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伟大的盖茨比》中的修辞艺术特色

2014-12-12 04:05◎张
参花(上) 2014年7期
关键词:黛西菲茨杰拉德灰烬

◎张 荣

浅析《伟大的盖茨比》中的修辞艺术特色

◎张 荣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被誉为美国20世纪文学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部。在这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德从全新的视角出发,采用独特的叙述技巧,并运用大量的艺术手法来入木三分地刻画人物并揭示“美国梦幻灭”这一主题。他的作品风格给人印象深刻,书中的细节描写常引起读者共鸣,动人心弦。结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题,本文将从小说的修辞艺术手法(象征手法、对比技巧)两方面进行浅析。

盖茨比 对比技巧 象征手法

一、菲茨杰拉德及其代表作《伟大的盖茨比》

美国杰出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因为其小说《伟大的盖茨比》而奠定了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作品通常以他所生活的美国20世纪为背景,描述一代人对逝去的美国梦的追寻与梦想的破灭。换句话说,就是“源于他对自己悲剧人生的独特体验,以及对他所处时代的思考和理解”。《伟大的盖茨比》就描写的是所谓的“爵士乐时代”期间美国青年盖茨比追求理想及理想最终幻灭的过程。盖茨比在一战中结识了一位法官的女儿——漂亮迷人的黛西,但由于只是一个普通的不名一文的少尉军官,黛西选择嫁给家世显赫的纨绔子弟汤姆。盖茨比痛苦万分,坚信是贫穷让自己与爱情擦肩而过,所以他利用贩卖私酒、贿赂政府官员等不正当手段妄图挽回“真爱”。后来重遇黛西,黛西被盖茨比的挥金如土所打动,后因与丈夫争吵,精神恍惚下驾驶盖茨比的车撞死了丈夫的情妇莱特尔·威尔逊。盖茨比主动替黛西顶罪,因此威尔逊开枪打死了盖茨比尔后自杀。文章末尾,盖茨比葬礼上来吊唁的人寥寥无几,而黛西却与汤姆正在去欧洲的路上,两人还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时光。他们的冷漠与无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尼克所说:“他们砸碎了东西,毁灭了别人,然后就退缩到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们留在一起的东西之中,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盖茨比的最终死亡标志着他“美国梦”的彻底破碎。结合该小说文本和其“美国梦”破碎这一主题,本文着重讨论小说《伟大的盖茨比》中所采用的对比技巧的修辞艺术手法。

二、《伟大的盖茨比》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1. 象征手法——宴会、灰烬山谷

二十世纪的美国被称为“爵士乐时代”,一个人们纸醉金迷、纵酒享乐、行为轻浮草率的年代,在小说《伟大的盖茨比》中,作者通过运用象征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人们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精神颓废的社会面貌,无情地抨击了‘美国梦’的虚幻及其对人们灵魂的腐蚀”。

小说中的宴会场面豪华奢侈,整夜整夜的歌舞笙箫。“在他蔚蓝的花园里,男男女女像飞蛾一般在笑语、香槟和繁星中间来来往往”。在周末的时候,他的劳斯莱斯成为宾客们的公共汽车,从早上九点一直持续到午夜,载着宾客穿梭于住所与城市之间。然而,周一的时候,八个佣人和一个园丁需要辛苦一整天来清理前夜狂欢之后留下的狼藉。但在这奢靡无度的繁华世相下,“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想破灭、精神衰败和道德沦丧,掩盖不

了‘美国梦’的虚无缥缈”。

另外一个象征意象就是“灰烬山谷”(Valley of ashes),它指的是豪华的宅第和奢侈的生活方式,象征现代西方的精神世界。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是这样描写“灰烬山谷”的——“西卵和纽约之间大约一半路程的地方,汽车路匆匆忙忙跟铁路回合,它在铁路旁边跑上四分之一英里,为的是要躲开一片荒凉的地方。这是一个灰烬的山谷——一个离奇古怪的农场,在这里灰烬像麦子一样生长,长成小山小丘和奇形怪状的园子;在这里灰烬堆成房屋、烟囱和炊烟的形状,最后,经过超绝的努力,堆成一个个灰蒙蒙的人,隐隐约约地在走动,而且已经在尘土飞扬的空气中粉碎了…… (第22页)。在这个喧嚣的、充满物欲的世界,梦想已被财富毁灭。当时的美国人有一种这样的信念:只要他们有钱,他们可以操纵时间,保持永远年轻,购买消费的物质手段使他们幸福。小说中汤姆斥资350,000美元为妻子黛西买了一串项链,只为博取美人芳心。但却又在外面拈花惹草,为自己找了一个情人。这些只能说明汤姆所代表的上层社会精神空虚,以炫耀财富和纵欲享乐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对于盖茨比和黛西来说,他俩的爱情观似乎都有问题。前者认为是自己年轻时的贫穷导致黛西的离弃,因此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并认为只要有钱,“爱情鸟”就会飞回来找他。并且他之所以迷恋黛西也无外乎她的美貌。而黛西呢,她的“金钱至上观”毫不动摇,爱情也是为财富服务的。他们是两个实实在在的“灰烬山谷”式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

