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的内容、方式与原因研究

2014-11-21 08:36杨书生
华东经济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被访者渗透性边界

马 璐,刘 洪,杨书生

(1.南京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一、引 言

作为社会生存的个体,人们的生活内容通常被划分为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1]。两个领域间的划分标志则被称作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在工作与非工作两者关系研究的不同阶段,学者对于两个领域的关系观点不同。初期的研究大多认为工作与非工作之间是非此即彼的截然对立关系,但是随着学者开始意识到在给定边界情况下工作与非工作是可以相互渗透的,工作与非工作逐渐被认为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的两个领域[2]。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关系是分离还是整合,工作与非工作的边界仍然被公认是清晰存在的,并且通常被作为该领域研究的前提。

然而,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作特征和工作方式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例如,工作与生活观念的改变,使得工作压力增大以及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工作岗位,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的渗透与冲突;电脑、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大量运用,使得员工可以更便利地在不同场合进行工作或者处理个人事务,甚至出现居家办公等新的远程工作方式;员工工作自主性的增强,使得员工更有可能和条件按照自身情况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等。这些趋势使得已有的工作与非工作的边界日渐模糊[3],其渗透性日渐增强。原本属于不同领域的事件和行为开始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对方领域之中,员工可以更便利地在工作领域从事工作之外的事务,反之亦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难以界定。

现代工作环境中工作与非工作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加强的趋势,给工作边界理论研究与员工管理实践带来契机和挑战。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开始对工作与非工作边界边界渗透性的增强给予关注[4],但现有的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理论大多是建立在传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征基础上的,因此,大多数研究还是仅仅把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增强作为背景前提,更多地关注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特征对于员工个体工作与非工作关系以及相应工作结果的影响。针对边界渗透性本身具体内涵的研究问题反而被忽视了。例如,工作与非工作领域间相互渗透的具体内容如何?员工借助哪些方式进行工作与非工作领域的渗透?以及员工工作与非工作领域间渗透的动机和原因如何?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发展工作与非工作管理理论、改善管理实践以顺应现代员工的特点和需要,都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针对这一研究空白,通过开放式问卷的方法,收集各类员工对于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内容、渗透方式和渗透原因的具体描述性回答。对于所采集的回答,采用开放编码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作描述性统计,试图勾勒出现代工作环境中员工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相互渗透的现实景象,并从中提炼出两个领域相互渗透的具体内涵和对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影响。

二、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研究回顾

(一)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划分

边界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边界的存在决定了人们行为和思考的模式[5]。个体通过创造和维持边界来使得环境得以简化和秩序化[6]。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存在最早由Lewin[7]提出,他指出可以用一个边界将工作和非工作区分开来,成为两个独立的领域。人们在这两个领域中遵守不同的规则,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Kanter[8]将此称之为“区分世界的秘密”(myth of separate worlds)。他认为典型的工作领域就是上班时间和工作场所,而典型的非工作领域则是家庭生活,或者更为广义地定义则包括所有休闲生活。Clark[9]在此基础上,更为细化地研究了工作与家庭之间的边界,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它们属于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领域,其边界一般分为三种主要类别:物理边界、时间边界和心理边界。物理边界是指用于区分工作与家庭的有形边界,如工作场所或家庭的围墙,它定义了领域相关的行为所发生的场所;时间边界,如工作时间的设定,划分出工作和家庭责任承担的时间;心理边界,是一种无形边界,由个体自身决定,如在每个领域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绪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Guest[10]将工作领域可以被定义为与个体雇佣关系相关的内容,非工作领域则包括三个方面:承担家庭相关责任或者义务、无承诺到任何活动的自由时间和从事某项娱乐的休闲时间。本研究对于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的研究主要依据这一观点而展开。

(二)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特征

在工作与非工作关系的研究中,边界渗透性被认为是描述工作与非工作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传统观点认为人们的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是相对独立甚至是对立的[13],因为它们会竞争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等资源,从而产生了工作生活冲突等概念[14-15]。然而,较为后期学者在认识到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可渗透的特征之后,便开始把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视作是两个相互补充而非相互竞争的系统[16-17]。尽管这两种观点在工作与非工作的相互关系上秉持不同意见,但是两种观点都直接或间接承认了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的分离或者整合,其关键都在于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边界渗透性程度如何[18-20]。因此,边界的渗透性特征一直成为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研究的重点。

