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的培养

2015-03-01 10:57范丽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乾安县创设历史

范丽杰

(乾安县第一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的培养

范丽杰

(乾安县第一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课堂上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喜欢历史学科,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的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抛弃以往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措施,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呢?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体会。

一、问题的趣味性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根据课的内容找出学生感兴趣的或是已有的知识进行设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努力开动脑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积极参与教学。这个过程中,学生大脑时刻在思考,不断地攻克一个个难关,伴随着来之不易成功的喜悦,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时,教师提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因为学生从小就听过家长讲的故事或者看过动画片,对这个问题非常熟悉,但是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带着疑惑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提出一些自己原来的疑惑和通过看书又有了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传说与历史事物之间的本质差别。既学到了知识,解决积压已久的疑惑,又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口才,也展示自己的学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也激励了学生的阅读课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宽。

二、创设情境

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脑可以找到与这一课很多相关的内容,通过大屏幕进行播放,或者是课本的插图、实物、文字叙述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大屏幕播放这一史实,学生通过图、声、文等,把事件形象生动的展示在眼前,这座昔日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和它所遭浩劫的那段屈辱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懦弱和英法侵略者的残暴、疯狂、无耻、丑恶的行径,也特别感受了茅以升先生所“呼吁”的——“让那些残破颓废的废墟昭示着国耻!如果我们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是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我们就应该留着这块伤疤,让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奋起直追!”然后通过这段实录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在观看时,就已经进入情境中了,教师提示后,学生马上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使他们自觉而踊跃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利用老师创设的情境——真实的再现历史场景,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全身心融入到教学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1)充分利用成语典故、诗词对联、歌谣等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2)充分利用照片、图画、文物、幻灯、投影、电影、录象等多种教学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3)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形象模拟学生讲故事等方法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以古折今的历史学习兴趣。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前提是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理论只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精神。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离开了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任何愿望都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提倡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反对用专制强迫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习,用各种死板、教条模式限制学生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学生的知识面,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多么好的学生也是如此。不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呢?学生在课堂上不发言,根本原因是害怕问题回答错误,怕其他学生嘲笑和老师的讥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要用鼓励欣赏的语言和和蔼的态度来对待,对于正确的应该肯定的同时,指出这个问题再从另个角度说一说,就更加完整了。使这些学生认识到求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还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对于回答不全或者文不对题的学生,首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和和蔼的态度,引导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逐一解释,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方法。否则,一旦问题回答错误,就得到教师的训斥和讥讽,时间久了,谁还敢发言呢?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给学生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道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另一方面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想象的空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历史教学要在改革中立于不败,就必须从头抓起,变被动为主动,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基础年级的历史教学,让广大学生尽早领略历史科学的无穷魅力,使他们愿学历史、爱学历史。所以,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

范丽杰,女,1965年4月生,汉族,吉林省乾安县人,政治专业,大专学历,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一中学教师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乾安县创设历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乾安县林地保护风险及效益分析
乾安县林地发展现状探析
激活乾安历史遗迹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增添文化吸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