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5-03-01 10:57张建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张建华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东闾小学 河北保定 071199)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建华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东闾小学 河北保定 07119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数学走出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的发展。要大胆放手,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前提;让学生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学生积极的参与的教学才能算成功的,只有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主动的学,有兴致地学,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数学走出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的发展。

一、大胆放手——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很多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却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的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学科,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绵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学生回答是13只。我又请三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并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的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做好了铺垫。而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新

那些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况总能有效吸引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课教学堂中,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孕育而生。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拿来一幅情境图:一辆缺轮子的玩具车

师:如果请大家给玩具车配上轮子,该配什么形状呢?

生:圆形!(学生异口同声)

师:为什么?

生:平稳,坐着舒服(水到渠成揭示新课内容)

板书课题:圆

又如教学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件上衣(把一只袖子折起来)

1.学生观察、发现问题

师:这件衣服怎么样?

生:少了一只袖子。

师:两边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能穿这样的在大街上走吗?

生:不合适。

师:怎么办?

2.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去掉一只袖子或加上一只袖子

师引出课题:这样衣服就对称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对称。

数学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一门创造性艺术,是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一道道风味小吃,教者若能用心领悟,它能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灵性飞扬的磁场,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充分和谐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运用情境化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主动积极的探究学习,活动素质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让数学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充分发展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创造的课堂。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