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古今字教学浅析

2015-01-08 00:23蒋欢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引申义本义

摘要: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了解古今字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1.为本义造字。2.今字分担古字的引申义,为引申义造字。3.今字表示古字的假借义,为假借字造字。

关键词:古今字;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义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早在汉代,经学家郑众就已经意识到古今字的存在现象,如《周礼·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立,右社稷,左宗庙。”郑司农(即郑众,因其曾官大司农)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筒子,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但是“古今字”这个概念是东汉末年的郑众提出的,《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人。”郑玄注:“《觐礼》曰:‘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但是直至清代之前,人们对于古今字尚缺乏明确的认识,并无专门的研究,清代时,古今字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提出:“盖古今字,必以此释彼而其义始明”;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提出分别文,累曾字的观点;另外徐灏认为“古今字有两例,一为造字相承,增偏旁,一为古今本也”,认为古今字是一种造字关系。但是对于古今字研究成就最大的是段玉裁,他在《说文解字注》“谊”下注时说到:“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

(一).古今字的特点

1.古今字是一种历时关系。

段玉裁给“今”字下注:“今者对古之称,古不一其时,今亦不一其时也。云是时者,如言目前,则目前为今,目前以上皆古。如言赵宋,则赵宋为今,赵宋以上皆为古;如言魏晋,则魏晋为今,魏晋以上为古。班固作古今人表,汉人不与焉,而谓之古今人者,谓近乎汉者为今人,远乎汉者为古人也,作古今人表者所以辅汉书之所无,存汉以前之厓略也。亦谓三皇至汉以前迭为古今人也。古今人用字不同,谓之古今字。”另外,他给“谊”下注:“郑司农云:‘義读为儀。古者书儀但为義。今时所谓義为谊,按此则谊義为古今字,周时做谊,汉时作義,皆今时之仁義字也。其威儀字则周时作義,汉时作儀。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谓之古今字。”

可见,古今字是一种历时的关系,是古今人表达同一个词的意义时,所使用的不同的字,而不是字形的演变导致的结果。

2.古今字是一种相对关系。

古和今不是两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相对概念,因此古今字也是一种相对的关系。

如:線—线—線。段玉裁给“線”下注:“许时古‘線今‘线,晋时则为古‘线今‘線,盖文字古今转移无定如此。”这正如段玉裁给“今”作注时所说的:古今无定时。表明古今字是一种相对的关系。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1.为本义造字

①.古字借为他用,为本义造字。如:但—袒:《说文解字》:“但,裼也。”段玉裁注:“今人‘但谓为语辞,而尟知其本义,因以‘袒为其本义之字。而古今字之不同类如此”。“但”在古汉语中借用为副词,后来为它的本义早了“袒”字。又如:匪—篚:《说文解字》:“匪,器似竹?。”段玉裁注:“匪篚古今字。有借匪为斐者,…有借为分者,…有借為非者。”

匪被借用为了“斐、分”等,后来为本义造了“篚”字。

②.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为本义造字。如:介—畍(界):《说文解字》:“介,画也。……介、畍古今字。”但是《说文解字》对于“界”的定义是:“界,竟也。竟俗作境。”, 由此“介”的本义就是“疆界、界限”,是“界”的本字。如《诗经·周颂·思文》:“无比疆尔介。”又引申为“间隔、分开”的意思,如《庄子·庚桑楚》:“介尔离山。”继而引申为“夹在中间”,如《左传·襄公九年》:“介居二大国之间。”古书中“介”大多情况下市用作引申义的,而用本义的地方较少,所以就为其本义造了一个今字—“畍(界)”。

2.今字分担古字的引申义,为引申义造字。如:昏—婚:《说文解字》:“昏,日冥也。”段注:“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所以“昏”字引申出了结婚的意思。后来为“结婚”这个引申义造了“婚”字。又如:扣—叩:《说文解字》:“[言口],扣也。”段注:“扣、叩古今字。”但是在《说文》中对于“扣”的解释是“牵马也。”后来引申出“敲击”的意思,例如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有“扣弦而歌之。”同时,还有“问”的意思,如刘斧《青锁高议·谭意哥传》:“事由君子,安敢深扣?”后来就为“扣”的这个引申义造了“叩”字。

3.今字表示古字的假借义,为假借字造字。如:栗—慄:《说文解字》:“栗,栗木也。”段注:“三字句,旧删栗字,非也,假借为战栗。”后来古字还是表示本义,就为它的引申义“战栗”造了“慄”字。又如:虺—螝《说文》:“螝,蛹也。”段注:“……颜氏家训日:‘庄子螝二首。螝即古虺字。

(三).结语

一般说来,古字的意义范围比今字更广,并且今字主要是形声字。掌握古今字的这些特点,对于促进课堂教学必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3].裘熙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孙启荣.也谈段玉裁的古今字观.[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8月,卷27第3期

[5].黄园.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有关古今字论述的考察.[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4月,卷7第2期

[6].何占涛.段玉裁《说文解字》中的古今字浅析.[J].现代语文(语文研究),2008(1)

作者:蒋欢,(1986—),女,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语文助理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引申义本义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浅析“欢迎”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浅议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淑女班”军训有违大学军训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