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014-11-29 15:27喇全恒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权益海域

◎ 文/喇全恒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文/喇全恒

海洋占据地表71%的面积,经过千百年积累,蕴藏了远远多于陆地的资源,可以长久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1世纪注定是海洋的世纪,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海洋经济的发展程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从国家层面重视海洋经济及其发展问题。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和宏观环境。各沿海省市掀起建设海洋强省的热潮。

取得的成绩

1.相对完善的国家政策与科技保障机制

(1)政策上,为海洋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围绕“数字海洋、生态海洋、安全海洋、和谐海洋”战略建设目标,国务院和国家海洋局先后出台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年)》等一系列文件,并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海洋强国”的理念。

(2)科技上,国家海洋局自主研发了一批海洋实时监测仪器和系统,“蛟龙”号下潜达到7062米,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海洋一号B”卫星和“海洋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和应用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凸显了我国海洋科技取得的成绩,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1)传统的海洋产业包括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如今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5%以上,其中海水养殖业连续19年居世界首位,海洋盐业生产量也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重工业化海洋产业中的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砂矿业所占经济份额不断扩大。我国船舶工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占有比例超过23%;油气业和砂矿业基本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另外,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等都取得创新性发展。海洋经济带来的就业机会、科技成就、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存在的问题

1.海洋生态问题

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由于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使部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海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等后果,制约着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传统海洋渔业承受的生态挑战最为严峻,沿海地区海洋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生物资源破坏浪费严重。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业目前主要集中于近海,海滩围垦、水利和海洋工程等致使海洋原始生态结构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近海渔业捕捞资源随之衰退,形成了恶性循环。海岸和海域空间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造成海岸和海域空间资源浪费、破坏甚至丧失;围填海造地造成滨海湿地丧失和海岸线缩短;沿海重工业产生的化工污染物排放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的破坏。

2.海洋科技问题

尽管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实施了如“863”、“973”等重大科技计划,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

(1)海洋科研力量仍比较分散,专业科研人才缺乏,涉海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屈指可数,在关键领域、前沿领域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使得重大的科研课题缺乏足够的人力、财力支持,产学研力量分散,后劲不足,难以取得深入有效的课题重大突破。

(2)海洋科技成果的侧重点太过片面,主要应用于传统的4大海洋产业,缺乏对新兴海洋产业的科技开发支持。

3.海洋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是分散式的,即我国没有对海洋进行统一管理的部门,海洋管理的各个方面由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管理。很多部门对某些海洋事务都有管理权,如土地、环保、农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由于职能相差太大,无法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分散式管理体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海洋的管理问题,这是造成我国海洋管理体制落后的根本原因。

4.海洋权益问题

近年来,关于海洋权益问题的矛盾纷争日渐成为我国和周边海域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维护领海和经济海域主权的形势严峻。海域划界的纷争和岛屿被侵占造成大量海洋资源被掠夺,另外,现在国际上海盗猖獗,一些海上航线并不安全,严重影响我国海洋运输业和海洋经济的正常发展。

政策建议

1.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海洋

党的“十八大”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的政治表述,更加强调了生态均衡与以人为本。

当前,建设生态海洋需要从以下3方面入手:

(1)着力解决近海环境污染和开发过度问题,以缓解我国近海海域生态恶化和生物资源衰竭的趋势。国家应扶持发展远海和远洋捕捞,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海域建立渔船补给避风港;近海养殖业应提高集约化水平,以减少对近海水域的污染。

(2)扩大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空间范围以及开发深度。滨海城市可以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发展海洋旅游,拓展与海洋相关的娱乐活动,提高海洋的利用水平。

(3)下重拳遏制我国的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海洋资源的浪费现象。严格控制流向海洋的污水排放,淘汰沿海和沿河城市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高科技环保工业,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企业进行检查;大力发展高科技海洋产业,提高海洋资源的采集率和使用率,这既可以遏制浪费,又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的科技水平。

2.加大海洋学科发展,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国家应把分散的海洋科研力量统一协调起来,通过建立国家海洋科学院,加大海洋学科发展的力度和强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对重大课题进行集中突破。现代海洋产业与传统海洋产业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对高科技的依赖。要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就必须具备很高的海洋科技水平,而海洋科技水平的高低与海洋学科发展和海洋科技的科研投入息息相关。因此,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必须在发展海洋学科的同时,加大对海洋科技的研发投入,在海洋医药、海洋环保等新兴的现代海洋产业中进行大胆的投入和人才培养,同时建立有效平台,积极推进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真正实现科技兴海。

3.实行统一海洋管理体制,提升海洋管理水平

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目前还是以分散式管理为主,在行政和执法上很难取得协调和统一,出现问题难以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因此,建立统一的海洋管理体制是进一步合理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提条件。当前,中央政府层面,海洋事务由国家海洋局综合协调,但地方没有相应的管理协调部门。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海洋事务管理决策机构,对国家的重大海洋事件进行集体决策和协调,而不是目前的仅仅由国家海洋局进行综合协调;地方政府层面,也应建立和完善管理和协调海洋事务的机构,发挥其在基层的协调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统一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海洋管理水平。

4.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发展海洋经济最根本的外部条件是保障国家海洋权益。目前,我国海洋权益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我国在争议海域的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这无疑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国家必须重视海洋权益问题,通过各种手段,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为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编辑:田佳奇

猜你喜欢
海洋资源海洋权益海域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律分析
我国海洋法立法现状研究
由《海洋法公约》浅谈海洋资源共同开发
中美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十大事故多发海域中国南海周边排第二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中国海事战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