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揭示现状调查与实施策略研究

2014-12-25 02:15
图书馆 2014年2期
关键词:知识库检索期刊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4)

1 前言

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和传播系统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期刊价格大幅度提高,而图书馆的订阅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期刊危机”。为应对这一危机,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和政府机构发起了开放存取 (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推动学术信息和科研成果通过网络自由传播和免费获取。

笔者以“211”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揭示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从高校类型和所在区域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的搜集、集成和揭示、宣传和推广、馆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对今后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存取资源揭示工作有所帮助。

2 “211”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揭示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111所“211”高校图书馆主页揭示开放存取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开放存取资源范围指通过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出现的,可以免费获取全文的学术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开放存取期刊、学科知识库、机构知识库、教学资源网站等。

2.1 开放存取资源揭示的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11所“211”高校中,有98所即88.29%的高校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了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揭示。为了了解学校类型是否与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揭示工作存在相关关系,根据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1〕,将“211”高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种类型统计,统计结果显示,36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都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了揭示(占100%);而随着学校层次的降低,揭示开放存取资源的图书馆的比例在不断下降,60所研究教学型大学图书馆有52所有揭示(占86.67%);而13所教学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有9所(占69.23%)有揭示。表明,学校的层次、能力与开放存取资源揭示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方面,高层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迫切需要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高层次学校图书馆在经费支持、硬件设施、馆员队伍上也拥有一定优势,有实力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集成和揭示。

2.2 开放存取资源揭示的方式分析

数据库列表链接、资源导航链接、OA期刊集成检索平台和OPAC整合是国内高校图书馆揭示开放存取资源最常使用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链接模式揭示是采用最多的揭示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开放存取资源的标识不明确,大部分图书馆仅将开放存取资源简单分类或不加分类地罗列在数据库列表中,并未标注“OA”、“开放存取”或“免费”等标识,主页上也未对开放存取资源作任何介绍。其次是分类不明确,未设置开放存取资源导航专栏,只有23所图书馆设置了“OA”、“开放获取”、“开放存取”栏目,而其他的图书馆直接将开放存取资源链接不加区分地归到“网络免费资源”、“免费数据库”或“推荐学术站点”资源导航栏目下。将开放存取资源与免费网络资源混排在一起,会影响作者对资源的判断,使用户忽视这些免费获取的资源,从而影响资源利用效率。

表1 开放存取资源揭示的方式

目前,开放存取资源在国内的利用效率总体上未达到预期,集成与揭示力度不足是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在111所“211”高校中,只有 31所即不到 1/3开发建设了OA期刊集成检索平台,而且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的集中性(见图1)。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北京9所,上海5所,江苏和湖北各3所,广东和四川各2所,其余如天津、黑龙江、浙江、湖南、陕西、广西、贵州各1所。且同一地区中存在着交流与合作。采用OPAC整合模式将开放存取资源与馆藏资源完美结合的只有12所,占12.24%,其中2/3是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同时采用1、2、3种揭示方式的有17所,占17.35%,其中以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为主。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等7所高校的图书馆同时采用前4种方式集成和揭示开放存取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图书馆揭示开放存取资源总体上还处于初级的整合阶段,集成和揭示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只有少数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图书馆有能力采用OA期刊集成检索平台和OPAC整合等模式深层次揭示开放存取资源。

2.3 开放存取资源揭示的数量与内容分析

我国“211”高校图书馆揭示的开放存取资源总体上数量较少,而且馆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将近一半的图书馆(46所)仅揭示了1-5个开放存取资源,但也有将近1/4的图书馆揭示了20个以上的开放存取资源站点,揭示资源较多(50个以上)的是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和西北大学。

