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2014-10-21 19:53邓丽萍赵旭马亮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

邓丽萍 赵旭 马亮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步,大学招生增加,每年毕业生在择业时都觉得就业压力大,为更好的面对目前相对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学生毕业前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影响,指导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以更好的完善心理素质与人格魅力,力争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切入,考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欠缺后果,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挖掘改善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方法,力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略尽绵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想道德教育

引言

自从中央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文件后,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更加重视,对课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挖掘得更加深入,大学生就业前,就业指导教师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的就业价值观,通过课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价值取向,客观现实的评价自我,将自身优秀的思想品质带到未来的岗位中,贡献自身所学,为社会创造价值。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

大学向工作转变的过程是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阶段,这时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人际关系的协调都处于转折阶段,由于周遭压力,思想行动上很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这就需要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动力及道德情操做正确的树立与引导。

1.就业指导是重要的特殊教育

从根本上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虽然开展时间较短但却取得不小的成效,我国教育届逐渐意识到将大学生个人修养与素质归置到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且在高校就业课程中,通常由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进行教育工作,他们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坚定的意志,强化思想道德素质,这都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符合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是社会特殊群体,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就业指导课程就是为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做铺垫,可以说这是从以人为本出发,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因材施教,从学生个体特性出发,实现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并行发展。

3.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重视学生的学识培养更重视思想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平衡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向未来的工作岗位迈进。

4.坚持思想道德教育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这里产生了各种不良竞争,一些向“钱”看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作为就业指导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此时发挥巨大作用,促进学生对职业持正确发展的目光,不为眼前小利所动,最终实现个人就业与职业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存在问题

1.教师对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对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但目前存在对其认知不全面、不正确的现象。例如有些是人为思想道德教育只是文化素质的附加教育,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敷衍现象,完成教学内容就算完成工作,这对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非常不利的,再有部分教师认识思想道德不是只是教育,致使就业指导课程失去教学体系,演变成样子工程,更有甚者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課外教育,任课教师不在课堂上进行教授,这是完全不对的。

2.就业指导课程中关于思想道德教育部分的内容不成体系

部分高校没有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正规教学科研体系,其中重要性受到轻视,不仅在课程内容方面有很大欠缺,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更是不健全,零散的、不系统的、不科学的教学让学生失去兴趣,达不到教育目的,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重视了。

3.学校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

根于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对素质教育应由高度责任心与科学的教育方法,大部分高校在执行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有部分高校在强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思想教育方面存在弊端,例如一些高校的管理体制相对滞后于教育部的基本要求,授课不利,再如相关的教育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授课教师的积极性等,这些都需要逐步改善。

4.教师专业度有欠缺

从现状看,大部分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安排政治辅导员担任任课老师,相关行政人员在教学前没有得到专业化培训,只能从理论方面从课本的角度传授任课内容,缺乏针对学生特性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中也做不到全方位的服务,在个人咨询指导方面有一定欠缺,影响大学生职业定位,从根本上说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力度不够,影响指导意义。

三、改善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方法

1.改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对思想道德认知

我国还处于对素质教育的探索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阶段,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与方法看待处理问题,首先教师应提升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与重视,牢牢掌握教育方向,及时纠正一些普遍出现的教学误区,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实践教学内容,做思想道德素质合格的人才。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说,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也有助于影响学生思想,增加课程吸引力,实现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完成就业前重要的一课。

2.丰富内容创新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在我们的教育中只有不断创新,完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教学的发展性,使课程不流于形式,升华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首先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大学生就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下才能促进自身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荣辱,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其次从心理素质角度看,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能更好的适应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在就业前一定要有坚定的自信心,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素质才能更好的克服怯场、攀比、依附、保守等不良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人生。

3.采用全新教育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全新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克服长期以来的单一教学,敲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增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可以结合科技手段,实现和学生的互动,进行实体教学,也可以融入各种场景,模拟教学,教师结合相关的经验,各类案例通过事实引导学生,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情感教学促进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全新接受与吸收。

4.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道德教育务必有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杜绝任课教师出现工作怠慢、职业精神不够的现象,更好的服务、教育学生;其次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做到与时俱进,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学习,与学生共同进步;再次提升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随着科技发展进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网络科技相结合,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进步。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就业指导课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各高校逐步强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索,只要我们坚持提升师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完善教学体系,不断探索更新教育方法,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将更加有的放矢,思想道德教育定会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月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09).

[2]涂德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特征[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05).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