Ashforth[21]将员工在工作与非工作领域之间转换所产生的问题,归结为员工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的问题,并提出了角色边界渗透性理论。他认为,角色渗透性即是允许一个人身体处于一种角色的同时,心理上、行为上却处于另外一种角色的程度,即一个人心理和行为上在两种角色范畴上的相互渗透程度。角色渗透性高,意味着从事该角色的人可以做些其他角色的事情;反之,角色渗透性低,意味着从事该角色的人很少有机会做其他角色的事情。另外,工作角色与非工作角色的渗透也具有方向性,即存在工作行为渗透到非工作领域,也存在非工作行为渗透到工作领域。在角色边界渗透的方向性上,存在不对称性。一般而言,工作行为对非工作领域的渗透,要远远高于非工作行为对工作领域的渗透。事实上,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渗透性并不局限于角色的跨越,还有诸如关系、任务、权力、文化等相互渗透问题。

(三)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渗透特性

传统的员工管理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是组织预先设计的。因此,已有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的研究都是在这一先决条件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边界“维持”和“跨越”的。然而,随着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型员工的普及,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渗透性进一步增强,员工具有了自主地“调整”或“管理”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及其渗透性的要求和可能性。总体而言,现代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对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的影响,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工作是生活的一个部分的理念正在得到广泛认同,这使得工作与生活逐渐联为一体。家庭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已经被工作所取代,工作伦理给个体带来很大压力,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作以外的家庭和个人生活,比如,非工作的时间需要被认为应该屈从于工作上的时间需要,越多的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被认为是有责任心的、有事业心等,而越少的工作时间则意味着相反的意义[22]。这样的观念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个体在工作上的投入往往使得他们难以兼顾到家庭生活;另一方面,个体对于工作的重视和对于个人生活的妥协造成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不对称性增大。

(2)现代通讯设备的普及与使用,越来越多的员工可以实行“3A工作”,即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如电脑、手机和网络等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正在改变着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形态和表现形式[23-24]。员工工作的场所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办公室,而是扩展到了家庭、咖啡馆和其他员工乐于前往并且认为有利于工作的场所;工作的时间也不局限于“朝九晚五”或其他固定的时间。这一新兴技术使得一些工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由任何人来完成,加深了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模糊趋势。

(3)工作内容的自主性增强,需要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过往组织结构中,员工出于等级官僚结构的组织中,其行为都受到组织的控制和不同层级的管理。但是灵活化生产、知识员工的大量出现以及现代工作方式的革新,使得员工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享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权力。员工通过内化管理目标,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管理与被管理的界限不断模糊[25]。因此,员工在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中体现出更多地自主管理和自主意识。

上述回顾可见,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趋势日益增强,并且随着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出现衍生出新的内涵,这一趋势给组织中的员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要求产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边界管理策略。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只是局限于承认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的存在,缺乏对其具体内涵的深入探索,因而不能将组织基于现状的“被动”管理转化为针对员工需求的“主动”管理。这也正是本调查研究开展的基本出发点。

在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中,项目立项报批程序与审核流程不规范,也极大地限制了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水平。具体表现为:在项目立项报批程序中,审计结算工作人员缺乏认真和严谨的态度,并未对结算审计决策进行认真的检查,对于资金到位情况、准备工作到位情况等了解不足。该现象导致项目立项报批程序的规范性不足[3]。此外,在审核流程方面,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流程存在明显不规范的现象,对接到的结算任务修正度不足,审核较为松懈,影响结算审计的质量。

三、研究方案

为了对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内涵进行探索性前沿研究,本文设计采用演绎法,通过开放式问卷以及编码归类等定性研究方法来探讨现代员工的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内容、渗透方式以及渗透原因,进而针对该变化趋势对组织管理提出的挑战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对研究内容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因此研究设计上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鉴于在本领域的过往文献并未对员工工作非工作相互渗透内容、方式和原因进行详细描述,本研究设计采用归纳法,在搜集被研究者对于其行为客观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内容分析将其描述归纳为几个不同的类别[26],从而得出对研究问题的答案。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设计了一份半结构化问卷来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被访者的人口统计资料;②工作中的非工作行为列举描述;③工作中非工作行为实现的途径;④工作中非工作行为产生的原因;⑤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列举描述;⑥非工作中工作行为实现的途径;⑦非工作中工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二步是寻找合适样本进行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在被访者填写问卷之前,为了让其更了解工作与非工作的概念,我们向其介绍了工作领域和非工作领域的界定。工作领域被定义为获得报酬的雇佣关系,非工作领域则往往被定义为工作以外的领域,主要是指承担家庭相关责任或者义务、无承诺到任何活动的自由时间和从事某项娱乐的休闲时间。在此基础上,被访者被要求对于他们在工作领域进行非工作行为的内容、方式及原因和在非工作领域进行工作行为的内容、方式以及原因进行列举性描述。第三步则是对收集到的被访者回答进行整理录入。然后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对回答条目进行归类,最终在此基础上进行描述性统计。

