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5-01-23 04:53苏振丽,潘华,刘玉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躁动护理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苏振丽潘华刘玉萍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473000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躁动;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停止、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时出现的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大多表现为比较兴奋,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定向障碍,出现一系列无意识的叫喊、言语、不遵照指令行为等问题,企图拔除身上安置的各种管道,严重时可造成管道脱落,损伤切口等。全麻苏醒期躁动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剧烈的躁动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心率过快,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手术创面出血等[1],也增加了护理难度。对我院2013-08—2014-01实施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 790例进行护理观察,分析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08—2014-01我院实施的择期全麻患者1 790例,男947例,女843例;年龄3~84岁,平均38.7岁。手术类型:胸部手术191例,泌尿手术230例,腹部手术546例,盆腔手术440例,骨外手术223例,神经外科手术160例,均为预后良好,治愈或好转自动出院者。观察患者躁动的发生情况,记录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并进行躁动评分,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

1.2方法观察1 790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临床表现,出现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原因,同时给于相应的护理干预。躁动评分:(1)0分:安静、合作。(2)1分:吸痰等刺激时肢体有躁动,用语言安慰可改善。(3)2分:无刺激时也有肢体挣扎,试图拔除导尿管等,需医务人员制动。(4)3分:激烈头、肢体的挣扎,需多人制动。0、1分属于未发生躁动,2、3分属于发生躁动。

2结果

1 790例手术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313例,发生率17.49%,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无1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躁动评分0分495例(27.65%),1分982例(54.86%),2分218例(12.18%),3分95例(5.31%)。胸外手术191例,躁动67例。泌外手术230例,躁动38例。腹部手术546例,躁动137例。盆腔手术440例,躁动30例。骨科手术223例,躁动20例。神外手术160例,躁动21例。因使用催醒药纳洛酮引起躁动186例,未使用纳洛酮引起躁动127例;术后镇痛992例,引起躁动101例,未使用镇痛798例,引起躁动212例。因疼痛引起躁动95例,导尿管刺激引起躁动53例,气管插管刺激引起躁动66例,各种引流管刺激引起躁动47例,情感障碍引起躁动28例,制动不当引起躁动16例。

3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在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莫名兴奋、定向障碍[2],语无伦次、无意识动作,患者中枢无法支配自身肢体。可表现为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导尿管、体腔引流管等,大幅度地翻身、蜷腿、憋气等动作,心电监护显示心率过快,血压升高,氧饱和度下降,易造成管道脱落、切口裂开、伤口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的后果,也有可能跌落地上引起骨折扭伤等,因此观察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的重要保证。

3.1躁动原因分析(1)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不相同,胸部手术躁动率最高(35.08%),腹部手术次之(25.09%),根据手术特点可以看出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毕体腔引流管较多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较高。(2)使用催醒不当可使躁动发生率增高,术后及早使用镇痛药可降低躁动发生率。因麻醉镇痛药引起的苏醒延迟可以滴注纳洛酮进行特异性拮抗,其缺点为阿片类药的镇痛作用同时被拮抗,患者苏醒期疼痛明显[3]。疼痛为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占30.35%,因为苏醒期时麻醉药物一般已排出体外,大脑中枢的抑制作用消除,患者恢复了疼痛刺激,临床观察经合理的预防使用镇痛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本组为10.18%。术毕当患者还处于较深麻醉状态时,使用拮抗药物将患者催醒,患者会感到不适,可迅速引起躁动,因此要适当使用拮抗剂及催醒药,待患者自然苏醒,过程多较平稳。(3)疼痛在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中占30.35%,位居第一,气管插管位居第二,占20.09%,导尿管、各种体腔引流管占第三、四位。患者自诉刀口疼痛、各种管道引起生理不适,气管插管致不能说话、呼吸不畅,以及气管内吸痰等对呼吸道的刺激引起对抗性反应;尿管刺激有尿排不出,尿道口疼痛;体腔引流管致局部胀痛,活动受限,从而引起心理恐惧,烦躁不安。部分患者诉不明原因,不知道全麻苏醒期有躁动表现;出现情感障碍可能与麻醉用药、手术部位、年龄和性别等有关。

3.2护理干预(1)术前做好宣教护理 ,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使之产生陈述性记忆,提高心理承受阈值,通过与手术室护士交流使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比如教会患者如何配合拔管的方法,特殊手术的体位配合,各种导管留置的意义与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适,手术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等,可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2)正确的护理操作,减少管道刺激。(3)胸部、肾脏、髋关节手术等术后需要改变体位、放置体腔引流管较多患者,要妥善固定好气管导管、胸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等管道,避免扭曲打折等对机体的刺激,降低疼痛。(4)需留置导尿管的全麻患者应在麻醉诱导前进行导尿,可明显减轻患者苏醒期躁动[4],水囊注入女性以3~5 mL,男性以8~10 mL为宜,充盈过大易压迫尿道内口黏膜或膀胱壁黏膜,引起膀胱不稳定的挛缩,加重不适感。(5)气管插管的患者,全麻苏醒期应严密观察,如停止吸氧5 min,SpO2仍维持在90%以上,应尽早拔出气管插管,减少管道刺激,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及时给患者吸痰,防止气道堵塞,合适氧气流量吸入,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早发现舌后坠等影响患者通气的安全隐患。(6)镇痛管理:由于疼痛是术后患者躁动的主要原因,重度躁动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无痛、无虑和安眠。因此在处理患者重度躁动问题上止痛剂的给予十分重要。术前应用镇痛药后可明显延迟术后第一次需要镇痛药的时间,且预防给药的镇痛作用远比发生疼痛后进行药物控制要容易得多,因此建议在术前或术中使用镇痛药来防止苏醒早期发生疼痛和焦虑[5]。阿片类药物镇痛过程中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麻醉药物残留也可以加重呼吸抑制,故对全麻苏醒期使用镇痛药物者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皮肤颜色,以及呼吸道是否通畅,对躁动患者应观察其呼吸特点、血氧饱和度,以防意外发生。(7)躁动管理:患者在全麻苏醒期护士必须守护在旁,固定好各种引流管,安置约束带,以防患者躁动而发生意外,约束时避免动作粗暴,约束部位需加护垫,被约束肢体应处于功能位,松紧适度。剧烈躁动者应多人看护,固定好双手,防止意外拔管、坠床等。

4参考文献

[1]薛红梅,官海琴.麻醉恢复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5):154-155.

[2]李勇.地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50):116-117.

[3]钟泰迪.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49.

[4]钟桂芳.不同麻醉方式患者导尿时机的选择[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62.

[5]钟泰迪.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9.

(收稿2014-12-10)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躁动护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道路躁动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