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规范中不均匀雪荷载分布的分析比较

2014-12-06 04:10邓慧程戴素娟李晓鹏
安徽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背风面均匀分布积雪

邓慧程,戴素娟,李晓鹏

(1.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2.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000)

0 前 言

近些年来,暴风雪灾害引起的建筑破坏案例时有发生。例如,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造成了湖南、湖北等10大省区的大量轻钢屋盖等建筑倒塌。2010年12月,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了强暴风雪袭击,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的一处橄榄球场的圆形屋顶被积雪压塌。这些雪灾事件都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算的经济损失。

暴风雪为建筑结构带来的灾害,原因一是创纪录的降雪量;原因二是风雪交加,造成了雪的不均匀堆积,使灾害程度再度加重。而在设计人员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雪荷载的不均匀分布,或者在设计过程中对雪荷载不均匀分布的情况计算不够完善,从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本文针对雪荷载的不均匀分布情况,对我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与美国的ASCE7-10两种规范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着重以单跨双坡屋面为例进行说明。

1 中美规范中不均匀雪荷载分布的规定

1.1 GB5009-2012关于雪荷载不均匀分布的相关规定

1.1.1 雪荷载标准值

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为

式中:U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按表7.2.1采用;SO为基本雪压,按概率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其值可以从GB5009-2012[1]的附表E.5查到。

1.1.2 不均匀雪荷载分布的考虑

对于屋面坡度小于20°的门式刚架结构,不考虑雪的不均匀分布。单跨双坡屋面仅当20°≤α≤30°时,可采用不均匀分布[1],积雪分布系数迎风面取0.75μr,背风面取1.25μ。单跨双坡屋面的积雪分布系数如图1所示。

1.2 ASCE7-10关于雪荷载不均匀分布的相关规定

当屋面坡度θ≤5°时,平屋顶雪荷载为:

当屋面坡度5°<θ≤70°时,假定雪荷载施加于屋面的水平投影面上,坡屋面雪荷载为

式中:Ce为日照系数;Ct为温度系数;I 为结构重要性系数;Pe为地面雪荷载;Cs为坡度系数。

对于坡度在25°~45°之间的双坡屋面,应按照两种情况考虑不均匀雪荷载:第一种情况,屋面坡度为2.5°~14°时,一坡面上承受0.5Pf的均布雪荷载;第二种情况,屋面坡度为14°~25°时,应考虑单坡承受1.0Pf而另一坡不考虑雪荷载[3,4]。

双坡屋面的坡度为θ>70°或者θ<max(2.38°,70°/W+0.5)时,不考虑不均匀雪荷载。当水平投影距离W≤6.1m,且平行于坡度方向设有梁时,不考虑迎风面的不均匀雪荷载,背风面的不均匀雪荷载为IPg。其它情况下,迎风面的不均匀雪荷载为0.3Ps,背风面距屋脊水平投影距离/3以内的部分,不均匀雪荷载为,其余区域的不均匀雪荷载取为Ps[5],其中堆雪厚度-1.5,雪荷载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2 案例分析比较

条件:某仓库屋盖为粘土瓦、木板、木椽条、圆木檩条、木屋架结构体系,屋面坡度分为两种,α1=26.56°(15°~45°)和α2=12°(2.5°~14°)。屋檐至屋脊水平距离为3m,该地区基本雪压为0.35kN/m2。

参数:地面雪荷载Pg=15psf=0.718kPa;结构重要系数=1.0;暴露系数Ce=1.0;坡度系数Cs=1.0;温度系数Ct=1.0。

分别用两种规范计算雪荷载如下。

2.1 按GB50009-2012计算

2.1.1 α1=26.56°(15°~45°)的情形

①根据《规范》7.2.2条第一款的规定,檩条的积雪荷载应按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考虑。

