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农村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实施策略探究

2015-03-01 10:57陈慕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办园督导幼儿教师

陈慕瑞

(柞水县曹坪镇中心幼儿园 陕西商洛 711402)

规范农村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实施策略探究

陈慕瑞

(柞水县曹坪镇中心幼儿园 陕西商洛 711402)

十二五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机制。”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园所队伍逐渐壮大,解决了广大农村幼儿入园接受教育的问题。但是,农村幼儿教育问题也层出不穷,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分析现状,谈谈规范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实施策略。

一、基本现状分析:

1.当前农村幼师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农村学前教育办园规模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在幼师的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2.教育行政管理不够规范,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管理机构,管理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遵循幼儿教育发展规律。保教工作管理要改善。目前多数幼儿教育"小学化"。

3.在农村,家庭教育缺乏,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加之忙于工作和农活,无暇顾及孩子。还有一些幼儿的家长是隔代家长,家庭教育方式和养育方式不当,不会正确地管教幼儿。

二、规范农村办园的策略探究

1.强化政策干预,端正办园方向

(1)农村教育部门应更加及时准确地解读和宣传国家颁布的农村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为农村幼儿教育服务,推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在对民办农村幼儿园的评估与管理,确保幼儿园在设施、师资等方面应适应当前教育需要,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

(2)国家教育部门要在政策方面,考虑农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小学和幼儿园的领导、督查和指导工作,加大力度培训幼儿园管理队伍,确保正确办园方向,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合力。

(3)规范农村乡镇幼儿园管理,改变由小学管理幼儿园的现状,充分尊重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设立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专门机构,独立乡镇幼儿教育管理模式,使乡镇园有独立的园所,独立的经费保障,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更好,更快的发展。

2.壮大师资力量,提升办园水平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一是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对农村幼儿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培训,逐步提高对幼儿教师的资质要求,鼓励幼儿教师在职进修,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二是要增加农村幼儿教师数量。高校中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加大农村幼儿教育的宣传,从高校中选拔有志于从事农村幼儿教育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来,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防止专任教师大量流失。

三是农村幼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人施教,紧密结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不要拘于教材,也不要盲目跟随城市教育风格。

四是农村幼儿教育尽可能的做到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城乡管理者能相互学习和进步。

五是发挥组织,协调、管理职能,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开展片区研训活动,向所在片区的其它公、民办幼儿园做示范。

3.凝聚各方力量,落实经费保障

在面对农村幼儿教育硬件设施和软文化都因资金不足而不能发展时,有关人士指出,要解决好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仅靠国家投资办幼儿园是不现实的,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措施、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农村幼儿园。" 我们除了在财政上向农村幼儿教育倾斜和相关教育投资的政策的扶持以外,我们还应鼓励和号召社会公益事业、大型企业、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做出奉献,使农村幼儿教育不被冷落,整个社会的关注才能起到更好更大的效果。

4.转变家长观念,提升家教水平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

其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加入。作为幼儿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给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帮助。

第三,幼儿园尤其是幼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家庭教育起作用的时候,农村幼儿教育才可以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5.建立考核机制,提升保教质量

(1)根据幼儿园等级分类,加强对幼儿园办园条件的督导评估。“坚持分类指导,促进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功能房的完善使用、设施设备的更换添置、户外活动场地的规模、保教人员的资质、工作人员的配备、图书资料的装备、教材的规范、教具和操作材料投放的数量、育儿环境的创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等作为重要指标考核评估。

(2)强化管理与效益的内涵关系,加强对幼儿园园务管理的督导评估。一是发展规划重针对性、实效性和幼儿素质发展要求指标;二是组织机构重职责明确、运转科学有实效;三是管理制度重规范完整、切合实际、适时更新、实用实效;四是卫生保健重制度落实、幼儿心理健康辅导落实、膳食管理工作有效、生活常规指导有方、安全常规管理精细、应急演练适用;五是教育工作的开展重教育观念与实践有机结合、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师基本功的特色与专业提升、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开展、校本研训的实践、家长对保教工作的参与、一日活动的安全实施等方面;六是对交流互动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和对周边幼儿园的指导示范作用的幼儿园要有奖励性考核指标。

(3)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加强幼儿园特色形成的督导评估。一是要强化幼儿常规教育活动儿童化特点;二是把幼儿园、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家长进校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考核指标;三是加强音乐、体育、艺术等督导考核权重。

(4)发挥督导作用,助推幼儿园主动发展。一是要明确教育督导的目的。二是要形成“自查定位、评估定向、整改定标”的评估规范。三是要把督导评估与幼儿园管理结合起来,形成调控机制,不断完善幼儿园制度建设和园务管理,推动依法办园。

总之,发展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趋势,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让"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农村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办园督导幼儿教师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