国内高校图书馆揭示的开放存取资源主要以开放存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开放存取资源集成服务平台为主,缺少对学科知识库、机构知识库和教学资源网站的揭示,而且存在重外文、轻中文的情况。高校图书馆揭示频率最高的10种开放存取资源(见图1),有7种是开放存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集成服务平台,2种预印本系统和1种OA搜索引擎,其中80%的是国外知名的收录大量学术资源的开放存取资源数据库和集成服务平台,排名第一的DOAJ,共计有56所“211”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揭示。出现这种情况与国内开放存取资源数量少有很大的关系,据统计,OA期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占OA期刊总数的71.05%;〔3〕72%的OA知识库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另有11%的OA知识库使用西班牙语。〔4〕国内开放存取资源被揭示最多的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OA资源一站式检索平台Socolar,大部分图书馆都揭示了这两种资源,其他如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香港科技大学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以及2013年7月发布的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Beta版等都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揭示开放存取资源时关注的重点。

3 高校图书馆揭示开放存取资源的实施策略

3.1 全面搜集开放存取资源,建立特色化虚拟馆藏

揭示开放存取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是资源的搜集。图书馆应根据馆藏目标和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确定资源搜集范围;图书馆员要熟悉开放存取资源及其获取策略,从众多资源中甄选高质量且适用于本校的资源形成本馆特色虚拟馆藏。对大部分图书馆来说,自己去搜集开放存取资源并形成自身的开放存取目录是不现实的,世界著名的开放存取的期刊目录、仓储目录、资源服务平台等基本反映了当今开放存取资源现状,而OA搜索引擎能使用户方便快捷全面了解所需的开放存取文献,因此,此类资源应作为搜集的重点。①本次调查统计结果中揭示次数最多的DOAJ、Socolar、High-Wire Pres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资源,以及Open J-Gate、JSTAGE、SciELO、Open Science Directory等重要期刊资源是图书馆关注的重点。②OA仓储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3年9月,世界两大著名OA仓储目录OpenDOAR收录的仓储数量超过2400 个〔5〕,ROAR 收录的仓储数量超过 3500 个〔6〕。列出这两个OA仓储目录,用户所能链接的资源已是非常可观,各高校图书馆可将其中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关的主要资源按学科分类收集起来形成自身的仓储资源列表。③目前主要的 OA 搜索引擎有 OAISter、Scirus、Google Scholar、OA Library等,且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应尽可能全面搜集。④用户作为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者,最了解自己的需要,而且个人也积累了一些开放存取资源,因此图书馆可通过在主页设置“推荐开放存取资源”的链接,让用户参与共建开放存取资源。

3.2 集成和揭示开放存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2.1 浅层次揭示模式

链接模式是初级的整合模式,往往只提供一个资源的链接,不带任何检索功能,包括数据库列表链接和资源导航链接两种方式。对于开放存取资源,用户了解较少,而如果不了解,就谈不上利用。因此,资源类目设置直接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促进开放存取资源的有效利用,图书馆在数据库列表链接开放存取资源时,应明确标识“开放存取”、“OA资源”或“免费”。在进行网络导航时,应按资源类型将所有开放存取资源主要分为OA期刊、OA仓储、OA搜索引擎三类设立专栏,或根据学科分类将开放存取资源进行组织,避免无序的堆砌,并对每个资源进行适当的文字介绍。对揭示的开放存取资源主要信息进行较详细的介绍,有利于用户更好地了解开放存取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2.2 深层次揭示模式

将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自检数据库和开放存取资源进行统一集成,构建“一站式”检索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入口的检索服务系统,是深层次揭示开放存取资源的模式。深层次揭示模式可提高用户资源获取和利用的效率。图书馆应该根据资源的种类和自身的技术实力选择合适的揭示模式。具体可考虑:①开放存取资源与OPAC整合。OPAC系统是图书馆用户最常使用的检索系统,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MARC编目,让用户通过检索平台全面获取馆藏的纸本、数据库和开放存取资源的目录,可实现不同类型资源的互补,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②开放存取资源的跨库整合。通过OAI、DOI、Open URL等互操作协议将存储在异构数据库中的各类型开放存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标记,建立逻辑统一的元数据库,并通过元数据级别的互操作技术,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实现开放存取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③开放存取资源和商业数据库的跨库整合。这种整合是基于用户视角,用户不再关心检索的是开放存取资源还是商业数据库资源。由于商业数据库底层数据的不透明性,实现这种整合往往需要更高的信息技术支持,国内技术实力雄厚的高校图书馆往往采用本馆开发或者购买数字资源管理软件来实现这种整合。〔7〕

