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方言连词“打X”的来源分析
——兼论“打”“待”等词语的连词化

2014-12-04 04:01
语言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词连词现代汉语

艾 尔 丽

(山东女子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济南 250002)

一 “打X”同源

目前关于“打X”类连词的用法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聊斋俚曲〉语法研究》、《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淄川方言志》等都对相应词语进行了解释。从近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的一些相关资料来看,“打X”出现过“打仔”、“打哩”、“打着”、“打要”、“打”等形式。如:

1) 晁夫人笑道:“打仔你媳妇儿教你养活他可哩,你没的也不听?”(醒·57·828)

2) 杨春说:“他打哩真个申到县里,那官按着葫芦抠子儿,可怎么处?”(醒·34·503)

3) 郭氏道:“看你糊涂么!你拿着生死簿子哩?打哩你那老婆先没了可,这不闪下你了?……”(醒·53·773)

4) 薛夫人道:“他打哩有好话说可哩,你到后头看他说甚么。”(醒·56·808)

5) 打着以后我又打盹咧,你们爷爷们随手打我嘴把(巴)子罢![正音(骑着一匹)·57]

6) 书童道:“早是这个罢了,打要是个汉子儿,你也爱他罢?”(金·31·394)

7) 小孩儿太肯花钱了,一天打一块钱,一个月就得三十块②例7)引自《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774。。

在以上用例中,“打哩”、“打仔”、“打着”、“打要”、“打”等都用作假设连词,与“要”、“要是”相当。

而在一些方言中,“打X”也有表示让步关联的,“等于北京话里‘就算是’、‘即使是’”(孟庆泰、罗福腾1994:243),如:

8) 打着他来,也赶不上车了。

9) 打着能找上他,他说没钱给你,你还能咋着①例8)-9)引自孟庆泰、罗福腾(1994:243)。?

10) 就打着我这时候依了你们这话,要一回你公公,你公公也必不准。(儿·40·808)

但是,很显然,无论是表示假设关联还是表示让步关联,“打仔”、“打哩”等都与“打”或“打着”有着相同的语源。

“打”有“打算”之义,如“打主意”、“打算”、“打谱儿”、“饭钱打三百”等(罗福腾1997:76)。从实词来看,“打”是与“要”语义、语法意义都相近的词语,根据语法化发展的规律是可能与“要”发生相同的语法化演变的。而例 6)“打要”正是同意语素复合而成的连词,“打要”的出现也更进一步说明了“打X”类连词与实词“打(打算、计划)”之间的渊源关系。

二 “打X”与表示“打算、计划”的动词“打”有关

我们认为“打X”与动词“打(打算、计划)”密切相关。由于用例很少,所以在近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的资料检索中,我们没有找到关于“打哩”、“打仔”、“打要”甚至“打”等词汇发生语法化的痕迹。但是,在《老乞大》、《中华正音》、《华音撮要》、《儿女英雄传》等文献中却还保留着很多“打着”作为实词结构的用法,资料比较充分,足以可以说明“打着”来源于其实词结构“打(打算、计划)+着”。

(一)方言连词“打着”来源于实词结构“打着”

我们认为“打着”应来源于实词“打(打算、计划)”带动态助词“着”的实词结构,相应的用例在明清文献《老乞大》、《正音》、《华音》、《醒》、《儿》及淄川方言中还可以见到:

11) 俺五个人,打着三斤面的饼者(着),俺自买下饭去。(老乞大·12)

12) 所以他们打着把永长家的皮货万一别人买下咧,赶明个开板(盘)的时候,只怕斫他们的锅,万一人家胡离(里)胡涂浑斫一个锅,他们也恼(闹)得里头白费(赔)钱。(正音(骑着一匹)·33)

13) 所以打着这一两天的工夫都要遮完。(正音(骑着一匹)·39)

14) 打着五天的工夫尽力儿走着,准到沈阳。(正音(骑着一匹)·45)

15) 我们打着你们大邦(帮)来到这里来呢。(正音(骑着一匹)·47)

16) ……各人打着用不了三更天的工夫就可以到来。(华音·199)

17) 他们看奴才这个样儿,说给奴才做两件衣裳好上路,打着后日一早起身。(儿·14·207)

18) 无如报仇这桩事自己打着要万分慎密,不穿孝这桩事自己也知是一时权宜……(儿·17·270)

19) 依然是合他们磨它子,打着磨到那里是那里,明日再讲明日的话,行得去行不去,姑娘却没管。(儿·28·484)

20) 此时长姐儿心里打着:“这位师老爷连我们大爷都教得起,纵然不能照戏上扮的刘备老爷的那位诸葛军师那么个气派儿,横竖也有书上说的岳老爷的那位教师周先生那么个光景儿,掉在地下,也不至于象《春香儿闹学》上的陈最良。”(儿·37·696)

21) 你打着干吗去? 22) 我本打着出去呢,但是有事没去成。

23) 你现在打着怎么办? 24) 今儿个晌午你打着吃啥饭哩?

