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强的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

2014-11-08 08:36谢功华
中国药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强的松滴度甲氨蝶呤

谢功华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 全身多个滑膜关节进行性破坏性病变为特征,发病部位以手关节、腕关节、足关节等为主,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病程漫长,病情容易反复。及早治疗有助于延缓患者关节破坏、控制疾病进展、维持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目前作为治疗RA首选的二线药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强的松作为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快速缓解关节肿痛,改善患者症状[1-2]。笔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强的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RA患者10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患者均处于疾病活动期;均在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甲氨蝶呤及免疫抑制剂;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患有累及关节的其他疾病者、恶性肿瘤、代谢及孕妇或哺乳期患者。100例患者中,男女各 50例;年龄 19~58岁,平均(46.17±3.95)岁;平均病程(6.01±2.32)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男女各半。对照组平均年龄(46.04±3.81)岁,平均病程(6.12 ±1.94)年;观察组平均年龄(46.22 ±4.02)岁,平均病程(5.94 ±2.1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支持、休息、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护理。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国药准字 H31020644,规格为每片 2.5mg),每次 7.5 ~15mg,1次/周,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激素强的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规格为每片5 mg)2.5~5 mg,每日3次,口服,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3-4]和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患者治疗后 2,4,6,8,12 周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滴度,并同时评估患者晨僵、握力等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各组的疗效,平均ESR,CRP,RF,平均晨僵、握力,同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症状完全缓解,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2/3以上,生活能够自理;有效为患者症状基本缓解,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1/3,需要人照顾;无效为患者症状无改变或病情加重,治疗后各项指标没改善或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皮疹、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口腔溃疡及肝功能损害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均为中度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晨僵和握力结果比较(n=50)

表2 两组患者ESR,CRP和RF滴度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ESR,CRP和RF滴度结果比较()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ESR(mm/h)28.71 ± 1.48 24.36 ± 0.93▲CRP(mg/L)13.15 ± 0.50 11.22 ± 0.48▲RF滴度14.07 ± 0.68 11.53 ± 0.40▲

3 讨论

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多发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滑膜炎,主要表现为全身关节发生病变,尤以腕、手、足等小关节明显。其早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红、热、肿、痛或功能性障碍,晚期可表现为关节僵硬、畸形。患者如不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致残率较高[5]。

甲氨蝶呤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延缓细胞G0/G1至S期转变,阻碍细胞生长。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甲氨蝶呤联合强的松可明显提高RA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且治疗后观察组晨僵和握力结果低于对照组,可减轻患者活动障碍,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RA由于滑膜组织过度增殖和免疫细胞功能紊乱,联合强的松治疗可以抑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对细胞的损害;可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滑膜细胞凋亡,减轻滑膜细胞的增生,进而改善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病变[7-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治疗后ESR,CRP和RF滴度低于对照组,呈下降趋势,均提示甲氨蝶呤联合强的松可有效抑制RA。治疗中可能发生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但两组差异不大。

RA患者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进行综合护理。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10]。应培养患者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处于平衡状态,增强机体抵抗力。应使患者室内通风、干燥,温度恒定,保暖防寒,协助患者自病变关节远端向近端作放松按摩,进行功能锻炼护理和锻炼,维持和恢复关节的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联合强的松治疗RA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RA患者的症状和主要指标,同时给予合理的护理亦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

[1]吴 倩,刘 蕊,陆智敏,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3):3 654-3 658.

[2]Ogrendik M.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Int J Gen Med,2013,27(7):43-47.

[3]庞 捷.小剂量激素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J].中国药业,2010,19(11):68-69.

[4]王 军,祖比亚,杨俊生,等.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6):1 145-1 148.

[5]李慧慧,吕新亮.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3):61-63.

[6]吕新亮,郭 纯,张金良,等.痹痛康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 374-1 376.

[7]张建东.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7):126-127.

[8]李小峰,张莉芸,牛红青,等.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2):110-114.

[9]王在红.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抑制疗法(附60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103-104.

[10]李 玲,胡玉芬,杜 静.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39-340.

猜你喜欢
强的松滴度甲氨蝶呤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匹多莫德分散片防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疗效分析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