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5-01-22 11:29马学强刘翰林陈国平梁斌朱雄文
浙江实用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腹直肠癌机体

马学强,刘翰林,陈国平,梁斌,朱雄文

(台州市立医院,浙江 台州318000)

·临床研究·

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马学强,刘翰林,陈国平,梁斌,朱雄文

(台州市立医院,浙江 台州31800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22例和腹腔镜组25例,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CD3+、CD4+、CD8+、NK细胞活性及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术前IL-6、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1、3和7天时IL-6、CRP和TNF-α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7天时IL-6和TNF-α水平已基本恢复至术前1天时水平。两组术前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1、3和7天时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术后7天时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已基本恢复至术前1天时水平。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较开腹直肠癌手术可更好地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直肠癌;炎症;免疫功能

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但患者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而手术创伤可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影响其免疫功能状态[1]。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其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可减轻对机体的免疫抑制,已逐渐取代开腹手术在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2-3]。本文将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功能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胃肠外科收治的47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排除合并内分泌疾病者、出现远处转移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手术禁忌证或不耐受者、近期接受免疫制剂及血制品治疗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并遵照患者意愿,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12小时均禁饮禁食,并进行肠道准备。腹腔镜组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于脐孔穿刺并建立CO2气腹,使压力维持在12~14mmHg,常规4~5孔操作。置入腹腔镜探查肿瘤情况,游离肠系膜下血管、清扫周围淋巴结并行手术切除,根据患者病灶部位选择Miles术或Dixon术;开腹组于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根据术前检查结果选择正中腹部切

口,按照标准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操作完成(按顺序分离直乙结肠左、右侧系膜,并会师于两侧系膜折返处,肠系膜下血管采取根部结扎)。两组均采取全系膜切除+侧方淋巴结清扫,保留患者盆腔自主神经,并均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天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10mL,置于1:20肝素抗凝试管中送检。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其中5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表示,组间行t检验。

2 结果

2.1炎症因子 两组手术前IL-6、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1、3和7天时IL-6、CRP和TNF-α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7天时IL-6和TNF-α水平已基本恢复至术前1天时水平。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开腹组比较*P<0.05

TNF-α(ng/L)开腹组 22 术前1天 8.40±1.54 5.64±1.10 26.96±5.60术后1天 52.65±2.42 51.56±3.61 66.87±5.28术后3天 76.71±4.08 75.87±4.20 88.54±5.17术后7天 25.56±2.62 26.57±2.48 38.87±3.67腹腔镜组 25 术前1天 8.16±4.72 5.82±1.32 25.85±4.44术后1天 38.21±2.73*30.42±3.23*52.06±4.12*术后3天 50.44±3.29*53.45±4.11*67.98±4.87*术后7天 10.45±1.35*15.03±1.76*20.26±2.35*组别 n 时间 IL-6(pg/L)CRP(mg/L)

2.2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两组手术前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1、3和7天时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腹腔镜组术后7天时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已基本恢复至术前1天时水平。详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比较()

与开腹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CD3+(%) CD4+(%) CD8+(%) NK细胞(mg/L)开腹组 22 术前1天 60.45±4.61 63.26±5.55 33.57±3.17 20.40±2.32术后1天 20.18±3.22 22.46±3.40 12.78±2.70 8.56±1.48术后3天 36.49±4.20 34.17±4.90 18.89±3.11 12.04±1.89术后7天 51.07±4.98 50.23±4.69 28.97±3.81 14.47±1.75腹腔镜组 25 术前1天 61.25±4.27 62.13±4.70 35.02±4.29 20.83±2.19术后1天 35.11±3.68*37.67±3.54*20.34±3.04*14.95±1.18*术后3天 49.05±5.20*48.90±5.10*27.70±3.80*17.55±2.00*术后7天 58.35±5.60*64.05±5.10*36.77±4.50*21.04±2.10*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已获得临床医生和患者广泛的认可[4]。炎症反应是将白细胞输送至损伤部位以发挥吞噬作用、免疫作用或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而手术对机体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应激反应,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且创伤大小影响早期炎症反应程度,决定术后炎症和免疫功能产生的范围及持续时间[5]。

本文通过比较开腹直肠癌手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1、3和7天时IL-6、CRP和TNF-α均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而术后7天基本降至术前水平,说明腹腔镜手术引起的炎症反应较开腹手术轻,更利于术后恢复。IL-6可以介导炎症损伤,参与免疫应答,且是最为敏感的组织损伤标志物,手术早期即可表达,其水平升高与手术产生创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7];TNF-α是一种急性反应炎性物质,具有多种免疫功能;CRP浓度的增高可反映创伤程度,而手术均导致其水平升高,但术后会出现回落[8]。本文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各项炎症因子回落较快,说明其应激反应相对较轻,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手术刺激产生的免疫抑制,促进术后恢复。

细胞免疫是患者术后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免疫环节,而T淋巴细胞是反映机体免疫调节能力的重要参数。本文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1、3和7天时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开腹组(均P<0.05),且术后7天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NK细胞无需特异性抗体参与,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淋巴细胞,具有免疫监视作用,是机体防御肿瘤的天然屏障;CD3+代表外周成熟T淋巴细胞,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的总体水平;CD4+具有辅助性和诱导性,是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TCR)信号传导的协同受体,其活化后可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而增强机体抗肿瘤效应;CD8+具有病毒清除和黏附作用,可反映免疫抑制程度,而各项指标术后明显降低,说明手术创伤使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且开腹手术影响更大,较腹腔镜手术免疫抑制持续时间更长、作用更强[9]。

因此,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较开腹手术能更好地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对组织产生的损伤小、使术后恢复快,从免疫的角度证明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1] 朱达坚,陈小伍,伍锦浩,等.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广东医学,2012,33(14):2121

[2] 陈琼,刘志才,程兰平,等.2003~2007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中国肿瘤,2012,21(3):179

[3] Nicholson ML,Kaushik M,Lewis GR,et a1.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donor nephrectomy.Br J Surg,2010,97(1):21

[4] Han SA,Lee WY,Park CM,et al.Comparison of immunologic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VS open approaches in clinical stage III colorectal cancer.Int Colorectal Dis,2010,25(5):631

[5] 甘涛,李威,夏涛,等.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比较.广东医学,2012,33(20):3125

[6] 柳长明,于威,刘铜军.腹腔镜手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3):338

[7] 王昊,陈学博,王爽,等.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22

[8] Chen M,Mohtize M,Matteï MF,et a1.Reduced levels of both Circulating CD4+CD25+CD127(1ow/neg)and CD4+CD8(neg)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regulatory T calls in stable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Elin Exp immunol,2011,163(1):104

[9] 王树彦,陈宗祐.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比较.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1):92

猜你喜欢
开腹直肠癌机体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邓俊峰作品选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