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校生爱上英语的秘密

2014-11-17 21:36刘晓慧
新课程·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摘 要:由教师的期望引起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的影响就是教师期望效应。在英语学习中教师的期望效应如果应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帮助职校生爱上英语课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直觉感受基础上产生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何积极使用教师期望效应,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经验教训,总结出以下几点来促成期望效应的实现。

一、做星探,找星星

每个学生都有内在的潜质,我们常说学生的这种潜质就是他们的小星星——“闪光点”,这颗星星一旦被教师的期望所激发,

就会或快或慢、或迟或早地展现其积极方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曾有位学生相貌平平,考试成绩一般,平时基本不主动发言,很少引起教师或同学关注。在一次期中考试后,我让每个学生都和我做一次谈心,总结考试情况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想法。在和她的交谈中我发现她虽然英语笔试成绩一般但口语其实挺好的,只是胆子小不自信,很少展现出来。为了让其发挥这一优势,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她回答问题。开始她总是羞羞答答,轻声轻气,句子也不连贯,但我总是给以肯定,告诉她她说得不错。渐渐地,她在同学惊讶的眼神中,在我不断的激励下,越来越自信,胆子大了,声音高了,底气也足了。经常主动发言了,课后也会和我探讨英语学习的问题。她英语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考试成绩也渐渐有了进步。后来我鼓励她参加了学校、市里甚至全国的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比赛,她获得了一个个佳绩。由此看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星探”,帮助所有学生发现潜质,特别是一些在表象上属于“学困生”的职校生。然后要向他们传递良好期望,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动力。当然要想做好“星探”,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锐的观察力,要有耐心深入到学生中去,去倾听了解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不同的“星星”,并对不同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帮助他们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一人一个期望值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性的差异,能力的高低,成绩的好坏,潜力的不同……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期望目标。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认为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不存在或不重视所实现的目标时,动机水平为零;当人们认为预期目标太容易实现或不可能实现时,也不利于动机的激发。如果教师在没有调研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过高或过低的期望时,学生费尽心力也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到时,他们都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无能或认为教师看不起他,从而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只有教师的期望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方可以实现时,他们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才会全力以赴,愈战愈勇。在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朝着教师所形成的更高期望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入校时英语水平不是很高,有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可以说很不理想。有些学生入校后上英语课就不认真听,睡觉,发呆,自动放弃,问及原因常常给的答案是:“初中英语就不好,听不懂的。”这时教师应在入校后就对新生的英语水平做个摸底的了解,依此给每人制定合适的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当前希望他们达到的目标,并在实现后给予肯定鼓励,并提出下一个目标要求。曾有个男学生英语水平很差,刚入学时我给他的目标仅为会读会背单词。我定期抽查,他在我的督促下也逐渐能一点点完成任务,对此我都给予肯定。渐渐,他发现背单词也不是很难,开始记词组,上课听课文,一点点的积累,虽然比别的学生慢,但他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了进步、收获,也不再厌倦英语课了。

三、教师期望与自我期望相融合

教师期望不是单纯由教师的意愿来制定且亘古不变的。要想教师的期望效应发挥作用就应及时调整,使之与学生的自我期望整合一致。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为17~20岁左右。此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理想等来形成自我期望。当学生的自我期望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一致时,教师期望会产生积极效应,而相悖时则产生负效应。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等,并根据不断发生的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期望,使之适应学生的自我期望,发挥期望效应的正效应。

四、通过合适的行为传递期望

1.语言行为之口头语言。通常教师会通过表扬赞美或批评责备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期望。教师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更多地表扬期望值高的学生,批评期望值低的学生。其实多给予表扬对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成就其发展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特别是职校生很多因为在初中英语成绩不好很少受到表扬,对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否定,不自信,常常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此时教师要不吝表扬,一旦有进步及时肯定,加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不再对英语学习畏惧。但不能没有底线地表扬。当前随着教育科研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常采用“赏识型教育”。特别是在职业学校,可能因为学困生的比例相对较多,有些课堂上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对学生的肯定固然是对的,但如果只是个简单的问题也要过度的表扬鼓励,对于学生来说这可

能不是鲜花而是轻视。再如,我们在课堂上提问时,也会不自觉地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而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不好的学生来回答。这些可以偶尔为之,若成惯例,就不是用期望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是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了。

2.语言行为之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在教学上常体现在作业本上。为了充分发挥书面语言所产生的期望效应,教师应加强对作业本上评语的重视度。职校学习中,由于课程设置特点及学生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很少,所以作业评语是一种很有效的传递期望的方法。在英语作业本上教师不只写“good”“A”或“B”等分数,还要写上一些评语,将作业本当成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及期望,对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希望,将教师期望无声地传达出去。

3.非语言行为。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直接投射到学生的心中。特别是职校生这个年纪段的学生,特别敏感多

情。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可能就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教师的一个蹙眉可能就打击了学生奋发的激情。如果教师善于把自己对学生的积极期望融合在作为信息载体的无限纷繁的体态语中并投射给学生,相对于口头表扬、勉励来讲,其作用往往来得更快更有效。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还承担着对西方文化的传递任务,可选择西方文化特有的或相对夸张的肢体语言,如,摇动食指表示否定,给个拥抱表示赞赏等。

发挥教师期望效应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结合

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期望值,并将教师的期望合理地运用于

表扬和批评中,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并注意用合适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收到期望的正效应。

参考文献:

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01):24-27.

作者简介:刘晓慧,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就职于南京卫生学校,研究方向:职业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