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新产物--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2-28 08:10张兰舒吉林化工学吉林省吉林市132200
现代教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微课

张兰舒(吉林化工学,吉林省 吉林市132200)



电化教育新产物--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兰舒
(吉林化工学,吉林省 吉林市132200)

[摘 要]微课作为新生事物步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承载着教学内容的凝练与方法的变革。本文对微课进行了概述,从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两方面对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剖析,并对微课的内容设计、实效性和开发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微课;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

英语教学是集视、听、说于一体的综合能力习得过程,因特网技术和各类智能产品的飞速发展,普及了以电化为教辅手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课堂与课下延伸的新型教学产物--“微课”也应运而生。微课有效地解决了英语学习中课时有限、兴趣寡淡、生涩难懂、语境脱离等问题。它既可以使教师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也可以使学生的移动访问、碎片式学习、个性化发展成为现实。

一、微课概述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学设计师兼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设计创设了微课程,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序列,它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使学生实现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为目标。作为配套资源的微课,倍受教育界青睐。在我国,广东省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第一个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即: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求,通过短小精悍的流媒体形式展现,记录某一详细知识点或环节而展开的各种活动的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它的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既可以是知识点讲解、重难点突破、师生活动,也可以是课外补充、理念阐述、自测自评等。其具有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时长较短、趣味性强、便于获取、重复利用等特征。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与灌输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处于特定的情境,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社会文化的互动,建构理解、生成意义而习得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将情境的创设视为重中之重。微课正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情境教学为方法,有效联系语言文字与事物活动,加速学生的自主建构。

三、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师知识灌输较多、分类教学困难且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知识内化不及时以致实际应用能力不强。而微课教学的引入既可以增加课堂吸引力、把握知识点,又可以实现学生的课后在线学习、及时反馈,也可以使教师们最大程度地共享资源,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明显帮助。

(一)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就必须要翻转课堂,即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归还学生的学习主动权。知识点并不是由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而是将每一单元设定为一个模块,再将具体知识点分解化,细化为各个小模块、小任务,相应地制作成短小生动的小视频。由常规的“教授—练习”变为“自主学习—教师解疑—在线练习—反馈评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面临着重大变革。

1.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而设计不同的任务,布置学生针对自身进行观看视频、巩固旧知识、思考问题等,使学生有所准备。

2.导入新知。课堂上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自拍等引导学生步入新的话题、领域,人机间的交互、师生间的交互以及生生互动将营造出语言情境,有助于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直观感受英语文化氛围,更直接地内化和输出语言。

3.突破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地呈现,以丰富的画面、巧妙的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演示营造语境,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并归纳一系列微课,将重难点结构化,便于学生联系原有知识,主动接收新信息,建构新体系。

4.拓宽知识面。英语学习内容涵盖广泛,有限的课堂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师要担负起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教师要提倡并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自主学习,针对学生实际,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提供相关网络学习资料,建立在线微课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复习、巩固和预习。当然,学生的自控能力因人而异,教师要做好检测、评判和奖惩制度,督促学生真正有效地利用资源。

(二)自主学习

由于学生的听课水平存在差异,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也就参差不齐。微课视频可以重复播放,获取方便,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捷的资源和灵活的平台。微课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能将知识点结构化,又细碎化,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教材的解读、题型的精讲、重点的归纳以及方法的传授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巩固练习、交流反馈等,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微课的高度凝练(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等优质,更易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全方位吸纳精髓。

四、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一)微课内容的设计

近几年,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作为新生事物出现,掀起了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微课比赛及开发,但以比赛为目标的微课内容未必都适用于英语教学实际,而网络上有关微课的视频资源匮乏,专门针对大学英语的更是少之又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基础整合资源,结合学生将来求职岗位中的实际应用,经过社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等途径,搜集资料,甄别选取或大胆创新,自行设计难易度适宜的微课内容,引领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感知所需、主动探究。

(二) 微课的实效性

微课的重点不是形式上的花样繁多,而是实效性。教师不是简单地播放视频,而是精心设计,再结合课堂互动,以灵活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解惑”。同时教师应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完善使用平台,使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观看视频、碎化新知、融会贯通、整合聚焦,从而提升感悟,增强自主构建的能力。而及时地评价、反馈、剖析、交流,才能促使学生发现不足、努力整改,提高微课运用的实效性。

(三) 微课资源库的开发和共享

资源库的开发和共享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组织,然后是学科、技术专家与任课教师的研究讨论,制定整体规划,布置具体方案、进程,形成建设体系,规范操作,避免重复开发、无序开发、无意义开发。可以改造现有教学资源库,将教案库、课件库、教学视频、习题库等按照微课的方法进行加工、重组、增删等二次开发,有效地缩短建设工期。也可以开发全新的微课资源,通过自主研发、项目申报、征集评审、竞赛活动等方式,择选优质内容纳入资源库。开发后所建设的资源共享平台要专门管理,优化服务环境,便于操作、研究,并不断地更新、填充。

教师不能闭门造车,应多走出去参加此类观摩、培训、交流、大赛等,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参与资源库和共享平台的建设,适时地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补充、修改微课内容。

五、结束语

微课作为科技发展的新产物,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填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很多教育部门或学校认识不清,或只是以比赛为目的进行尝试,或盲目开发,并未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效应。总之,微课教育前景远大,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思考、设计、修正,让微课更好地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61-63.

[2]张一川,钱扬义.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发展[J].远程教育杂志, 2013,(12): 26-27.

[3]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14,(7): 20-21.

Electrochemical Education New Produ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ang Lanshu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132200)

Abstract:As a newly emerging thing, micro lesson has stepped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t holds the gather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generalized micro lesson. It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less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Meanwhile, it reflected design of contents, effectiveness, developing and sharing of micro lesson.

Key words:micro lesso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utonomous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N00-(2015)03-052-03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