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七

2014-12-12 04:05肖献军
参花(上) 2014年7期
关键词:亲娘侄子清华

◎肖献军

刘七

◎肖献军

在我们村里,人们喜欢用排行来称呼人,如王五、赵六之类的,但刘七的得名却不是这样。

刘七排行第三,在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刘七的父母是冒着拆屋的危险把他生下来的,所以自小就对他宠爱有加,有什么好吃的、喝的总给他留着,还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刘清华。

孩子宠爱太多,往往会变得十分娇气,刘七却不是这样,他从小就十分乖巧,不仅人听话,学习成绩也好得很,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刘七读高三,那时,全家人都对刘七充满着希望,在他们看来,刘七离他的名字——清华只有一步之遥了。

1990年时,刘七参加了第一届高考。或许是对自己期望过高,刘七心里异常紧张,一场考试下来,刘七脸色惨白,他知道这一次自己完了。

结果没有什么悬念,就如同刘七的预测一样,考得一塌糊涂,不仅没有沾上清华的边,就连一个专科学校也没考上。

刘七认命了,在他看来这是天意,要不,平时在全班同学中数一数二的他,怎么会连个专科也考不上呢?

但是,刘七的父母不认命,刘七的班主任不认命,刘七的所有亲人都不认命!

刘七参加了当年班主任主办的暑假复读班。

但刘七真的没有读书的命,在接下来的两年高考中,刘七之名依然在孙山之外。

刘七感觉自己实在丢尽了颜面,事实上他也确实丢尽了颜面!分数公布的那一天,左右邻舍来了不少人,他们说着不同的安慰的话,但刘七知道,真心安慰自己的人屈指可数,大多都是来看笑话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希望他人比自己好的又有几人呢?

刘七心里正想着这些,耳边隐隐传来了细若蚊虫的声音:“刘清华不是排行第三么?这次可成了名副其实的刘三了!”这话引起了围观人群的一阵窃笑。刘七觉得血从脖子往上涌,刹时冲向了头顶,他把拳头握得紧紧的,恨不得一拳砸瘪那个在背后说他坏话的人,可是

能砸吗,他们说的不过是事实罢了。

刘七这次真的不想复读了。他私下里都安排好了今后的生活,要么出去打工,他都和三年前毕业的同学联系好了,只等着他过去;要不在县城做点小本买卖,等以后有成本了,再进一步拓展规模;实在不行,就在自家院子后面搭上几个长棚,喂喂猪也行……

刘七找了个机会和父亲谈了今后的打算。

“不复读?那我们这些年的投入岂不打水漂了?再说,你就这么没骨气,让他们一直叫你刘三下去?”刘七的父亲实在很生气,在他看来,刘七考取大学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了,现在差的只是运气。

刘七无话可辩,父亲说的句句都是大实话,这么多年来,家里苦苦支撑着他读书,不就是指望着他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么?自己却在这关键时候放弃,岂不是太自私了?无奈之下,刘七不得不卷起铺盖再一次走进学校。

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刘七后来又参加了四次高考,他的名字也由刘三一直叫到了刘七!

叫到刘七那年,已到了1996年。

刘七的高考分数是他的同学代他从学校拿过来的。

高考分数线出来的那天,刘七正躺在床上,习惯性地翻看着那早就破旧得厉害的高三英语书,这么多年来,他养成了处事不惊的态度。高考分数?他才不去关心,用他的话说,去关心早已成定局的分数,还不如把时间节约起来准备来年的高考。

“刘七,你还在看书么?恭喜你这次成名人了!”刘七的同学说。

“名人?我不早就成了名人了,学校有哪个不认得我刘七的!”刘七头也不抬,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

“这个名人不是那个名人了,你这次高考考了613分,全校第一名!”

“613分?你哄我的吧?”刘七连眼皮也没抬,依然关注着手上的那本破书,直到他同学把分数条放到他眼前,他才相信了。

没错,确实是613分,分数条上还盖着学校一个大大的公章。

刘七这次是相信了,但他的同学却怎么也不肯相信!

在他看来,刘七应该欣喜若狂,应该把那破书远远地抛在一边,一骨碌从床上弹跳起来,蹦上两三尺,来发泄一下多年来的晦气才对。

但刘七却出奇的平静。

“我知道了,等录取通知书来了才能算数呢!”刘七出奇的冷静,眼睛依然没有离开他的书本。

录取通知书是在分数线出来半个月后快递员亲手送到刘七手中的。

通知书制作十分精美,刘七缓缓把它打开,上面赫然写道:

刘清华同学:

你被我校XX专业录取,请于1996年9月1日凭本通知入学报到。

祝贺你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日月光华中有你闪亮的眼睛,你计划的秋天已褪去童话的色彩,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

校长:XXX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三日

刘七抱着录取通知书,失声痛哭起来!

