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

2015-01-08 01:02何思源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系信息化目标

何思源

摘要: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越来越多高校相继开办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文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技术学专业;目标;体系

前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推动了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设本专业。因此,加强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信息进程中,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高校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并纷纷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然而,由于对学科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大部分高校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盲目性,人们片面的认为教学技术学专业仅是教育与技术结合,且各个高校对教育技术各持己见,在重视程度、专业导向以及目标等学科管理体制方面不尽相同。例如:传播学院更加强调影视传播,物理学院则重视硬件原理类课程。因此,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跨度大特征,各高校难以对专业进行科学、系统规划,增加了学科建设难度。

(二)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国家与国家及地区之间在文化、教育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专业教学,促使专业课程出现泛化,很多高校将教育技术的含义作为专业培养目标,其含义主要是教育系统的设计、开发等五大方面,且涉及教育、网络等领域,致使专业课程复杂、庞大,包括教育心理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最终造成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混乱。

(三)专业课程内容落后

数字、信息等技术迅速发展,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学科内容,例如:数字动画创作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等,为了确保专业课程先进性、前沿性,需要将这些知识加入其中,才能够与时俱进,然而,一部分高校开设课程较早,在师资、教学硬件等方面难以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专业课程内容相对落后,导致课程与教育技术实践脱节。

(四)缺乏独特性

一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且缺少明确的办学理念,盲目照抄照搬其他院校课程体系、没有综合考虑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地域特色,只是为了办学而办学。另外,一些专科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本质区别,由于课程教学所面对的课程对象不同,这使得专科院校的课程教学难度增加,这种忽视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的做法,会使得专科院校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信息化進程中,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有效措施

(一)明确学科定位,制定科学目标

学科定位作为专业教学基础,与学科研究领域、范畴以及对象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因此,高校管理者要明确学科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定位,明确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并深入对学科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学科逻辑起点,明确学科教学对象,为制定合理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健康、稳定发展[1]。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认知

教育技术学专业起步和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对其认知和接受度并不高,与国家大力支持初衷相违背。因此,为了能够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首先,在教育领域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学科影响力,促使教师与学生了解和认识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作用等;其次,重视在社会中的宣传,促使企业等用人单位能够明确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与社会的接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强化社会认知,推动教育技术学专业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师资素质,构建教学队伍

师资力量作为高校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主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非科班出身,专业知识等方面相对薄弱,难以达到教育技术教学目标。因此,高校管理者要明确认识到提高师资综合素质,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学队伍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内部人员进修、继续教育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引进专业人才,通过专业人才带动专业发展。将对内培训与对外引进有机结合,构建一直高素质教学队伍,为实现专业化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开设一些具有开放、综合性的实验,突破传统演示型以及验证型实验,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提升专业技能,促使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契合。

(五)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学科联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涉及内容复杂、庞大,教学体系构建难度大,且学科知识缺乏联系,学生无法有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因此,高校应结合专业学科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科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性,另外,高校还需要掌握学科前沿以及市场需求,确保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2]。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其专业建设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关注,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应明确学科定位,采取有效措施,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学科课程设置,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琼珍.信息技术环境下高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03):259-261.

[2]张有录,陈进.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158-159.

猜你喜欢
体系信息化目标
月“睹”教育信息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我们的目标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信息化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