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画家的“秋”“月”意象

2014-10-21 19:53刘栋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刘栋

【摘 要】上世纪的张大千、傅抱石、林凤眠和吴冠中是公认的高峰画家。四位画家基于海外留学或生活的背景,在绘画语言中融合中西,在两极中跨界游走,用探索手法将唐宋诗词文赋的咏秋、呤月意象,凸显在画作中,抒发胸意、表达情感、寻求审美,形成不同的走向与风格。彰显个性,开宗立派,继往开来,启迪后人。引领着画坛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蓬勃发展。本文是从四位画家咏秋呤月的两大特征中感受领悟其艺术魅力,摸索其中堂奥。

【关键词】高峰画家;咏秋呤月;启迪后人

中国画坛的张大千、傅抱石、林凤眠、吴冠中是高峰画家的代表,他们在不同时期与阶段,承传与开创了一代新风,站在中西绘画的两极,引领了中国画坛的走向与高度。特别在中西绘画融合,以及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渗透与传达中,在中西两座高峰上走的都很远,继往开来,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四位高峰画家,以及卓而不群的绘画成就,充分发挥了高峰画家的担当、创格、先锋的秉赋与风格。我们今天细微的领略体悟:他们的绘画风格、艺术历程虽不尽相同,但却融通的是都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推崇对唐诗、宋词的写景化意,均有独到的创造领悟与境域构成,为中国绘画注入新鲜活力。文学是艺术之母,其孕育和滋养绘画艺术。有的文学家是画家,有的画家是诗人。诗词的意象就为绘画与文学架构起一座新的桥梁,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空间想向。从而,张大千、傅抱石、林凤眠、吴冠中的许多经典作品,运用唐诗、宋词中的咏“秋”、吟“月”的意象,糅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两极跨越,创造出大量杰作佳构。使艺术内涵、表现技法达到新境界。既有诗意脉络、体象构建;又能趋新传统、转换活化。给人以别样的面目出现,开一代新风,启迪后人。

唐诗宋诗是中国文学的高峰,也成为高峰画家打开创作思维的一条探索路径,特别唐宋的一些经典诗词文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王维、苏东坡等人咏秋、吟月的诗文意象,给予画家凭添了灵感。这四位在不同阶段下据诗立意,用新手法把绘画作品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诗,孕育了他们的经典名作。孕育出绘画的语言即诗的语言,绘画的意境即诗的意境。如张大千的《秋海棠》、《唐人秋猎图》、《秋月图》、《行呤图》等;傅抱石的《丽人行》、《唐人诗意》、《秋溪图》等;林凤眠的《江舟》、《孤骛》、《秋雁》、《冷月》等;吴冠中的《月光滩涂》、《秋意》、《江南秋色》等。他们求美感、求境界,抒发情感,吐露块垒,凸兀出内心情感的咏秋、呤月意象。

这四位画家都有海外生活、学习的绘画背景,对世界油画名作的学习借鉴,心慕手追;对西画技法渗透、学习、改造、传达都体现与众不同的一面。对咏秋、呤月的感悟各有心得,从眼中、心中到手中的咏秋、呤月的作品与传统绘画截然不同,彰显了四位高峰画家的个性与特征。

