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2015-03-01 10:57陈凯云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评价

陈凯云

(湖口二中 江西九江 332500)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陈凯云

(湖口二中 江西九江 332500)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然而,从目前的课堂评价现状看,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泛滥,不合时机和不分对象的程式化评价等现象,造成了课堂评价的低下、无效。

语文 评价 有效性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活力。然而,从目前的课堂评价现状看,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泛滥,甚至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滥施表扬。而且,教师评价较多,主体较为单一,被评价者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评价要自然真诚,以温情感染

教育需要赏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孩子的优点。通常我们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因此,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对评价对象不同评价也不同。对优秀学生,要多给予启迪,评价不能停留在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如“像××这样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这样坚持思考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对班上中等生,要诚挚。如“这句话你读得太好了,请你再给大家读一遍吧!”“你的进步真快呀!”“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超过老师了。”对于后进生,要积极激励。因此,要积极从他们身上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进行评价。如“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好吗?”“今天你读课文没有错字、别字,一定是认真预习了。”“你比昨天的字写的有进步,相信坚持下去,你的作业可以出现在我们班展示栏了。”课堂上把真诚和温暖,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用温情的评价语言,适时给学生以鼓舞,使学生都体会到自己进步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和针对性

课堂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激励,更在于指明方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的,如果教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就失去了一次“扬长避短”的机会。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同样应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如,评价学生写字时,老师说:“××同学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坐姿、握笔姿势也很正确,大家向他学习!”“××同学写字有了很大进步,但你的字如果能再写得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教学评价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如果我们能够指明改进的方向和办法、措施,并鼓励他们努力去做,那么学生一定能在课堂评价中不断成长。

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目的,能够自我教育,坚定学习信心并获得进一步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欢庆秦兵马俑》时,学生把“战车千乘(sheng)”读成了cheng,我请学生评价,学生说:“应该是sheng,因为这里代表的是单位。”这个评价我认为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强,二是评价针对性很强,是对错、是非的评价,被评价者明白自己该怎样做。在听课活动中,有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较随意,盲目地评价学生,“你读得好,下一个!”“真好!”“你真棒!”……是如何好,好在哪里,学生也弄不明白。结论式语言,学生不得方法,不知道怎样读才是好。因此,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和针对性,这样的评价能够起到点拨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学有所获。

三、评价要共同参与,多元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我们当前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实践证明,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四、课堂评价要及时有效

教师的评价既不能超前,又不能拖后。超前的评价,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而滞后的评价则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回应没有被重视和尊重。而且,没有及时评价,让学生无法得知他做的好还是不好,陷入一种迷茫。及时说明学生的好与差,学生下次就能扬长避短做到更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注意抓住评价的时机,该及时鼓励的就毫不迟疑,不宜立即评判的就不能过早定论。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热情为终极目的。

五、评价要创新多变,有效激励

课堂评价包括语言评价和动作行为评价等。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评价应尽量少用物质奖励,避免转移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课堂评价不应只是简单的判断学生的是与否,适时、适当、适量的评价能够为学生释疑解难,引领学生走出迷茫,促进学生的思考。我们只有把握语文课堂的评价原则,做一个有心、有爱的老师才能够以评价促进语文课堂的发展,才能够提高我们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1]张伟嘉.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评价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11期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言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