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消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探索

2015-01-09 13:11
水上消防 2015年6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消防教材

■ 李 煌

随着构筑“防火墙”工程的深入开展以及公安部“清剿火患”行动的开展,消防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消防培训作为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了“防火墙”工程的深入开展。本文从消防管理工作者的角度对高校消防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反思,尤其是对高校在消防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高校消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0 引 言

消防培训是构筑整个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基础。特别是公安部开展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以及2011年开展“清剿火患”行动以来,为切实加强消防“四个能力”的建设,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培训工作。随着消防宣传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高校从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到师生员工对消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防火灭火及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提高,对促进高校的消防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高校,消防培训工作开展得好坏,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的形成和技能的掌握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结合自己从事高校消防工作几年来的经历,就高校消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如何将消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进行了探索。

1 消防培训存在的难点

1.1 消防培训专业人员缺乏,培训效果差

消防培训是一项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众多高校中,基本没有开设有关消防安全的课程,因此消防专业授课人员也就更为缺乏。很多高校在开展消防培训时,大多时候都是邀请当地公安消防警官到校进行培训,或者学校保卫部门主管消防工作的老师、兼职消防管理员进行简单讲解,时间仓促,效果不能保证。公安消防警官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实际的灭火救援经验,但多数警官因缺乏培训讲课、教学授课的经验,往往一肚子的东西,讲不出来;学校保卫部门老师对学校消防工作情况了解,尽管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技巧多样,但没有专业的消防知识做支撑,理论功底不扎实,很难做到得心应手。因此,从培训专业人员角度看,无论是消防警官还是学校老师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培训任务,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

1.2 消防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质量低

如今的高校,宛如一个“小社会”。学生、教师,物业公司、食堂、商店等涉校单位临时务工人员多,组成复杂,他们之间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相差甚远,因此培训对象是各有特点的多个群体。学生、教师、临时务工人员等因为各自的岗位不同,消防培训的内容也应不尽相同。有的高校一本教案应付全部,备1次课用1年,培训效果显而易见。“大锅饭”式的培训是行不通的,势必会造成培训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应付了事,失去了培训本身的意义,培训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另外,高校消防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平时往往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忽视了消防培训的质量。

1.3 消防培训时间短,教材针对性不强

据了解,大部分高校消防培训在时间上多为3~6天,有的甚至仅1天,在培训教材的选用上参差不齐,有的选用公安部编写的教材,有的选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但由于参训人员的复杂多样性,培训时间短,培训教材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暴露无疑。如:教师、学生、电工、焊工、厨师等人员及护士的培训都是一本教材,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

1.4 消防培训与实践脱节,纸上谈兵

消防培训中,安全教育与灭火技能训练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在消防安全教育训练中,“课堂”教育多,理论讲授多,而逃生、自救互救训练等实践活动少,致使一些学生虽然接受了理论教育,但在实际中缺乏“实战”经验,一旦遇到火险,仍然束手无策。因此,只有将理论知识化为实际行动,真正使理论知识落地生根,才能保证培训工作有实效。

2 消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的探索与对策

消防工作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重要工作,需要深入分析各项制约消防工作的因素,树立整体观念,完善和建立起有效应对的系统机制。要以“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应对高校消防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高校的平安稳定。

2.1 建立消防培训的长效机制

面对校园安全存在的诸多隐患和问题,各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处置的长效机制,

1)从制度上保证消防培训的持续有序开展。高校应与消防部门联手合作,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学校与消防部门共同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模式多样的专职“双师型”教师培训队伍,还应当聘请一些相关专业的专家或者技术人员举办专业讲座。例如,青岛港湾技术学院与青岛港消防支队经常性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专题培训,按照人员类别、季节、器材等的不同进行分类专题培训,同时在培训中注重实际演练,并把各类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融入到培训中,使得消防培训与消防安全检查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2)各高校应结合各自实际,把消防培训作为新生入学军训时的安全第一课,让学生首先感觉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学校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将消防培训纳入日常教学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以选修课、必修课等形式开展消防学习培训工作,把消防培训作为专业课来开展,让消防培训进入课堂,使消防培训真正常态化,制度化。

2.2 培训前精心准备,因人施教

认真分析培训对象,精心准备培训课程。准备的内容要充分分析受训人员的年龄、专业、身份特点,特别是受训单位的性质,还要深入了解他们对消防知识的认知水平,研究他们对消防知识需求的倾向和缺乏的内容,以此来确定即将开展培训的方向和重点。培训前,还应去受训人员经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地方进行实地查看,充分了解他们日常所接触的环境,从专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培训中给予指出并提出应对方案,使得培训既贴近受训人员,又提高培训质量。

同时,还应紧贴消防工作的实际,对于近段时间社会关注的重大消防安全事件或身边近期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要注意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培训提供鲜活的素材。

2.3 培训教材要有针对性

1)目前,消防培训的教材种类繁多,但针对性不强,多数是泛泛而谈。在高校的培训中,要依据培训的对象来选择合适的教材,一定要针对高校的特点来编写、选用教材。教材的建立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从教材内容、 课时、编制依据、 教材面对人群等方面进行教材的编制,另外可与当地消防部门的专家一起对培训教材进行研究探讨,使培训教材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2)要针对培训对象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介绍相关知识。如开展学生的培训,就应当以学生经常生活、学习的环境入手,宿舍如何防火,教室发生火情该怎么办,怎样利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火灾的扑救等。开展食堂职工消防培训,应从安全用电、燃气泄露、习惯性违章、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方面进行讲解,有了针对性,培训效果才有效。

2.4 探索消防培训新途径

在当今的的互联网+时代,QQ、微信、微博平台已成为了人们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消防安全培训,也应该主动抓住这一机遇,在各类主流平台上开辟消防安全培训的新阵地。通过手机APP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安全的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新兴平台关注度广、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阅读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明扼要地传达消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关注消防、重视安全”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微博上与大家互动,开展学习讨论咨询,增强防火灭火、自防自救和火场逃生能力,实现消防宣传培训模式的创新。

2.5 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演练是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养成学生各项技能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整个消防培训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与性的活动非常有助于调动受训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亲身实践的机会。例如,青岛港湾技术学院每学期都进行教职员工、学生参加消防技能培训和消防疏散演练。开展消防疏散演练,应召集参演人员提前开会,先从理论知识开始讲解逃生自救、互救的方式方法,熟知整个逃生过程,再到疏散演练现场进行逃生演练。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时,除了用实物给受训人员讲解以外,还可以拿灭火器让同学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身感受灭火器的使用,学生得到了亲身体验后,对更好地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都具有促进作用。

3 结 语

高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不可控因素多,防火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和消防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消防培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还有很多。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在教学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仪器、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将消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消防培训的水平,为高校构筑起校园安全的防火墙。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消防教材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消防界》征稿启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重视消防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