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作用

2015-03-01 10:57邵东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社团个性化大学生

邵东威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4)

浅谈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作用

邵东威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4)

随着大学生社团的不断增多,社团的规范化管理和有效运行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在对社团进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社团的功能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也是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简要解析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义,通过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作用,提出相应的高校社团进行合理建设化发展的方案,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校社团 大学生 个性化发展 影响作用

一、高校社团的性质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作用

1.高校社团的性质

高校社团主要是一些大学生根据一定的爱好与趣向集合起来、具有自发性的校园业余组织,高校社团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通过活动的开展,主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相应的实践技能,促进大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人际交往的水平。[1]

2.高校社团开展活动的优缺点

从目前的高校社团来看,各个学校的社团组织数量众多,并且有着较为宽广的学科覆盖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够不再局限于班级和宿舍,而是通过社团活动结交到更多有着不同经历的朋友。在不断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知识,更好地锻炼实践能力。但同时,社团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一方面,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不缺乏一些滥竽充数的社团,无意义的活动不仅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对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也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仍处于学生学习阶段,主要应以学习为主,但是有些学生会在社团活动和学习的把握中失去平衡,不能良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从而使得其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过少,因为社团活动而不及格挂科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作用

1.积极作用

(1)促进学生视野的开阔

高校社团的高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课堂教学外的补充性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由于社团中的成员不局限于同一个班级和宿舍的人,而是面向整个学校进行成员的招收,所以,社员都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视野与能力。在加入社团后,通过结交不同的朋友,能够有效促进各个学生的视野的开阔和知识的增长。

(2)完善学生社交性格

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环境下,进入大学之前的学生生活都是充斥着考试与单纯的输入教学,并没有太多的课外补充教学活动,所以对于刚开始进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在面临新环境的时候仍处于较为懵懂的状态,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较不成熟,所以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对能力。所以,开展多样化的高校社团,通过在社团中认识不同的朋友,处理不同的事务,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完善性格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社团活动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在接受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对于新环境难免产生不适应的感觉,根据研究调查,普遍的大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而实践能力弱、适应性较差这一缺点的存在就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新性和高适应性的人才,就要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而高校社团正好能是符合这一要求,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社团许多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在这一前提下,社会成员就必须要去向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拉取赞助,从而获得资金支持,在拉取赞助的过程中,也能良好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谈判能力,极大地促进学生潜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

2.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1)社团组织活动存在的问题

高校社团的数量众多,虽然也许多优质的社团,但也不排除一些滥竽充数、并没有什么实践锻炼意义的社团存在,这种社团不仅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毫无益处。

部分高校社团活动也并不是有着绝对的积极影响作用,在活动的展开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些社团活动会假借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来跟成员收取费用,但是有些单纯享乐的开销是不必要的,于社团活动来说,完全没有意义。还有一些社团由于机制的不完善,人员流动性过大,而缺乏组织性和管理性,松散的组织缺乏一定的号召力,从而使得活动的举办组织过程困难重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由此受到一定影响。

(2)社团活动与学习生活无法平衡

有些学生并没有太强的自我规划管理能力,参与过多的社团活动,导致其在社团活动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无法良好地调节学习生活。这种参与社团活动的方式不但会消耗学生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还会导致学生的协调不足,最后生活失衡,要知道虽然大学生即将要步入社会进行工作,但是在校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要以学习为主,社团活动只能作为课外的兴趣补充活动进行参与,只有良好地把握这一平衡点,学生才能在活动与学习之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锻炼自主能力的效果。

三、高校社团的建设化发展

1.对高校社团进行内部的规范化管理

成员较多的社团必须要对内部进行良好地组织管理,形成良好的结构网络,使得成员们能够进行有效交流,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实现社团的良好运作。而坚固的组织网络的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松散的组织形式带来的指令出错以及低效的运作。进行高校社团的专业化管理,在组织内部形成较为系统的结构,学生对组织内部能有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以后步入社会进行工作,也可以有较高的适应性,从而独立地完成工作,这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实现课堂外的自我教育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2.将社团活动任务细分化

参与社团活动是许多在校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要促进高校社团的建设化发展,除了对高校社团进行规范化管理,形成良好的内部组织网络之外,还需要在推广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丰富社团活动,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组织活动细分化,避免个人的责任负担过大,从而使得社员能够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和适宜的工作任务。

结语

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在不断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良好的社交性性格,从而在日后的社会活动上能较快地适应环境,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时社团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利弊之处,在良好把握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下,良好辨别无意义的活动,参与有效的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做到真正的锻炼效果,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1]赵瑾,周丽. 论高校社团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87- 88+ 4.

[2]李朝阳. 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研究[D]. 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社团个性化大学生
缤纷社团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大学生之歌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K-BOT拼插社团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