其中,咏“秋”是这四位画家进行创作的一大特征。以秋抒情,托秋言志,因秋画情,慕秋投怀。张大千长期在海外生活,游历各国,对秋的意象是恬淡闲适、田园牧歌的故土意识。他的《秋江渔隐》,红叶秋树,青山绵绵。以金粉绘线天空江河,海阔浪平,彰显与世无争的淡泊心态。画面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象。秋景画面结构严谨,树石笔法劲挺,显得精细秀润,明快自然,秋意与画家的心理情感相适应。最为称道的是傅抱石面对异域风情秋色,开始思考如何用中国的笔墨表现外国的景象;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秋天景色的特皴法。他笔下的山水环境大多以咏秋为背景,以唐宋诗文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咏秋意象。他咏秋的作品都是撷取大自然蕴蓄的秋意,画作《秋林水阁》、《唐人诗意》等秋山秋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咏秋意象。他是中国画家中对咏秋最为真挚,毕生画了许多诗意秋象的画作。特别早期傅抱石秋意作品构图清新脱俗,山石泉水树木描绘细致写实,笔墨设色畅快淋漓,人物更刻划入微,远近层次分明,风格已有晚年的大气浩瀚的底蕴。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新中国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再着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同时,他用中国的笔墨描写国外的秋意,通过对国外秋景的表现,使山水画在新题材的表现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傅抱石感悟秋天是收获季节,是家人团聚、享受喜悦的时刻,表现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相反,林凤眠生存之路坎坷,岁月蹉跎。人生的起落沉浮、荣辱兴衰,让他对咏秋寄托生发出另一种意象。他的人生饱受秋天困顿,秋意的肃杀,秋象的悲凉,流离失意和忧伤愁苦的阴影时不时地蒙上心头。他的笔下眼前一派落叶萧萧,寒烟寞寞;孤雁凌空傲视,孤舟板荡无泊。画作《秋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秋意悲怆怅然;三是面遇秋雨而忧伤悯乱。他的画面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早年油画《秋》入选巴黎展览会。林凤眠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咏秋艺术语言。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高峰画家,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吴冠中在青年时就有扎实的国画功底,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留法公费生。回国后,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咏秋成为他首当其冲的探索意象。他喜欢简括咏秋意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受众耳目一新。如画作《北国风光》,尽写咏秋意象,着力描绘自然景象的气势磅礴,融合了中国笔墨的细腻与西洋油画色彩的和谐。

然而,四位高峰画家的另一共同特征是:用中西融合的探索手法,在画作中呈现呤月的意象。突破了囿于传统的藩蓠,开宗明义,面目一新。当高峰画家们在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一轮明月袅袅升起,万千情思便从唐宋诗词的多姿意象中奔涌而出时。悲欢离合、忧喜聚散,都被他们用画笔描绘在飘渺神秘的明月之侧,呤月从着形式改变,冲击了画坛數百年来的传统走势。在张大千画笔下的《呤月图》,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描绘的是李白式的人物被月光照拂下的一种激情,又表现了一种“床前明月光”、“长留一片月”的幽思和怅想。傅抱石是唐宋诗词的化意高手,他的画作《行呤图》,是意象于孟浩然踱步村野时,涌出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境界,画面展示出一种天阔地空的至静状态。而他的另一幅赏月之作《夜月》,展现的则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却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赏月意象。林凤眠面对千年孤寂的圆月,用冷眼一观,也有妖娆动人之处,心中流淌出岳飞的“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意象,创作出油画《月光》,将画家心中的块垒、国伤民怨让朦胧的月光讲述出来。吴冠中生前的最后一幅油画《江畔》,取意唐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象,在江南夜色下,面对明月,不知要诉诸什么为好?画面凝重明丽,江畔静默,明月与渔舟对应。虽然明月本无情,但是明月照我心。头顶高悬的明月,在四位高峰画家的笔下,却将它视为高洁忠贞,善良真诚的象征,赋予呤月意象的宁静悠远,遐思向往。寄寓了一个世纪的包容博大,囊括了一个阶段的悲愤辛酸。

揣摩体悟四位画家的咏秋呤月之作,浸人心脾,感人至深,正基于画家自然而然地调动了“秋”、“月”这一意象所具有的蕴涵,把厌世、怀旧、悲叹、孤寂的种种复杂情感,都融会贯通到秋景、明月中,把受众拉到和他们同样的观察点上,从而唤醒受众潜层的艺术审美心理,和他们每一个画家一样,共同去体会荒凉丰收的秋景、阴晴圆缺的明月所蕴涵的情感内容,从而获得艺术的美感与快感。同时,也可以看出,秋、月在高峰画家的创作中不是单纯的自然物,画家并没围绕秋天、圆月而仿画,是找到了主体与客体相融合的最好契机—咏秋呤月意象!自然也找到了一个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情感渲泄的最佳方式,这就是四位高峰画家受世人推崇的闪光点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建宽:“月下独语”,《甘肃日报》4版,甘肃兰州:1991年9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