目前开放存取资源的整合还处于信息整合阶段。随着语义互联网和本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放存取资源的整合将向知识整合迈进。图书馆可在异构资源系统中对搜集的开放存取资源通过无用词过滤、分词处理、特征词提取、语义标注等步骤进行知识提取,并对相应的知识元进行存储,实现知识的检索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统一检索平台。〔8〕

3.3 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开放存取资源认知度

开放存取资源是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一种有效补充,但是国内许多读者还不太了解。据2012年的调查显示,目前只有28.5%的被调查者使用过开放存取资源,64%的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的认知还处于“听说过”或“不了解”的阶段。〔9〕因此,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开放存取资源的认知度。①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海报,印制OA运动介绍、开放存取资源学科特点及获取策略、开放存取期刊投稿指南等资料来宣传开放存取资源。通过新生入馆教育讲座、信息素质教育课、“开放存取资源利用”专题讲座推荐开放存取资源。OA出版可以提高作者论文影响力,图书馆也可邀请OA出版商来宣传开放存取期刊,使更多用户成为开放存取资源的出版者。②利用现代网络媒介进行宣传。在主页上开设“开放存取资源”专栏、数据库列表链接明确标注“OA”或“免费”字样、建设开放存取资源检索系统,使读者在浏览图书馆主页信息和检索馆藏资源时更容易获取开放存取资源。还应发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营销功能,向用户宣传和推送开放存取资源。③发挥全体馆员的宣传作用。图书馆员对开放存取资源的陌生也是造成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利用较少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馆员的教育和培训,以有效地宣传、指导、帮助读者利用开放存取资源。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图书馆可利用学科馆员与具体院系读者直接见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开放存取资源的宣传推荐。

3.4 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共享开放存取资源

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无法做到集成和揭示所有用户所需的开放存取资源,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共享参与机构的技术力量和设施,避免开放存取资源建设中的人、财、物等的重复投入,提高资源集成和揭示的效率。如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凭借各自的开放存取项目、机构知识库以及数字存储方法建设开放存取联合项目;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SPARC)成立了开放存取工作组,并建立开放存取项目网站以方便图书馆员、管理人员与其他人员及时共享各大学OA有关项目的信息;〔10〕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服务网格收集并存储了中科院下属89个研究院所的开放存取知识库资源,并对其进行聚合、集成和传播利用。〔11〕。

经费充足的高校图书馆有实力和能力建设本馆的开放存取资源检索平台,而对于有些高校来说,他们自购数据库较少,对开放存取资源利用十分渴望,但又面临着资金不足和人才匮乏的窘境。因此,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借助各级图书馆联盟成立相关组织和协调机构,以统一、规范和协调各馆开放存取资源的集成和揭示工作,通过协调搜集、联合编目、统一整合等方式,将各图书馆的开放获取资源集中集成和揭示后提供各成员馆使用,以真正实现开放存取资源的共建共享。

1.人民网教育频道.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前350名出炉.〔2013-08-10〕.http://edu.people.com.cn/n/2013/0409/c1053-21072 330.html

2.徐丽芳,刘锦宏.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学术资源集成与揭示现状分析.出版科学,2011(3):76-80

3.胡德华等.开放存取期刊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47

4.张惠.开放存取:理论 建构 服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9

5.http://www.opendoar.org

6.http://roar.eprints.org

7.张玉祥.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整合模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32-33

8.卢晓何,张立新.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平台构建研究.情报科学,2011(2):253-257

9.翟金金,魏小梅.中国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认知与态度的调查分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5):109-110

10.黄如花.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提升馆藏质量.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26-32

11.http://www.irgrid.ac.cn

猜你喜欢
知识库检索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
位置与方向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