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4-10-21 19:53宁洁琪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中职

宁洁琪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而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同时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计算机工作者不断地去学习。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养成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因而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中职

一、前言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载体和工具,在各学科的学习及日常工作中应用之广、作用之大,已为人们所深知。计算机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它的发展和更新速度极快,需要计算机工作者不断地去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计算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欠主动

这种情况的学生占多数,主要是在初中或小学就没有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职业学校后依旧“我行我素”。这些学生大多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堂上不听讲、不做笔记,或者根本不知如何听课;做作业喜欢抄袭甚至干脆叫别人代做;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不懂装懂;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迁移能力不足等。

2、计算机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在进入职校学习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基础,接触计算机的就是在上网,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更是对计算机的认识很少,来自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基础差距就更加大了。进入学校学习之后由于差距的产生让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更加没有动力,差距越来越大,造成了两极分化。

3、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教师大多在实践中还是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学生。现在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主动学习的学生也比较少,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难以实施。一些学习的科目比较难,教师选择填涂式教学是一些教师认为比较好以及比较简便的办法。但是这个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作用。

三、解决策略

1、利用现有的条件将课程丰富有趣化,学生喜欢学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作为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非常重视每次课时引入任务的设计,在课前一定要备好课,力争每节课都能为学生带去一个能够满足他们好奇心的任务。例如,在讲比较难课程的时候,笔者不进行繁杂的系统介绍,没有菜单功能、语言语法进行详细的讲解,每一节课,都带领学生完成一个用其软件设计的小課件:“调色板”、“运动的小球”、“飞翔的蜻蜓”等等。每节课的开始,可以先把这些小课件的结果演示给学生,然后再带领着学生具体去实现它。

2、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新生入学的时候,建议参加水平测试,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班,然后,根据不同水平,开设不同课程。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基础较差层次学生的辅导。对较差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基础较好层次的学生开展拓展探究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的课堂学习,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基础较好层次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目标分层:只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还要给目标进行分层。所谓目标的分层,就是要承认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将原来统一的、过死的、划一性的教学目标改为学生自由选择的弹性目标。根据学生分层,我们大致给目标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这种弹性目标对全体学生都适用,但完成什么样的目标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弹性目标追求的结果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学习素材,在课上为学生提供初级+高级的练习,普通学生完成课上练习的过程中,能力高的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的前提下,尝试完成高级练习。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源建立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兼顾了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情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也就不能得到发展。”对于操作实践课,一般流程是布置任务——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总结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使用任务驱动法,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演示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领,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除了演示与必要的讲解外,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并且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操作时间。比如在学习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对文档进行格式化设计时,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份案例文档,并提出具体操作要求,然后使用多媒体设备,将操作过程进行演示,使学生快速掌握整个操作流程。学生的操作实践过程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他们克服疑难、战胜困难。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探索,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勇于自主学习的精神。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要想培养出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首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新的、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肖腾跃.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论文网在线,2008.

[2]韦伟,陈刚.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论坛,2006.

[3]杨泓.计算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网,2007.

[4]张国荣.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福建电脑,2008.

[5]高宝立.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教育论文网,2007.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