(二)样本特征

本研究的调查样本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和在职MBA学员两个部分。对企业员工,通过拜访其所在工作场所进行问卷发放和收集。对在职MBA学员,在与任课教师协商之后,利用其上课时间进行集中问卷发放与收集。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到员工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的具体内容、实现方式以及产生原因,本文的被访者在年龄、性别、行业、职位等特征上保持了较好的多样化特征。

本研究一共包含92位有效被访者,主要来自南京和苏州两个城市,被访者的工作行业涵盖机械制造、医药卫生、服装纺织等十三个行业;按照性别划分,被访者中共54名男性,占58.7%,38位女性,占41.3%;按照年龄来分,被访者中25岁以下的13名,占14.1%,26~30岁的33名,占35.9%,31~35岁的39名,占42.4%,35~40岁的4名,占4.3%,40岁以上的3名,占3.3%;按照工作职位来分,被访者中高级管理者4人,占4.3%,中层管理者16人,占17.4%,基层管理者26人,占28.3%,普通员工46人,占50%;按照工作性质来分,被访者中管理人员40名,占43.5%,技术人员26名,占28.3%,生产人员5名,占5.4%,销售人员12名,占13%,行政后勤人员9人,占9.8%。此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保证他们的工作环境都具有使用新型信息通讯技术的特点,从而了解他们使用电脑、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情况。

(三)数据分析与条目生成

文本资料的内容分析由三位研究者通过独立工作和合作谈论,经过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开放编码。在编码过程中,首先由全体三位研究者对被访者回答的文本逐字逐行阅读,对被访者回答的条目进行筛选,将语义不清、与问题不符以及回答为“无”或“没有”的无效回答进行剔除;在此基础上,三位研究者各自独立地针对有效条目中呈现出的经验、主题、过程等进行设码分类,设码的原则是根据词语或者内容出现的频率。如果有关词语或者内容在文本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那么这些现象往往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需要记录。在独立编码之后,由三位研究者共同讨论,最终确定合适的条目编码标准。第二步是将所有被访者的回答编码分类。在此步骤中,三位研究者共同讨论,根据第一步中设定的编码,按照题目,将被访者的所有回答条目划分到相对应的编码类别中。第三步是对所有分类后的文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在此步骤中,针对每个问题,首先计算该问题的所有有效回答条目,然后计算该问题的每个类别中的回答条目占该问题总回答条目的比例,最终形成描述性统计。

为了检验编码归类的有效性,我们在给予三个在读研究生关于工作与非工作内涵的相应培训后,要求其根据已经完成的编码对所有回答条目进行重新归类,以检验现有归类是否合理。在所有回答条目中,其中76%的条目三位研究生的归类和现有归类完全吻合,其中11%的条目有两位研究生的归类和现有归类完全吻合,其中13%的条目三位研究生的归类和现有归类完全不吻合。为保证有效性,本研究在最后的分析中剔除13%完全不吻合的条目内容。最终的描述性统计数据根据修正后的条目进行计算。

四、数据结果

被访者的所有回答按照编码进行归类之后,他们工作中的非工作行为和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都体现出了渗透内容、渗透方式以及渗透原因等三大主题。每类主题按照被访者回答的内容,通过编码归类,再细分成四至七个子类别,以便更详细地描述被访者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的表现和特征,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非工作中工作行为的渗透内容

表2 工作中非工作行为的渗透内容

(一)非工作中工作行为的渗透

(1)渗透内容。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渗透内容可以被分为六个类别:公司活动及同事交流、完成工作任务、商务关系建立拓展、学习与工作相关知识信息、思考工作进展以及其他零散的工作行为,其中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的所占比例最大,为45.6%。