2. 对比技巧——宴会与葬礼、东部与西部

小说《伟大的盖茨比》向我们充分展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生活,表面的繁荣和潜在的悲凉,美国梦的幻灭和价值观的缺失,而这些离不开作者的匠心独运和对比技巧的妙用。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对比场景有两个,分别是宴会与葬礼、东部与西部。

为了吸引黛西,盖茨比每个周末都会举办盛大、豪华、奢侈、灯火辉煌的宴会,成千上万的人,不管与盖茨比认识与否,都会赶来免费狂饮。“每星期五,五箱橙子和柠檬从纽约一家水果行送到;每星期一,这些橙子和柠檬变成一座半拉半拉的果皮堆成的小金字塔从他的后门运出去”(第38页)。自助餐桌上琳琅满目:沙拉、乳猪、火鸡、各种杜松子酒、烈性酒、甘露酒……然而,与人山人海的宴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盖茨比冷冷清清的葬礼,前来吊唁的人寥寥无几:尼克、牧师、盖茨比的父亲以及几个家佣。平日假装与盖茨比很熟的人一个都没有来,而黛西,盖茨比是为保护她而死的,她却和丈夫远赴欧洲旅游去了。盖茨比悲剧的原因之一是他未认清20世纪美国的现实,这是一个物质发达而精神丧失的美国。一方面,形形色色的人们接近盖茨比,是因为他的财富,他们只是单纯地为了享受免费的、极尽奢侈的宴会。而另一方面,当盖茨比身陷困境,周围的人则会避之不及,就连他的葬礼也懒得参加,这一切足以说明人们态度淡漠、精神丧失。在这样的场景对比下,我们看到了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动的社会画面,在表面浮华掩盖下的内在悲哀。繁华却毫无意义的宴会的描写更加突出了他的悲惨命运,使得热闹的宴会、悲惨的葬礼和破碎的梦想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小说中,出现了两个地理名称,分别是“东卵”(East Egg)和“西卵”(West Egg)。从地貌上看,这两个从长岛延伸出来的形似鸡蛋的海角极为相似。但事实上,这两个地理对比表现了不同价值的冲突。东卵和西卵就是美国东西部的两个缩影。我们从小说中可以看到,住在东部的人往往比较富有,却世故圆滑、道德堕落,而西部人们却要为生计发愁,但他们却有高尚美德并能和谐融洽,因此我们可以说,西卵是这两个“奇大无比的鸡蛋般的半岛”中“比较不那么时髦的一个”(第6页),而“东部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第171页)。盖茨比,一个典型的西部人,他对黛西的追求是热烈、浪漫、虔诚、坚定不移的。为了黛西他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而黛西只不过是个肤浅、势利、随波逐流的女子。她没有理想、没有情操、百无聊赖,以享乐为人生最高目标,代表的是美国东部的价值观。而盖茨比和黛西之间的关系发展,以及到最后盖茨比的死亡和黛西的远走他乡,这些都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美国东西部价值观的冲突。他们有着强烈的金钱欲和炫耀欲,希望借此赢得他人的崇拜和尊敬。不幸的是,他们最终失去了一切。尼克认为西部环境形成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他在东部的经历导致他的重回西部。而“尼克的回归无疑给人们带来一线希望,这体现了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未来的思考,希望能找回可能存在的某种道德的准则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永远向道德立正’”(何世杰, 2003)。

结语

菲茨杰拉德细腻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写作技巧在《伟大的盖茨比》中得到完美的呈现。象征手法以及对比技巧的娴熟运用都赋予小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爵士乐时代”的美国社会境况和“美国梦”破灭这一主题。

[1]陈爱华. 2010. 论菲茨杰拉德的悲剧意识[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 (3): 45.

[2]何世杰. 200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二元主角”剖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3]巫宁坤. 1999.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 译林出版社.(以下引文只表明页码)

[4]张冬梅. 2008. “美国梦”的追寻与幻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象征艺术手法浅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7-99.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黛西菲茨杰拉德灰烬
灰烬
认真
《四季随笔》(节选)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灰烬
Ring Around the Roses
空位
魔鬼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