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75例

2014-11-08 08:36颖,王
中国药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食管炎西沙流性

史 颖,王 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医院,新疆 乌苏 833000)

胃食管反流是临床较常见的食道疾病,主要是由胃食管连接部抗反流机能障碍导致的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到食管,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消化道炎症表现,食道运动功能紊乱及胃酸侵害黏膜是其主要病因,因而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改善食道运动功能和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的主要策略[1-3]。为了分析西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对15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5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其中男95例,女55例;年龄 20~70岁,平均(41.5±10.6)岁。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 44例,女 31例;平均年龄(40.2±11.2)岁;58例患者餐后1 h出现反酸、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9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疼痛,8例患者自诉咽部不适、异物感等;内镜下食管黏膜破损及程度分级,Ⅰ级16例,Ⅱ级52例,Ⅲ级7例。研究组中,男42例,女 33例;平均年龄(41.4±10.8)岁;55例患者餐后 1 h出现反酸、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10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疼痛,7例患者自诉咽部不适、异物感等;内镜下食管黏膜破损及程度分级,Ⅰ级15例,Ⅱ级55例,Ⅲ级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内镜下食管黏膜破损及程度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西沙必利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45,规格为每片5 mg)每次5 mg,每日3次,治疗期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少饮浓茶及咖啡,睡前2 h避免进食,进食后可适当少量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对照组加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商品名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95,规格为每片20 mg)每次20 mg,研究组加用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商品名波利特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0 mg,均每日1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情况,具体评价方法参照相关文献[4-6]。入选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及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情况

结果见表1和表2。研究组在临床症状及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例(%)]

表2 两组治疗后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情况[例(%)]

2.2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轻度腹泻,1例头昏症状,均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予以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余未见明显不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均未见明显改变。

2.3 随访情况

停药6个月后,随访发现,对照组有1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8.67%;研究组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众多研究发现,其主要因素为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下降,导致食管的廓清能力降低,无法对胃反流物进行清除,使得酸性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导致食管黏膜发生一系列病变,包括溃疡、糜烂、炎症及纤维化等,严重者可导致食道缩窄或癌变[7]。

当前,对胃食管反流的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治疗效果尚不满意。控制胃酸分泌、改善胃肠动力是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则。西沙必利属于胃肠道动力药,可通过选择性促进肠肌层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胃肠的运动,加强并协调胃肠道运动,从而使食管的抗反流屏障能力加强、清除能力增加,提高胃排空与食道下括约肌的功能,防治胃内容物反流[8]。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的主要药物,可有效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因刺激产生的胃酸分泌,故可有效缓解反酸、烧心、咽部不适等症状,从而促进食管炎的好转[9]。有研究发现,将胃内pH环境维持在4以上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10]。市场上质子泵抑制剂众多,其中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能使更多的有效成分作用于壁细胞,使胃内pH环境能较长时间维持在4以上,每天有效作用时间达20 h以上[11]。将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可以很好地改善食管下括约肌运动,避免胃反流物进入食道,同时可有效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将食管的酸暴露时间显著缩短,具有明显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黏膜修复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西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较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能更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且显著降低了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李 辉.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5):316-319.

[2]Dughel'a L,Navino M,Cassolino P,et al.The diagnosi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Minerva Gasiroenlerol Dietol,2007,53:143 - 152.

[3]林三仁,许国铭,胡品津,等.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4):233 -239.

[4]杨红卫.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3):286 - 288.

[5]李新荣.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疗效分析[J].广州医药,2013,44(2):19 -21.

[6]钱见楚,劳金伟.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2,24(2):115 - 116.

[7]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0):689 -690.

[8]王 鹏,吕 梁.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48 -50.

[9]刘京娜.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8):7 -8.

[10]张 杰.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80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07,3(11):77 -78.

[11]严 铭.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在胃食管反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22-423.

猜你喜欢
食管炎西沙流性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体质指数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关系的研究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