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活作文之路

2015-03-01 10:57丁娇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教师

丁娇娇

(乾安县第七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点亮生活作文之路

丁娇娇

(乾安县第七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教师在指导作文时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一、走进现实,摄取丰富素材

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内容千人一面,写作材料类同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多彩的生活,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扩大视野、观察体验生活,学生才能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文章。

1.以生活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学习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接到的建设与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任务的工作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工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营业员服务周到,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爷爷奶奶勤劳俭朴,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等。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让活动成为载体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目的的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实践成为契机

实践出真知。我们要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让他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让他们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变化,让他们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后的快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等。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用来解决写作中“无米之炊”的问题。

二、参与实践,引发真情实感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好习惯,在真实中创新。

1.从“细节”切入,夯实基础

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的生活着眼,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怀着真知的情感去观察,体味生活,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个细节以及任务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对环境事物、时令变化、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思考。即使记录颜色、气味、冷暖、态势等,学生只要感受到生活中这些细腻的真情,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真切。

2.深入感悟,自由倾吐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后,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深入思考和感悟。只有对观察的素材进行不断的思考、提炼、加工,善于从中挖掘和捕捉生动的瞬间,才能使笔下生活充实,人物鲜活,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别具特色,真实感人,富有新意。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规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题材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这样学生就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以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

三、感悟生活,写出个性作文

创造性教育是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以来与环境不断奋斗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适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种创造力,使他们成长得有力量,以贡献民族与人类。”想象是创造的翅膀,笔者把各学科整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表达。

1.扩写作文——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依据一个假设的事物或情节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学了《哈姆莱特》、《边城》等文章,可让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孩子们个性不同,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也就写出了各种不同的结局。

2.写歌曲作文—— 作文与音乐的美妙结合。教师将准备好的一段富有变化、含有情节、便于想象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听之前,教师将听音乐的目的、要求交代清楚。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以及在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想象和联想,所形成的事物及事物呈现的状态、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如播放《月光曲》、《二泉映月》、《黄河颂》等,让学生想象作文。

3.学写实践报告——作文与综合实践的结合。关注社会生活从“自己”、从“身边”扩展开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带领学生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焦点”,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例如:环保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首先要求他们思考、搜集身边关于环保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经过集中梳理,可开发的小专题有“校园的环境卫生调查”、“池塘在哭泣”、“沈家门城区市民卫生习惯调查”、“春游我们该怎么做”、“垃圾箱的诉说”……教师就每个专题该如何探究,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会,热爱生活,参与生活,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做生活的主人,才使习作丰富、鲜活起来.

“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人的灵感来源于长期丰富的积淀和深沉的思考,学生的习作又何偿不是如此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看到了体验到的东西往往是情感的起伏激荡,是意义的深刻领悟。有了生活,有了体验,便有了积累,有了积累便有了感悟,有了养分。这样才能有利于内化,利于表达。一句话,学生们的作文能力源于他们自身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