是该大哭一场了,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受了这么多年的苦,终于熬到了尽头,换上谁能不哭呢?

就在大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时,刘七突然停止了哭声,发出了一声声狂笑!众人一脸惊愕,刘七难道疯了?

刘七爹娘可急坏了,刘七一直好好的,怎么说疯就疯了呢?

邻居中有一个读书较多,见识较广的,对刘七爹说:“刘爹,别急,你家刘七不是真的疯了,你知道范进么,他中举的那一天,比刘七还厉害,又唱又跳的,后来还跑到了池塘里,你猜后来怎么了?”

“怎么了呢?”刘七爹急切地问!

“后来,他的老丈人狠狠地抽了他一记耳光,一下子就把他给抽醒了。”

刘七爹自然领会了邻居的意思,他捋起双袖,把右手举得高高的,狠狠朝刘七脸上抽去,一下、两下、三下……右手累了,又换上左手,最后刘七爹双手打得通红,也没有阻止刘七狂妄的笑声。

笑声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明!

刘七疯了,而且是疯得很厉害的那种。

刘七的姐姐有两个小孩,一个四岁,一个五岁,刘七娘见刘七出事了,便把两个小孩从女儿家接了过来。

刘七很喜欢小孩,平时对姐姐的两个小孩极为喜欢,刘七娘的意思是,让孩子陪陪刘七,或许对他的病情有益,毕竟,农村家庭出一个复旦生不容易,她不希望自家孩子真的成为一个疯子。

两个侄子的到来确实缓解了刘七的情绪,刘七发疯的第三天上午,他终于安定了下来,他时不时抱起两个侄子,甚至还能逗侄子们笑了,看到刘七情绪渐渐平稳,刘七的爹娘也松了一口气。

七月毕竟是农忙的季节,刘七爹娘勤快,种的地多,他俩见刘七情绪稳定了,便思量着下地做事,留下了两个孩子在家中伴着刘七。

其实,也不能怪刘七爹娘大意,因为刘七自小就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平时对俩侄子也是极其爱护,每次从学校回家,总忘不了给俩小侄子买吃的,但灾祸往往出于信任。

刘七娘其实也不放心,一上午时间,她回来看了不下四次,刘七一直都很正常,到了十点左右,刘七爹有

点不耐烦了,对刘七娘说,你再这样回去,活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啊!

刘七娘于是就没再回去了,那段时间家里发生了什么,我们无法知晓了。或许是两个侄子惹恼了他,或许是他在和侄子们玩跳沙坑的游戏,总之,刘七娘收工回家时,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两个小孩被埋在了后院的一个大坑中,只剩下两个圆圆的小脑袋歪歪地耷拉在一边。

而刘七正在一旁呆呆地傻笑着,在他身边,放着一把沾满了新鲜泥土气息的铲子。

当晚,刘七娘趁着他人没注意,用一件旧衣服自挂在厕所的窗户上,去时,连一句叮嘱的话也没有。

第二天,刘七被抓进了派出所,据说是刘七爹报的警,三个月后,刘七又被放了回来,因为经检测,刘七确实患有严重的神经性疾病,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

后来,刘七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经过近两年的治疗,才基本上恢复正常。

去年暑假,我回了老家一趟,见到了我年少时的朋友,向他问起了刘七。

“他么?他至今还是喜欢读高中阶段的那些书,特别是喜欢读英语书,我们村里参加高考的学生,有的还亲自到他家里请教他呢,只是……”朋友说话有点吞吞吐吐。

“只是什么?”我问道。

“晚上……你就知道了!”朋友回答道。

午夜时分,就在我迷迷糊糊将要入睡时,寂寞的天空中传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歌唱声: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

三两岁呀,没了娘呀,

……

亲娘想我谁知道呀

我思亲娘在梦中呀

亲娘呀亲娘呀

……

(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责任编辑 姜鹤)

猜你喜欢
亲娘侄子清华
我的亲娘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我的亲娘(外一首)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清华,北大,我来啦
怎么不早点儿问
门口
“党员爱心妈妈”似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