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施爱至善包容建设幸福校园

2015-01-21 06:55范星辉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22期
关键词:校园活动教育

范星辉

多年来,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中学坚持以“明德施爱,至善包容”为办学核心,秉承以人为本、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学历坚实、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为育人目标,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目前正朝着建设幸福、绿色、平安、和谐的校园目标迈进。

一、着力培养专业优质的教师队伍

第一,以德管理,培养一支有灵魂的教师队伍。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管理思想,坚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队伍建设思想,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与职业道德建设。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与政策理论水平,做到依法执教、文明从教、科学施教;学习英雄教师、模范教师、先进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教师静心教书,用心育人;开展《做不抱怨的教师》、《启发教师的88篇教育反思》、《感动教师的119篇教育故事》等读书活动,使教师队伍充满工作激情。

第二,强能管理,成就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对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引领,新教师首先实现一年入门、二年得法、三年站稳讲台;“三年过一关”,对新教师进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过关考核。教龄5年的教师,开展“五年露一手”的教学展示课;“十年磨一剑”,是对教龄满10年的教师提出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二十年具一格”,20年教龄的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能在课堂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三十年立一言”,这样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经验体会,能提炼出自己的独特教育思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将教师成长的几个重要阶段化作成长的阶梯,关注到不同阶段的教师,激发各个阶段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避免了他们容易出现的职业倦怠,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坚持以课程计划为指导,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行为;上足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地方和校本课程。其次,坚持“质量是立校之本”的发展战略,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加强常规管理。提倡听随堂课,听推门课,鼓励同事间的教学相长,以达到学习、交流和提高的目的;以毕业班工作为龙头,实行“抓好两头促进中间”的办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最后,坚持“科研是兴校之源”的策略,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课题研究为纽带,增进教师团结协作;以有效课堂为阵地,强化校本研修;以青蓝工程为契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班主任培训为策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以课件制作比赛为手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竞赛和评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组织教师学习《有效教学十讲》、《教师的教学技能》、《走出难困局做不完美教师》等,以达到实现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以养成教育为重点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是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目标,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为主题,开展德育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团队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和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不断丰富学生文娱生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二是在全校范围内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口头工作竞赛、演讲竞赛、书法竞赛、校园歌手大赛、感恩故事收集交流等活动,使教育呈现特色和多效。此外,还要求学生坚持做好“十个一”。即每天帮家长干一件家务事;每天给家长说一句贴心话;每天记一则名言警句或者一句优美语句;每天阅读一篇优秀文章;每天记录一句印象深刻的话或讲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每周读完一份报纸;每周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每月读一本课外读物;每月记一篇月记,记录自觉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记5句喜爱的人生格言,厚积薄发。力争养成教育“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的良好风尚,使全体学生在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求知、学会健体等方面,能得到长期和充分的发展。

四、坚持和谐强校的管理策略,

创建平安幸福校园

为了建设和谐校园,保证学生正常、健康的学习生活及良好的教学环境,我校经过周密思考和讨论,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一是同片区派出所联系,坚持开展警民共建文明校园活动;建立学校联防巡逻维护校园安全的制度,聘请街道治保主任为学校兼职保卫人员,杜绝校外干扰。二是健全制度,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明确安全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每学期至少要进行校安全工作专项检查两次以上,并留备忘录。三是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敬业爱生精神;坚持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四是注重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定期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氛围。此外,以安全防范教育为重点,落实部门、班级、教师安全责任制,做到安全工作齐抓共管,实现校园重大安全零事故。每学期都要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安全培训,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自护自救社会实践安全教育、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并坚持进行每月预防火灾的紧急疏散演练。

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生喜欢的校园

学校环境是指与学校教育、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校园环境也可称为“沉默的教育工作者”,因为其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予校园建筑以生命,让墙壁和墙柱“说话”,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将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建成育人的阵地,创设了文化塑像等各种文化设施;而且在校园各个角落设置文化墙,在教室、教学楼道和走廊各处悬挂文化宣传牌,建设宣传展板,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和尊师爱生等教育。

同时,学校还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推出读书月活动,向全校师生推荐中华经典文化著作,倡导“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做好事”的主旨精神,坚持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意志、弘扬传统美德为目的;举办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经典诵读比赛、“班班有歌声”比赛、主题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书法比赛等。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各项活动,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肖松)

猜你喜欢
校园活动教育
“活动随手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