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3-01 10:57刘嫦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乾安县中心校创造性

刘嫦娥

(乾安县严字乡中心校 吉林松原 131400)

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嫦娥

(乾安县严字乡中心校 吉林松原 131400)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即不仅向学生提供“黄金”,更重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小学阶段进行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在数学教学中更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其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和谐的更有创造性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主体创造的激活。成功的教师,总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没有偏见的教师,学生在他的课上也一定敢说敢想,善想善说,对知识的获取是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不断闪现绽放。如在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同学们列举一些能被2、5整除的简单的数,如2、4、6和10、15、25等,然后说:“无论大家说多大的数,老师一下子就能判断它能不能被2或5整除,不信你们来考考老师!”学生们纷纷举手说数,我都能准确判断。学生们情绪高涨,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跃跃欲试,想体验成功的欢乐,增强了探索新知的信念。

二、挖掘教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主动去探究发现新知,进行创造学习。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计算》一课时,我先出示三个等底等高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问学生它们的面积哪个大?在同学们的争论声中,将方格图压在上面,让大家数方格来验证自己的答案,结果发现他们的面积相等。我抓住学生急于想知道为什么的心理,展开新课。学生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思维活跃,使“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这些知识难点迎刃而解,并且内化,在以后的应用中表现灵活,很有创新。

三、因材施教,鼓励创新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要有顽强的毅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品质,也正是创造教育的最终目标。

学生的个性是各具特色的,教师在充分欣赏每个孩子的基础上,更要针对学生思维品质中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学生思维活跃,独到的见解往往会偏离教师的原订教案,在这时候,教师只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能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尤其是差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样学生得到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谢上的满足,学生才能大胆地各抒己见。当学生有新颖解法时,要多加鼓励,让其保持喜悦心境,体会成功和创造的欢乐,他们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潜能,做到敢说敢做,不断创新。

刘嫦娥,女,1967年12月生,汉族,吉林省乾安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学历,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严字乡中心校业务主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曾获县政府优秀教师称号,多篇论文在省、市教育期刊发表。

猜你喜欢
乾安县中心校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乾安县林地保护风险及效益分析
乾安县林地发展现状探析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校书画展
激活乾安历史遗迹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增添文化吸引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