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做事” 让高校作风建设落地生根

2015-02-28 04:23蔡泽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事干事作风

蔡泽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一个部门、单位,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这个部门、单位的风气,直接关系着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作风正,无往而不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反复强调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定决心狠抓作风建设,不断扎严扎紧作风“篱笆”。

一、以“抓做事”为突破口,切实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

思想是源,行为是流。作风建设要落地生根,要抓“思想”,更要抓“行为”。

作风建设务虚是前提,首要抓思想。要紧紧围绕“忠诚、责任、干净”的要求,大兴学习之风,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尤其是作为文化引领的高校,要引导党员、干部爱学、勤学、善学、乐学,做到精学理论,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增强理论感知,培养理论兴趣,掌握理论精髓;广学知识,优化结构;深学业务,弄懂弄通,使自己成为岗位模范和带头人。用学习筑牢思想的防线。

作风建设务实是重点,重在抓“做事”。务实是作风建设的核心要义。习近平同志在1984年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曾说过,“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做事效能是党员、干部作风优劣的集中表现。因此,作风建设要落地,必须要找准着力点,要以“抓做事”为突破口,以“促效能”为工作目标,引导、培育党员干部“想干事”的态度、“肯干事”的韧劲、“能干事”的能力、“干成事”的本领和“不出事”的坚守,使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广大师生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以“三唯”为做事标杆,量度党员、干部工作作风

“三唯”即:唯实、唯细、唯效。

(一)唯实

态度要实,要“想干事”。想干事是干好事的前提,只有想干事,才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只有想干事,才会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勇气,才会面对竞争敢于争先,面对困难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传统敢于创新。想干事是一种责任,党员、干部在获得权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起干事的义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想干事更是一种境界,它反映个人对待工作、对待事业的态度。工作中,有的人始终如一,踏实肯干,即使干再多也无怨无悔;有的人多干一点便牢骚满腹。区别在哪?境界不一样。岗位在勤奋者的眼里是实现理想、体现价值的舞台,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纯粹成了谋生手段。其实,生命不仅仅是谋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释放出一个人全部的潜能,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赢得别人的尊重。

作风要实,要“肯干事”。肯干事是干好一切事的基础。首先,干事不能坐而论道,要身体力行。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一些党员、干部一生当“观众”、“耍嘴皮”,碌碌无为、毫无建树,公认和自嘲为“一辈子低调”,问题其实出在“懒”字上和“偷奸耍滑”上,干公事无精打采,跑私事燕子飞,说闲事眉飞色舞,干实事纵身肌无力。作为党员,尤其是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干部就是要“干事”,就是要以身作则带头干,就是要带领群众干成事。其次,“肯干事”体现的是一种干事创业的韧劲。有些干部想干事,但往往缺乏一种韧性,容易出现心浮气燥,急于求成的心态,特别是遇到久攻不下的难题,就灰心气馁,甚至有的想方设法走“捷径”,有的干脆绕着困难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要善待挫折,在磨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培养塑造自己坚韧的品格,才有可能成事成才。

本领要实,要“能干事”。能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是干成事的条件。“能干事”首先要“会谋事”,事前能认真、科学地谋划。现实中,一些所谓的“能人”,他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甚至是道听途说,问题不明,原因不清,即使到一线也是“葫芦掉到井里———在下边漂着”。究其原因,官本位作祟,真把自己当个人物,能力不大,官味不小,高高在上,弯不下腰;事事做不到人前头去,同仁不满意,群众瞧不起。其次要“会做事”,有“言必行、行必果”的执行习惯,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处理好纵、横向的沟通协调,好的执行力是落实工作的关键。第三,“能干事”这种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的。因此,党员、干部要做善于学习的有心人。

(二)唯细

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工作中要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再宏阔的目标,也必须落实到一个个的项目、一件件的小事上,把一件件小事做好,目标就不是口号。“善做小事,才可谋大事”,要善于从小事中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积累成事的经验,以小见大,才可能岗位建功、出彩,才可能真正成为组织离不开、群众需要的人。

要坚持关注细节。工作一定要细致。由于日常工作不细致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影响发展大局的案例比比皆是。百分之一的失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可能白费。如何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用心”是关键,要有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发现细节、关注细节。其次,工作要努力精致。“精致”源于“精通”,成于“精心”,它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有“能干事”的本领,更要有聚精会神、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精心做事,才能收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效果。现实中,许多同志干工作马快脚步稀,满足于“干完”,不重视“干好”,看似很辛苦,但“果”却不完美。做任何事要有修细节、求圆满的态度,要努力让自己工作的成就最大化,你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三)唯效

唯效就是要“干成事”。为政之要,重在履职,贵在成事。衡量一名干部不仅要看想不想“干”、肯不肯“干”、更要看有没有“效”。“效”从何来?

要有干成事的信心和信念。树立别人干不成,我们能干成;别人干不好,我们能干好的决心。很多人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第一反应就是“搞不成”。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什么事都有可能“搞成”的。正如俗话说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理清工作思路,找准问题关键,抓住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要有干事的绩效意识。要打破“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不干事就不出事”的想法,摒弃“四平八稳”的工作作风,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天职,增强工作的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带头创先争优,努力提高工作成效,提升对事业发展的贡献度。

要干成事必须不出事。不出事是一条底线,是一种坚守,是在廉洁自律发展和谐的语境下,对做事之人节操品德和发展把控能力的要求。干部要干事,干事要干净,“心净而不贪、心净而不占、心净而不污。”每一位党员,要时刻用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守住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自觉坚守底线,起好表率作用,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以“两问”为工作手段,作风建设务求实效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强化监督落实,要严格“问责、问效”,要敢于较真碰硬。

(一)明晰职责和任务,是“问责、问效”的前提

为避免自说自话,应采取“自报公议”的方式:部门先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性质及特点,明确本部门工作职责、年度工作任务和各项工作的结点;由工作专班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其进行评议与认定,并形成部门考核的具体内容与工作标准,由部门按月分解、分月落实。

(二)落实督查、考核,是“问责、问效”的关键

一要开展对每项工作的督察。对每项工作结点,工作专班根据部门提供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形成书面督察报告,全校通报。对存在工作任务应启动而未启动、未按期完成、完成任务质量低下、有重大失误以及其它未履行职责行为的部门,由专班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予以警示。二要落实学期考核。每学期工作结束后,工作专班组织专家对照部门被考核的具体内容与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并根据工作完成时间及质量,确定考核等次。

(三)要加强督察和考核结果的运用,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效果

对督察中被诫勉谈话的部门,除通报警示外,所在团队、分管校领导的下月考核质效都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将学期综合考评结果与团队、分管校领导学期质效总额挂钩,多退少补。学年结束后,综合两个学期的综合考评结果,取均值为被考核部门的学年考核结果,并将此结果作为团队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作为部门负责人业务工作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与其他考核制度联动使用。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作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嘴上”、“纸上”,必须要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这样才能落地生根,才能根深叶茂。抓做事、转作风、提效能,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有效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励他们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把劲头用在发展上,推动高校事业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成事干事作风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治事须先破“心贼”——心贼不破,难以成事
对标“三严三实”忠诚廉洁干事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