②因α1=26.56°符合20°≤α≤30°的条件,查GB50009-2012表7.2.1第一项,通过内插得屋面积雪分布系数0.2=0.94

③结合式(1)与图1计算得不均匀雪荷载如下。

迎风面均布荷载:Sk=0.75μrS0=0.75×0.94×0.35=0.25kPa

背风面均布荷载:Sk=1.25μrS0=1.25×0.94×0.35=0.41kPa

图1 GB5009-2012中双坡屋面取值

图2 ASCE7-10中雪荷载分布

2.1.2 α2=12°(2.5°~14°)的情形

①因α2=12°不符合20°≤α≤30°,积雪荷载不考虑不均匀分布。取μr=1.0。

②均匀雪荷载Sk=μrS0=1.0×0.35=0.35kPa

2.2 按ASCE7-10计算(为计算方便,中美单位之间运用了直接转换)

2.2.1 α1=26.56°(15°~45°)的情形

①由式(2)和式(3)可得坡屋顶雪荷载:

均匀雪荷载Ps=CsPf

②不均匀雪荷载:Cs·0.7CeCtIPg0.7×1.0×1.0×1.0×1.0×0.718=0.503kPa

由于α1=26.56°>max(2.38,70°/W+0.5)=7.61°,必须考虑不均匀雪荷载作用。以左风不均匀雪荷载计算为例。W=3m=9.84ft<25ft,取W=25ft。

雪容重:λ=0.426S0+2.2=0.426×0.35+2.2=2.349kN/m3

迎风面均布荷载:0.3Ps=0.3×0.503=0.151kPa

背风面1.648m内附加荷载:

2.2.2 α2=12°(2.5°~14°)的情形

同(1)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

迎风面均布荷载:03Ps=0.151kPa

背风面均布荷载:Ps=0.503kPa

2.3 按照中美两种规范计算和两种情形的结果(见表1)

按中美规范计算不同屋面坡度下的雪荷载结果比较 表1

3 中美不同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

由表1可看出,按照中美两种规范计算得到的雪荷载差异较大。规范GB50009-2012中规定屋面坡度为20°≤α≤30°时考虑雪荷载不均匀分布,而美国规范规定屋面坡度为25°≤α≤45°时考虑雪荷载不均匀分布,且分为2.5°~14°和14°~45°两种情况考虑。可见,我国规范在考虑雪荷载不均匀分布时的坡度范围较美国规范小。

从计算结果看,尤其是背风面不均匀雪荷载,当α 为14°~45°之间时,按GB50009-2012计算的结果较按ASCE7-10计算的结果小;当为2.5°~14°时,按规范GB50009-2012不需考虑雪荷载不均匀分布。而按规范ASCE7-10则考虑了雪荷载不均匀分布,结果显示,我国规范计算出的背风面雪荷载偏小。在计算方法上,我国规范将所有考虑因素集中体现在积雪分布系数μr上;而美国规范综合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相对繁琐,对不同的参数取值进行了规定,如参数I、Ce、Cs和Ct等。

4 结 论

我国的规范GB50009-2012对雪荷载不均匀分布问题的计算较简便快捷,便于设计人员使用,但在背风面雪荷载不均匀分布情况下雪荷载值偏小。而美国的ASCE7-10规范中,尽管方法比较繁琐,但计算结果更为细致全面,且提高了在不均匀雪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度。建议在易发生雪灾的地区以及重要的建筑设计时,参照美国规范考虑雪荷载的计算,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1]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Standard.ASCE/SEI 7-10.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S].2010.

[3]赵征,郭启勇.雪荷载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设计中的作用[J].钢结构,2007(7).

[4]郑治强,郑秀萍.谈工业建筑设计中屋面雪荷载的堆积[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8(8).

[5]梁志远,张航,杨蔚彪,王佳.中美规范雪荷载取值方法的比较[J].钢结构,2010(S1).

猜你喜欢
背风面均匀分布积雪
接触压力非均匀分布下弯曲孔道摩阻损失分析
我们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电磁感应综合应用检测题
非均匀等离子体Ka-Band传输性能中继法优化研究
可逆随机数生成器的设计
积雪
2000~2014年西藏高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
高超声速风洞子母弹大迎角抛壳投放试验
高压输电铁塔塔身背风面风荷载遮挡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