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者需求的高层知识人员引进创新研究*

2015-02-13 11:43姜勇峰肖可以
图书馆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层馆员人力资源

姜勇峰 肖可以 王 君

(湘潭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潭 411105)

引言

信息产业化带来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全球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在线服务、网上多媒体等将把图书馆转换成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用户面对海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生成、增长与泛滥,向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知识积累、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等知识管理服务需求。因为资金、激励机制、法律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机制、措施的欠缺,高层知识人员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的瓶颈。临时聘请不同行业专家、教授等高层知识科研人员,进入图书馆服务队伍,担当起信息向导、信息加工员、信息管理者、信息专家等角色成为图书馆的迫切需求。

1 研究述评

信息服务需求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类似于双螺旋发展关系,用户需求的变化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业界、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国内相关文献代表性的有:张晓林[1]认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供求双螺旋相互激励上升的关系,提出图书馆员应“瞄准需求,创造新的服务模式”;陈传夫[2]等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调查,发现图书馆将丧失核心竞争力的隐患,提出图书馆职业化要求;梁相[3]提出应该依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构建馆员人力资源知识库,加强馆员职业生涯管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郑德俊、朱天慧、王荣祥借鉴LibQUAL[4,5]、QFD[6]对图书馆质量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初景利[7]提出图书馆员应该满足用户需求嵌入用户的教学科研,形成图书馆新的竞争优势;姜勇峰[8]等提出图书馆员应成为数字社群群主引导用户需求;肖可以[9]等从用户文献检索需求变化提出应加强院系专家对图书馆服务的引导作用;沈利华[10]等分析借鉴美国图书馆“功能专家”的经验,提出我国图书馆应融入非图书情报专业专家进入图书馆工作,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图书馆价值的目的。文章基于提升用户满意度,缓解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供给之间的矛盾,立足信息产业化环境的变化,提出临时聘请高层知识人员进入图书馆服务系统,试图为提升我国图书馆服务质量出谋划策。

2 高层知识人员服务理念创新

高层知识人员具有多样性和专深性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善于发现、思考、研究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在相关领域都是专家、学科带头人,对自身研究和相邻领域研究都有较强的知识优势。图书馆引入高层知识型学者加入图书馆服务队伍中,既可以学者型馆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管理型馆员的形式出现,对于图书馆的资源架构、资源合理利用起到引导作用,对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也有指导作用。对于高层知识专家来说,可凭借其自身所从事研究的相关学科的资源配置做进一步细化的指导。高校图书馆虽然拥有一定的财力、物力,但是人力资源因专业学科人员缺乏、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培训机制缺乏等方面的原因,致使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一直处于边缘化。临时聘请高层知识人员解决图书馆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是一种投入小、收获大的的双赢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式。

3 图书馆人力资源矛盾分析

3.1 信息产业化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变化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传统产业信息化的进程。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信息产业列为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重点推进,2013年8月14日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意见的出台,可谓一项划时代的战略决策。2013年,我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2.5万亿元,占我国GDP总值50多万亿元的20%强,信息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11]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用户已经不满足简单的使用计算机、免费的电子阅览厅和简单的数据库平台服务,而是向图书馆提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供需双方关注的重点由简单的电子文献、多媒体、 OA空间、IR数据库等图书馆服务,转向了应用,转向了要求图书馆如何切实帮助用户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3.2 现有图书馆体制和机制影响高层知识馆员的自动生成

图书馆要开发馆藏信息资源服务社会,靠的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者,但现实是对人力资源长期关注不够。在传统的图书馆人事管理中, 图书馆虽然也很强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管理理论落后、管理制度僵化、员工培训机制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即使有了最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如果人的活力得不到激发,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图书馆整体服务效益就难以充分实现,人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设备的维护和运转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使得效益受损,最终致使服务对象的不满,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立科学的新学科馆员制度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形成馆员、学科馆员、临时人员相协调的多元化的岗位聘用制,成为新时期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

4 引入临聘高层知识人员的图书馆管理机制探索

4.1 临聘高层知识人员的服务

图书馆事业属于公共事业服务范畴,要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位,提升用户满意度,既是提升图书馆存在价值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源泉,信息的传播中心,科研人员的助手,对服务人员的知识要求很高。图书馆管理机构应充分尊重临聘高层知识人员的建议,形成与之相协调的学科馆员队伍、馆舍、时间、场所等具有立体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用户提供深层次、高品质的学科服务。针对用户对图书馆信息需求的变化,在不彻底改变现有机制和体制的情况下,临时外聘不同行业的专家、教授等研究人员进入图书馆服务队伍,对于解决图书馆高层知识人员缺乏的问题是一条比较简单易行的捷径。只要利用好高层知识人员的长处,图书馆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工作都将进入良性循环。