25) 我先打着赶明去买衣服。

以上例11)-25)“打着”是实词带助词的形式,表示某种打算、计划。连词“打着”就是实词“打着”语义弱化后演变而来的。

而这种实词结构演化为连词的现象也并不是“打着”特有的,在明清北方方言文献中“要着”也有相同的语法化发展。如:

26) 杨姑娘道:“还是姐姐看的出来,要着老身,就信了。”(金·40·530)

27) 要着俺里边,才使不的!(金·44·580)

28) 要着我,你两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不是!(金·51·668)

29) 潘金莲道:“要着我,把学舌的奴才打的烂糟糟的,问他个死罪也不多。……”(金·76·1155)

30) 要着是我,怎教他把我房里丫头对众拶恁一顿拶子!(金·44·580)

以上例句中,例 26)-29)“要着”后面接名词性成分,可替换为“要是”,因此还带有明显的动词特征;而例30)“要着”后接有判断动词,可与连词“要是”相替换,因此很显然已经词化了。

(二)“打仔”是“打着”的方言记音词

在《醒》中,我们还发现了1例“打仔”的实词用法,与实词“打着”相当:

31) 他打仔和我说誓:“我要没吃了你的豆腐,这颡子眼长碗大的疔疮;你要没让我吃小豆腐,你嘴上也长碗大的疔疮!”(醒·49·719)

这里的“打仔”是实词结构,表示“打”的动作及其状态,也就是“打着”。这一点还可以在现代山东方言中得到印证,如:

32) 我没打仔你来,要不就多弄俩菜了。 33) 你光找茬,你到底打仔怎么着?

所以,可以肯定实词“打仔”就是实词“打着”,而连词“打仔”也就是连词“打着”。

(三)关于“打仔”“打哩”的讨论

关于“打仔”、“打哩”的来源问题,曾有过一些不同的看法。如魏红(2009:87-89)认为“打哩”与“打仔”都是“但只”的音变形式,殷晓杰(2011:124)也与魏红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打哩”也写作“打仔”、“但仔”,也即是认可了“打仔”、“打哩”与“但仔”的渊源关系。很显然,这种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在以上关于“打X”的讨论中,有几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1)关于“打X”来源于“但只”的论断,目前还没有人就其语音演变问题提出过有力的证据;(2)这种论断显然没有注意到“打X”类连词中的“打着”、“打要”、“打”等用作连词的问题。(3)在明清北方方言文献及现代山东方言中出现的“打仔”、“打哩”与“打着”、“打”等连词的用法相当,且“打着”、“打仔”的语音关联也可以在文献及方言中找到有力的佐证。(4)“打仔”、“打着”既用于连词,也用于动词(表示“打算”、“计划”),而“但只”无论从语法上还是从语义上来看都与“打仔”、“打着”的动词用法无关。所以,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连词“打哩”、“打仔”等与“打着”一样应与表示“打算”、“计划”的方言词语“打”密切相关。

三 山东方言词语“打”“待”等词语的连词化趋向

实际上,除了“打”及其相应结构外,在明清方言文献及现代汉语方言中其他表示“打算”、“将要”的词语也有连词化的倾向,如“待”、“欲待”、“待要”等。

在《醒》等语料中“待”有“要”、“想要”的含义:

34) 你待干嘛去? 35) 你待打谱干什么? 36) 怎么天待黑了才来?

37) 张春道:“是李家待来拿张鸿渐,速开门。”

38) 如今伯母就待出丧,借此推托,岂不是好?①例36)-38)引自孟庆泰、罗福腾(1994:185)。

39) 你待把谁的骨拾烧成灰撒了?(醒·11·159)

40) 你待活着,千年古代的只管长生;你怕见活了,自家投到阎王那里,另托生托生新鲜。(醒·69·984-985)

41) 你待活,多活几日,不待活,你少活几日。(醒·95·1355)

42) 待要那时就声张骂起来,又恐怕西门庆性子不好,逞了淫妇的脸;待要含忍了他,恐怕他明日不认。(金·23·292)

以上例34)-41)“待”单独做能愿动词,而例42)“待”、“要”共同承担能愿动词的作用。而这种由“待”组合而成的词语由于语义的弱化,在语法上也有向连词发展的倾向,如:

43) 夏延龄道:“欲待搬来,那边房舍无人看守。……”(金·70·1007-1008)

44) 待要不请你见,又说俺院中没礼法。(金·12·146)

45) 待要把他做你小老婆,奴才又见在;待要说是奴才老婆,你见把他逞的(得)恁没张置的,……(金·26·330)

46) 待要说是梅苏丸,里面又有胡儿。(金·67·948)

47) 我待要不来对你说,诚恐你早晚暗遭他毒手。(金·67·952)

48) 待要往你这边来,他又恼。(金·76·1140)

49) 待要说是客人,没好衣服穿;待要说是烧火的妈妈子,又不似,倒没的教我惹气!(金·78·1208)

50) 待要不战,下马投降。(聊·快曲·1130)

从以上例43)-50)来看,“欲待”、“待要”的语法位置与连词是一致的(即用于句首或用于主语之后),“欲待”、“待要”也可以在不影响语义的前提下替换成“要”、“要是”。这说明这些词语是有连词化的倾向的。

“欲待”、“待要”之所以会有连词化的发展,与“要”发展为连词的条件是一致的,即与其语法功能(次动词)、语法位置(用于句首或主语后)密切相关。

而在现代淄川方言中,“待”字结构确实也有发展为连词的(孟庆泰、罗福腾1994:226):

51) 待啥不干,干就干出个样来。 52) 待啥你去,待啥我去,反正不能一堆去。

53) 六哥说:“你待啥是个皇帝,叫人兄弟就折杀了?”

从结构来看,“待啥”与“要么”相当,都是由连词附加代词结构词化而来的。因此,从明清山东方言和现代汉语方言中“打”类词语和“待”类词语的用法来看,表示打算的“打”、“待”都经历了从语义虚化到语法化为连词的过程。

“打X”是北方方言连词,但它与其他表示假设的一组连词(如“要”)语法化过程又很相似,即都来源于表示“打算”的实词或实词结构。而在方言中与此语义相当的词语“待”等也有相同的连词化的现象发生。

李荣 200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罗福腾 1997 《牟平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孟庆泰、罗福腾 1994 《淄川方言志》,语文出版社。

魏红 2009 《明清特殊汉语连词“打哩”探源》,《语言研究》第1期。

殷晓杰 2011 《明清山东方言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实词连词现代汉语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