(2)渗透方式。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渗透方式可以被分为七个类别:电脑、电话(手机)、网络、正式会议、非正式聚会、书面资料以及其他方式(培训班等),其中网络渗透方式所占比例最大,为27.6%。

(3)渗透原因。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渗透方式可以被分为四个类别:工作压力与要求、个人工作责任感、自我成长需要以及其他,其中工作压力与要求所占比例最大,为60.7%。

(二)工作中非工作行为的渗透

(1)渗透内容。按照被访者的回答,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渗透内容可以被分为六个类别:浏览与工作无关网页、与同事聊天交流、与朋友聊天交流、处理个人事务、休闲放松以及其他非工作行为。每个类别的具体回答列举以及在所有回答中所占的比例如表2所示。其中浏览与工作无关网页所占比例最大,为20.5%。

(2)渗透方式。按照被访者的回答,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渗透方式可以被分为六个类别:电脑、电话(手机)、网络、非正式聚会、书面资料以及其他方式。每个类别的具体回答列举以及在所有回答中所占的比例如表2所示。其中网络方式所占比例最大,为27.3%。

(3)渗透原因。按照被访者的回答,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渗透方式可以被分为六个类别:工作之余放松、公司管理缺陷、缺乏工作动力、个人事务处理、社交需要以及其他原因。每个类别的具体回答列举以及在所有回答中所占的比例如表2所示。其中工作之余放松所占比例最大,为31.4%。

五、结果与讨论

(一)渗透内容

(1)对于工作行为在非工作领域的渗透,主要内容还是进行未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学习与工作相关知识信息的比例也超过了四分之一,同时进行商务拓展也占有相当比例。由此可见,现代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也更注重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提高,这和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及竞争压力更大直接相关。和被动地完成未结束的工作任务不同,员工这种自主学习的行为更多地关注于自身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其对于员工心理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传统理论中工作行为对于非工作领域的渗透对于员工造成的负面心理作用的解释和假设,可能不再适用,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验证。

(2)对于非工作行为在工作领域的渗透,浏览与工作无关网页和休闲娱乐行为各占约五分之一的比例,这与我们所调查被访者的工作性质有一定关联。本次研究参与的被访者大多是知识型员工和管理人员,其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决定了该类非工作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员工在工作场所进行人际交往的比例较高,如与同事进行聊天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同事进行交流等,这也说明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更多地希望能够利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间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工作以及今后发展进行铺垫。而在工作领域进行个人事务处理的比例相对较低,还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这也体现出传统理论中的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不对称性,在现代工作环境中更为明显。同时也可以看出现代员工的非工作行为涉及领域更为广泛,已经不能简单地以家庭活动作为基本来源,更多地体现为个人兴趣、社会交往和个人发展等内容。

(二)渗透方式

(1)无论是非工作中的工作行为渗透,还是工作中的非工作行为渗透,其主要实现手段都是电脑,电话(手机)和网络。由于通讯技术和工具的大量使用,员工在非工作时间与场所,如家庭、户外或者聚会中,有条件完成未完成的工作任务或者进行和工作相关的活动,比如参阅科技资料、和同业朋友进行交流、思考第二天工作方案等。同时,员工也可以在工作的时间和场所有条件处理非工作相关的事情,比如和朋友进行实时交流,处理个人家庭事务,通过上网来获取个人所需信息或者进行娱乐休闲等。由此可见,现代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为员工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的相互渗透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同时也推动了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趋势的增强。

(2)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相比,传统的会议、面谈以及书面材料等渗透方式所占比例大大降低。由此可见,现代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进入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增强了工作与非工作领域间的渗透程度。因此,组织管理中应该关注此类新型技术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工作设计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管理对策和方案,顺应技术发展潮流。

(三)渗透原因

(1)对于工作行为在非工作领域的渗透,其主要原因还是工作本身的要求和压力,占到六成以上的比例。但是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和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各占到约五分之一的比例。由此可见,员工在非工作领域从事工作行为的动机主要是被动完成工作任务,过多地在属于个人的时间内承担工作任务,也很有可能给员工带来负面心理压力和负担,造成其工作满意度下降。但是,由于个人责任心和自我实现需要所驱动的在非工作领域的工作行为可能会带来的结果,尚需进一步讨论和深入研究。