4.2 临聘高层知识人员的特点

为了发挥和挖掘临聘高层知识人员的能力和潜力,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高层知识人员的特点。在高校图书馆临时聘用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行业专家、教授具有的特点及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冲突。临聘高层知识人员具有流动性、自赏型、成就感、创新性、复杂性、独立性等六个方面的特点。流动性是指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对图书馆忠诚度较低,图书馆新学科馆员团队中领导与被领导界限模糊,而传统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是按编制设置岗位,一编一岗,一岗定终身的传统方式,不能满足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人才需求;自赏性是指临时聘用高层知识人员对信息服务贡献大,对自身价值回报的期望也高,而传统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的劣势是人力资源资金投入不足,对高层知识人员缺少激励机制,导致图书馆留不住高层知识人员;成就感是指临时聘用高层知识人员更加看重精神方面的激励,而传统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陷,使馆员在为图书馆服务时,成就感不强;创新性是指临聘高层知识人员拥有很高的专业技能、持续的创新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传统图书馆馆员岗位基本是固定的,馆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很难发挥;复杂性是指临聘高层知识人员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具体衡量;独立性是指临聘高层知识人员拥有知识资本而享有很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4.3 临聘高层知识人员的服务模式

4.3.1 临聘高层知识人员对内服务模式

学科馆员队伍是图书馆与用户关系的沟通者、维护者、推进者,更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执行者。在馆务会领导下,高层知识人员以学科情报教育专家[12]的角色,领导图书馆学科馆员形成新的学科馆员团队,在临聘高层知识人员指导下,建立新的馆藏对外服务。在实际运行中,各部门发现的与用户需求相关的问题及时反馈到高层知识人员组,高层知识人员应该积极利用新技术前瞻性地发现和引导读者的信息需求,使发现需求和引导需求成为图书馆服务的理念,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做好保障服务。

4.3.2 临聘高层知识人员对外服务模式

高层知识人员进入图书馆服务是种新尝试,图书馆临时聘请或邀请他们充当学科馆员或充当图书馆信息咨询志愿者,服务方式应有针对性。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可以利用各行业专家、教授的知识优势,借鉴医院专家“门诊”满足患者需求的模式,建立以图书馆高层知识人员为中心的信息专家“门诊”、“坐诊”、“巡诊”机制,利用图书馆在线咨询平台、机构知识库在线平台、嵌入式科研服务平台等模式满足用户需求。针对图书馆资源建设需求,高层知识人员可通过馆务会指导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建立与用户需求相适用的馆藏、人力资源模式。

图书馆在线咨询平台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一对一的在线专家、邮箱服务、图书馆移动端智能服务为读者提供有选择的信息服务;机构知识库在线平台服务模式是指高校图书馆聘请高层知识人员为机构知识库设计和服务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其主要是元数据服务、机构知识库UGC的质量控制以及机构知识库的开发与利用等;嵌入式科研服务模式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引入高层知识人员开展延伸性服务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其服务形式包括科技查新课题论证、知识组织与管理、科研成果出版、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

5 结语

基于“请进来”的图书馆服务理念,高层知识人员既是馆员也是用户,既了解一线也了解后台,进而形成临聘高层知识人员图书馆人事体系,作为管理工作的创新体验,将暂缓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的困境,使其处于良性发展。但现实中存在很多困难,例如临聘人员待遇、资金、资源等,更主要的是国内图书馆普遍不受重视,缺乏考核体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奖金发放、人事调整、招聘、晋升和评优等工作缺少切实可行的依据。新信息时代只有建立一支适应图书馆发展、满足读者需求的人力资源队伍,克服各方面困难,尝试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持续推进学科服务工作,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进步。

(来稿时间:2014年8月)

1. 张晓林.瞄准需求,创造新的服务模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4: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创新与共享,2008:56-61

2.陈传夫等.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191):4-18

3.梁相.浅谈知识管理对图书馆人才建设的影响与要求.图书馆论坛,2011,31(4):167-169

4.郑德俊.LibQUAL与ClimatateQUAL的对比评析及其在服务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65-73

5.朱天慧.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估实证研究——基于质量功能展开和灰色相关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10):77-80

6.王荣祥.基于QFD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1(5):23-27

7.初景利.学科馆员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认知与解析.图书情报研究,2012,5(3):1-8,33

8.姜勇峰,肖可以. 拥有数字社群:未来复合型图书馆的强需求.新世纪图书馆,2014(6):11-14

9.肖可以等.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分析.现代情报,2013(11):137-141,146

10.沈利华,陈国钢.美国图书馆“功能专家”的设置与管理.图书馆杂志,2013(5):75-80

11.周寿英.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发布.中国计算机报,2014-01-06(1)

12.陈永平.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9,53(7):76-78

猜你喜欢
高层馆员人力资源
高层动态
论高层民用建筑施工管理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