首先,通过课前教育,教师必须要端正中职学生的认识。对于部分中职学生而言,进入中职院校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自己在学习生涯中的失败。因此,部分学生从主观上认为自己进入中职院校就已经在人生的道路中走向了歧途。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中职院校与全日制中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却别,两者都是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的,都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与成长。在课前教育中,教师必须端正学生的认知,要让学生认识到进入中职院校并不是错误的选择,只要学生愿意主动的配合教学就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就能够被社会与市场所接受,成为优秀的市场应用型人才。

其次,通过课前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为学生指明各个专业的市场发展趋势,要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就业潜力,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并带着这种信念更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与实践训练。例如,针对于幼师专业的中职学生,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指明当前社会与市场对优秀幼师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可以给学生点明幼师职业的待遇与报酬,使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充满信心。

最后,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

三、 以工学结合为背景 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与此同时,工学结合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所谓工学结合,简单地说就是将实践工作与学习教育相互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教育的结合中获得更大的提升,在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市场应用型人才。

在我国当前的中职教育中,工学结合理念已经逐步渗透,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具体地说,中职院校很难为学生提供更质量的实习岗位,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工学结合始终难以达到相应的勾当,导致中职院校为学生安排的实践教学课程难以真正课程,甚至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

因此,要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中职院校就需要立足于工学结合的背景,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在中职教育中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中职院校需要在课程建设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中职院校需要不断提高理论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更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为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中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建设实践课程,对“2+1”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中职院校可以借鉴于西方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进行建设,对中职实践课程进行进一步建设。

其次,中职院校不但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建设,同时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实习岗位,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中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企业的合作,要通过与企业加强联系,实现两者之间的共赢。在这方面,国家和政府应该给予中职教育一定的支撑。国家可以从税收等经济政策方面鼓励现代企业与中职院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使现代企业愿意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

四、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理论基础教育始终是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与基础,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够使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为实践教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因此,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切实提高中职理论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具体地说,教师需要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与生动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

在中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换言之,教师就是要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而不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传授。

例如,在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种教学形式不但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获得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而无法上升为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此时,教师可以选择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使学生建构的知识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在中职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现代技術与设备,教师就能够将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也可以引导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达到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现阶段中职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对现阶段中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深刻了解,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同时,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交流,要制定更有效的改革计划,促进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纪世元. 对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06).

[2]王永红.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 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3]田春英,王平. 涉农中职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及改革对策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0(03).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思路改革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我的思路我做主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