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高职院校药学类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2015-03-01 10:57汪亚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顶岗药学思政

汪亚娣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宁波 315100)

浅谈某高职院校药学类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汪亚娣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宁波 315100)

本文从药学类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入手,从理论角度为问题研究提供支撑基础。然后对某高职院校药学类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重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提高问题研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药学类学生 顶岗实习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一、概念分析

1.药学类学生

药学类学生从大类上来说主要是指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制药工程专业类的学生,他们主要从事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教育以及药品质量控制、临床药学、医药营销、医药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创新精神,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药类事业做出贡献。在这主要是指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面向市场的具有一定技能的药学类人才。[1]

2.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指在完成高职院校两年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基本技能强化训练教学之后,组织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到企业单位直接参与生产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实习生综合运用自身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实习单位一定的生产任务,由此获得生产的感性认识以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养成正确对待理论与实践的态度。[2]

3.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职业教育六块组成。[3]

二、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从某高职院校开展的顶岗实习实践过程来看,主要存在顶岗实习中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难度大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学校在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导致出现思政教育的空白期,影响思政教育的成效;学校对于学生顶岗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备;学校的思政教师队伍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学校职能部门缺少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把握。[4]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该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漏洞导致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加大。该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分为教学实习(大三第一学期)和生产实习(大三第二学期),分别对应的平台有教学实习管理平台和生产实习管理平台。在具体的时间段要求学生进相应的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输入与完善,并完成实习平台中的相应学习任务。但是由于信息化平台的维护以及建设不完善,使得实习管理平台经常出现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无法正常登录,实习指导老师无法及时批复学生日志以及沟通交流,直接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和及时性。[5]

2.学校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思政教育成效

教育部2006年十六号文件指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此文件指导下,该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每年的顶岗实习都在上半年5-6月份开始安排好,关于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主要在这一阶段进行,而学生真正开展实习是每年的9月份开始。7-8月份的空白期,使得在校已开展过的集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不大。暑假过后,学生又直接从家里去实习单位,最终导致学校已开展的实习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作用。[6]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备

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该校缺乏完备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事业单位、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具有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由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备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具体说来:首先,由于学校缺少对企事业实习单位的监管,无法保障岗位与专业要求匹配,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其次,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能力、生产理念决定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育人”意识,有时仅仅将实习学生视为临时工,不重视对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该校对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出现断档。再次,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学生很难集中、实习作息时间不一致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无法再按照学校集中开展的模式进行。最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具有双重身份,原先的班团组织被分散,使得班团组织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的漏洞,都呼唤学校建立相应的预警方案,由此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体系。[7]

4.学校的思政教师队伍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在学生的顶岗实习思政教育中,该学校思政教师队伍极少真正参与进来,思政教师自身的积极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由此不利于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开展。具体来说,该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专职辅导员各司其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主要开展思政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很少为学生工作服务以及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发挥该校“三全育人”文件精神的作用,使得该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专职辅导员负责。另一方面,在思政理论课中,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素养等基本内容,所涉及的内容缺少顶岗实习期间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难以真正发挥思政理论课在顶岗实习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很少进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很难为学校开展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8]

5.学校职能部门缺少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把握

在顶岗实习期间,该校主管顶岗实习的职能部门缺少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认识,没有及时做好沟通与反馈,增加了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难度。顶岗实习是学校重大的一项教学活动,为期一年,学生学习的场所也出现了由学校转向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变化,这种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的安全、思想问题比在校出现的几率提高。学校主管顶岗实习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沟通以及与实习单位的合作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问题,化危机于萌芽状态。以该校2016届药学类实习生为例,某班个别学生因不能适应实习岗位,出现了浮躁的心理,学生本人没有及时与学校的指导老师、职能部门联系,处于无约束以及无引导状态,此学生也最终因擅自缺岗直至被实习单位劝退。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职能部门因未及时与单位交流、了解学生实习信息,且未有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没有及时对此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信息反馈、干预,极大的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该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比较多,需要学校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具体来说应有效合理安排并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增加思政教育多样性;调整顶岗实习安排时间,确保思政教育时效性;健全多方管理机制,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三全育人效用;发挥职能部门优势,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

[1]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韦怀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内容与方法[J].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3]陈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4]吴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5]徐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梁军刚.探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J].读与写杂志.2012(5).

[7]王俊萍,包志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J].职教论坛.2013(15).

[8]吴加权.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

猜你喜欢
顶岗药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