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的运动场面设置—以双手前掷实心球为例

2015-01-04 02:39邱谦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实验中学3255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心球主体动作

邱谦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实验中学,325500)

基于学生主体的运动场面设置—以双手前掷实心球为例

邱谦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实验中学,325500)

一、实心球的技术原理分析

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做法和要求: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面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至头上方,身体稍后仰,原地用力蹬地、收腹、挥臂,将球向前上方掷出。背弓充分、蹬地、摆体、甩臂、扣腕、拨指用力顺序完整,出手有力,控制好球的方向,各关节协调用力,将球掷远。[1]通过以上对实心球动作技术层面的描述,能清楚地了解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概念和关键技术,但从主体感知和体验层面来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技术动作需要练习者对自己身体发力部位和发力顺序的感知、对球的出手角度和速度的感知以及球在空中运行的轨迹和落点的感知等。从时空特征来分析的话,这一技术动作在时间层面上涉及到预摆的速度、出手的时机和速度,在空间层面上涉及到出手的角度、身体重心的转移、手臂运行的轨迹、球在空中飞行的弧度等。

在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先示范、讲解动作轨迹和发力顺序,接着带领学生做徒手动作,然后在练习过程中给予语言提示,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式虽然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若是学生对这一项目没有体验,就很难有基本的感知,因而也不会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从学生的认知层面来看,这样的练习方式会让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学生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能根据教师的提示和要求去改变自己的动作。而具体教学情境下的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关系是“我—你”关系,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主体“经验”存在的,是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对话式”存在,具有平等地位。[2]在上面的教学活动中,只是教师这一主体将感知到的经验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这种对话式的平等关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主观体验,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感受,还要注意到学生对内容的认知。

二、实心球教学的运动场面构思

教学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而教学内容又是以教材为载体来体现的。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其教材在操作层面都表现为可感知的对象性存在或者说是客体性存在[3]。因此,可以结合实心球这一项目的特点,从时间、空间、任务、器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体育(运动)教材所包含的技术动作、运动条件、运动课题三要素,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运动场面,采取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将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转化为学生可以感知到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练习的任务,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技术动作。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有目的地改变其中的一些要素,随时对运动场面做出调整,以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设置见下表。

三、实心球教学运动场面设置分析

体验是个体知识构建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若是在体验的基础上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活动,不仅让学生对这一项目形成了充分地体验和认知,也能彰显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在熟悉球性的环节中可以在体验的基础上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进行,以此来激发学生练习的动机和兴趣。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技术动作,诸如让学生用正确的持球方式进行实心球接力的游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调整任务难度,通过时间、空间、器材、人的变化来改变练习的形式,呈现不同的运动场面。另外在队形组织上也可结合技术特点进行改变,如,实心球投掷动作一般采取两脚前后站立的姿势,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两脚靠得太近、重心靠前或是背弓不够充分,那么在安排头上传递实心球接力的游戏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调整每名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话前面的同学为了将球传到后面的同学手中,就会有意识地将脚后伸、重心后移、身体后仰、手臂伸直,相对于直接教授技术动作而言,这种方式能够在没有过分强调动作技术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正确动作。

表1 正面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运动场面设置

球出手角度和速度的控制、方向的把握,实质上就是对球的控制能力,而高度、远度、弧度、准确度都是对球的控制能力的体现。采取滚直线球和打保龄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直臂出球和手指拨球的感觉,明白球出手和球的运动路线的关系;通过不同方向和方法的抛球和投准练习,学生能观察和体验到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为了让学生感知最佳的出手角度,可以在前上方设置不同高度的标志线,让学生去体验相同的动作和同样的力度投过不同高度标志线时,球的飞行轨迹和球的落点,这样学生就能探寻到最合适的出手角度;通过两脚分别踩在垫子上进行投掷的练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脚蹬地和重心变化的感觉,不同姿势的投掷和背向投掷能让学生体会到腹部发力的感觉。在这一系列的练习中,教师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语言提示和解释说明,学生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到底在做什么和做得怎么样了。

四、教学启示和反思

1.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方式而言,体验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更加强调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和对技术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

2.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技术特性进行分析,从时间、空间、人、器材、任务这些要素出发,结合体育(运动)教材构成的三因素来设置运动场面,可以技术动作的特点为切入点来安排和组织教学,将每一个技术环节在练习中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的不同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动作,最后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修内容教师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11-76.

[2]孙喜和,邱谦.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关系的理论构建—基于马丁・布伯和米德理论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2.07.100-103.

[3]贾齐,李国红,张广德.“体育(运动)教材”概念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11.93-95.

猜你喜欢
实心球主体动作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动作描写要具体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