(2)对于非工作行为在工作领域的渗透,个人的休闲放松需要占到最大比例,达到三分之一,而处理个人事务产生的渗透原因只占到十分之一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被访者将非工作行为在工作领域的渗透归结为公司管理制度缺陷和工作本身缺乏动力,这与传统理论中认为非工作在工作领域的渗透大多是个体偏好以及领域间资源冲突所导致的观点有所差异。由此可见,企业可以从加强组织管理,完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改进工作设计的角度,控制员工该部分非工作行为在工作领域的渗透。

六、结束语

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的边界日渐模糊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员工在两个领域间的跨域行为越来越频繁,他们大多面临着工作任务大量地渗透进入非工作领域的压力,同时也享受着非工作行为轻松渗透进入工作领域的自由。在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如此高渗透性的情况下,原有对于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划分的认识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其内涵需要被重新界定进而深化研究;原有关于员工在工作与非工作领域之间跨越的部分理论和结论,也需要重新审视和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探索性结果对于今后研究员工如何重新找到工作与非工作的平衡,组织如何摈弃传统员工管理模式,建立起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增强为假设基础的管理实践等重要问题的拓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Kanter R M.Work and family in the United States:A critical review and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policy[J].Family Business Review,1989,2(1):77-114.

[2]Pleck J H.The work-family role system[J].Social problems,1977,24(4):417-427.

[3]Desrochers S,Sargent L D.Boundary/Border Theory and Work-FamilyIntegration1[J].Organization Management Journal,2004,1(1):40-48.

[4]Tuttle R,Garr M.Self-employment,work-family fit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female workers[J].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09,30(3):282-292.

[5]Zerubavel E.The fine line[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6]Michaelsen S,Johnson D E.Border theory:The limits of cultural politics[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7]Lewin 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M].London:Tavistock,1952.

[8]Kanter R M.Work and family in the United States:A critical review and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policy[J].Family Business Review,1989,2(1):77-114.

[9]Clark S C.Work/family border theory:A new theory of work/family balance[J].Human relations,2000,53(6):747-770.

[10]Guest D E.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work-life balance[J].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2002,41(2):255-279.

[11]Nippert-Eng C E.Home and work:Negotiating boundaries through everyday life[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

[12]Clark S C.Work/family border theory:A new theory of work/family balance[J].Human relations,2000,53(6):747-770.

[13]Barnett R C.Toward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work/family literature[J].Genetic,Social,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1998,124(2):125-182.

[14]Greenhaus J H,Powell G N.When work and family are allies:a theory of work-family enrich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1):72-92.

[15]Voydanoff P.Conceptualizing community in the context of work and family[J].Community,Work&Family,2001,4(2):133-156.

[16]Pedersen D E,Minnotte K L,Kiger G,et al.Workplace policy and environment,family role quality,and positive family-to-work spillover[J].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09,30(1):80-89.

[17]Zody Z,Sprenkle D,MacDermid S,et al.Boundaries and the functioning of family and business systems[J].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06,27(2):185-206.

[18]Grzywacz J G,Marks N F.Reconceptualizing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rrelat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pillover between work and famil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0,5(1):111.

[19]Voydanoff P.The effects of work demands and resources on work-to-family conflict and facilitation[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4,66(2):398-412.

[20]Lewis S,Cooper C L.The work-family research agenda in changing context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1999,4(4):382.

[21]Ashforth B E,Kreiner G E,Fugate M.All in a day′s work:Boundaries and micro role transi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3):472-491.

[22]Hochschild A R,McDermott M.The time bind: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8,113(1):16-20.

[23]Chesley N.Blurring boundaries?Linking technology use,spillover,individual distress,and family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5,67(5):1237-1248.

[24]Wajcman J,Rose E,Brown J E,et al.Enacting virtual connections between work and home[J].Journal of Sociology,2010,46(3):257-275.

[25]Gephart R P,Van Maanen J,Oberlechner T.Organizations and risk in late modernity[J].Organization Studies,2009,30(2/3):141-155.

[26]Hinkin T R.A brief tutori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for use in survey questionnaires[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1998,1(1):104-121.

猜你喜欢
被访者渗透性边界
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视唱练耳课程与作曲技术理论的交叉渗透性探究
拓展阅读的边界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阿奇山1号岩体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及渗透性评价
纺织基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的体外水渗透性研究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