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让位”学生“自主”

2015-03-01 10:57刘晓丽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乾安县中心校目标

刘晓丽

(乾安县严字乡中心校 吉林松原 131400)

教师“让位”学生“自主”

刘晓丽

(乾安县严字乡中心校 吉林松原 131400)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全程参与才能养成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习惯,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位”于学生。

一、问题——让学生提出

著名 科学家爱因斯但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好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提出问题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出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每一个教学步骤,让学生不断质疑;老师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出示课题后,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问:“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是怎样借箭的?结果如何?”教师便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调整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至始至终积极鼓励学生提问。

一课授完后,教师又让学生质疑。有学生问:“诸葛亮是骗箭的,课题为什么用“借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学生学习课文就显得更生动了。

二、目标——让学生明确

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师生为完成目标而共同努力。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分析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与学生共同设计相应的目标。每节课开课后,师生双方都应对目标了然于胸。

目标要简明、适度,便于操作与达成。可参照布鲁姆的目标分层理论,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去设计。

在教学中,要注意反馈学情检测目标。在新旧只是交替,环节的过度上,教师要设计好导语,让学生明确这一环节要完成的任务。

三、讲解——让学生参与

我们的课堂上都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静听”。为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我们让教于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参与知识的讲解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讲课方法,到讲台上“讲课”。学生讲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讲自己为什么这样讲解,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机械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疑难——让学生讨论

课堂上,围绕疑难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讨论切忌流于形式,要体现三个原则:

1.讨论要集中。讨论某个疑难问题,就要围绕这个疑难问题深入探究,不要东拉西扯,以免浪费时间。

2.形式宜灵活。可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也可以同桌或前后左右同学讨论。

3.表述应自由。学生学生陈述自己的见解时,应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可以让学生辩论。

五、学法——让学生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把学生主动探求所获取的肤浅的感性知识,引导他们主动提炼升华为抽象的带规律性的理性认识,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学法总结后要在一个学习环节中迁移运用,反复训练,使之形成技能技巧,内化为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策略。

六、评价——让学生操作

学习一篇课文,教学目标达成后,教师应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回顾一下这节课所明确的重点、突破的难点、掌握的要点。特别应让学生对照“自主学习”的要求,评价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使以后能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只要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摆脱“高耗低效”的阴影,学生一定能学得更好。

刘晓丽,女,1971年5月生,汉族,吉林省乾安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学历,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严字乡中心校副书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荣获吉林省教育厅表彰“三代教育世家”,荣获县政府优秀教师称号,多篇论文在省、市教育期刊发表。

猜你喜欢
乾安县中心校目标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乾安县林地保护风险及效益分析
乾安县林地发展现状探析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校书画展
激活乾安历史遗迹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增添文化吸引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