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8例观察

2015-02-22 09:53桑晓荣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反酸泻心汤

桑晓荣

(河南省安阳县直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8例观察

桑晓荣

(河南省安阳县直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两组给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四逆散治疗,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9%、对照组8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疼痛、反酸、嗳气、胃胀等主要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观察组95.31%、对照组8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发率观察组4.11%、对照组1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U可提高Hp根除率,促进症状缓解,减少复发。

消化性溃疡;西药;半夏泻心汤;四逆散

我们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四逆散治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156例,均为我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收治患者。参考《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1]确诊为PU。无胃肠穿孔、大出血、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均为良性溃疡活动期,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隐匿型溃疡、特殊类型溃疡、过敏体质等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51例,女27例;年龄27~79岁,平均(51.4±6.2)岁;胃溃疡(GU)47例,十二指肠溃疡(DU)31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59例。观察组男54例,女24例;年龄32~78岁,平均(50.5±6.4)岁;GU49例,DU29例;Hp阳性6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戒除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20mg/d,口服,Hp阳性者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剂量加倍,并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54)0.2g,1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1g,1日2次口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四逆散。半夏12g,黄芩15g,柴胡15g,枳实12g,白芍15g,人参12g,甘草9g,黄连15g,干姜12g,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空腹分2次温服。

3 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并记录Hp根除率,对胃脘疼痛、反酸、嗳气、胃胀等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分别以0、2、4、6分标记无、轻、中、重等4个量度,分数越高病情越重。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3个月后记录复发率。

4 疗效标准

参考《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1]。治愈: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Hp阴性,胃镜未发现溃疡病灶。显效:主症消失,Hp阴性,胃镜示溃疡愈合大于等于75%。有效:主症明显减轻,Hp检测或阳性,胃镜示溃疡愈合50%~74%。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胃脘疼痛 反酸 嗳气 胃胀对照组(n=78)治疗前 4.36±0.71 3.69±0.68 3.47±0.47 3.82±0.55治疗后 1.76±0.64*1.11±0.49*1.14±0.42*1.29±0.42*观察组(n=78)治疗前 4.41±0.69 3.73±0.69 3.52±0.51 3.62±0.58治疗后 1.18±0.59*△0.74±0.42*△0.61±0.38*△0.59±0.41*△

两组Hp比较:观察组阳性64例,转阴61例,根除率95.31%;对照组阳性59例,转阴48例,根除率81.36%。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84,P<0.05)。

两组复发比较:观察组有效73例中复发3例,复发率4.11%;对照组有效63例中复发10例,复发率15.8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28,P<0.05)。

6 讨 论

PU是指消化道黏膜因屏障功能受损、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相互失调而被自身胃酸、胃蛋白酶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炎症性溃疡[2]。研究认为,Hp感染是PU主要致病因子[3]。PU属中医“胃痛”、“嘈杂”等范畴。外邪侵袭,饮食不洁,情志不畅,胃体素虚,气机阻滞,不通而痛;通降失司,摄纳失权,胃气上逆而反酸、嗳气、腹胀,气机阻滞为基本病机,多有寒热、虚实错杂的病理改变[4]。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中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黄芩、黄连泻热开痞,干姜散寒温中,人参、大枣健脾益气。诸药合用,可收阴阳调和、补泻兼施、扶正祛邪之功[5]。四逆散也出自《伤寒论》,方中柴胡疏达气机、升阳透邪,白芍养血柔肝、补养肝血,枳实,理气破结,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收疏肝理脾、透郁解热之功[6]。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可复脾胃升降之机,调和虚实寒热,切合PU之病机。

研究显示,半夏泻心汤可加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平衡,增加胃黏蛋白的含量,促进黏膜细胞再生,加快溃疡愈合[7]。四逆散可降低胃液酸度,提高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抑制丙二醛水平,通过增强防御因子及抑制损伤因子两个环节拮抗PU[8]。

因此,半夏泻心汤联合四逆散治疗PU,可提高Hp根除率,促进症状缓解,减少复发。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3-737.

[2] 李洁.通降胃灵Ⅱ号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2):285-287.

[3] 覃永旗.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J].河南中医,2013,33(9):1531-1532.

[4] 申艳梅,王贤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J].河南中医,2014,34(8):1589-1590.

[5] 李楠,史自立,乔 敏,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4):731-732.

[6] 许华宇.四逆散合平胃散加味联合奥美拉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47.

[7] 宾承国.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J].河南中医,2014,34(8):1454-1455.

[8] 李文.四逆散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4):21-22.

R573.1

B

1004-2814(2015)05-0422-02

2014-12-31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反酸泻心汤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与防控措施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