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模式

2015-03-01 10:57葛余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科学化课程体系思政

葛余峰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试分析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模式

葛余峰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文章主要以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功能作为出发点,从思政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构建思政教育环境和加强思政教育的科学化等方面论述了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广大护理学院的教师和辅导员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护理专业 思政工作 模式构建 功能

思政教育工作是一种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工作,更是一门思想、道德、政治素养的优化工作。护理专业作为一项具有特殊定位的学生群体,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必须付诸于工作和学习中的。而护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博爱、无私、奉献和仁爱等优秀思想素质,还应当具备应有的政治觉悟。因此,探寻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政工作模式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思政工作模式的重要途径。[1]

一、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功能

1.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内涵

思政工作因人而异,但是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思政工作不仅要坚持“以

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起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确保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构建一种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努力付出和克勤克己的良好观念,秉承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理念,同时具备细心呵护病人、发扬护理人员晋升、踏实进行科研工作的思想。所以,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和一般思政工作有着相同之处而又尤其独特性。这就要求在护理专业思政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其特殊性和针对性,突出护理人员救死扶伤的工作内容,要求深化他们关爱病患、心系病患等。

2.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加强护理专业的思政工作是社会发展的趋势。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和经济化的时代,现代医院发展的目标不单单只是培养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还需要加强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及自身道德素养、政治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全面性人才。护理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本身带有浓厚的服务性和奉献性,护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为服务于生活,通过护理专业知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护理专业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在提升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命健康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由于护理专业与社会文明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护理这份职业的崇高性,从而促使现代护士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人文素养,为将来步入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缺乏合格的思政政治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就不会理解病人的痛苦,也不会尊重每一病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关心和问候都没有。那么所谓的“德”和“才”就显得毫无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除了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医护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责任意识、同情心、奉献意识、奉献精神等。

二、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模式构建途径

1.将思政工作纳入课程体系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护理学校在课程体系安排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护理学院需要合理编排专业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工作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使学生从整体接受符合护理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教育等,进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政素养的目的。这就需要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发挥课堂指导作用,树立创新教学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热爱学生。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通过“爱”与平等相处等方式培养学生认知世界、服务社会的意识,学生就会以同等的关爱关心他人。与此同时,可以针对性开设护理专业思政教育课程,结合起护理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各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的良好引导。

2.构建思政教育环境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目的是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提升自我道德素养、优化政治素养。因此,护理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加强学生的正面指导教育,激发学生天性中的正直品质。学校增加学生校外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道德,并在实习单位前辈的耳熟目染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2]

3.加强思政工作的科学化

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科学化是其模式中的重要构建渠道。尤其是在在新

医改背景下,加强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科学化还能降思政工作和护理专业发展、医疗卫生系统发展以及护理人员实际发展规律彻底结合起来。而且,加强思政工作的科学化也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他们热诚奉献、真诚服务思想的形成。具体来说,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科学化加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思想的科学化。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一定要秉承我党“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指导宗旨,将患者放在第一位,将病人放在服务中心。

(2)工作内容的科学化。具体来说,思政工作内容和理念的科学化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在实际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发展(身心发展等各方面);分层化实施思政工作,用新的思想和元素,针对不同年龄、经历和学生开展不同的思政教育;加强传统和创新的结合,在原有尊老爱幼、爱护患者、互帮互助、艰苦奋斗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入现代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内容。

(3)工作方法的学科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开展思政工作,把护理专业学生培养成怎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学生两个核心作为学校各项教育任务的首要工作。领导班子定期轮流进行相关思想政治相关方面的培养,以促进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增强,改进学院思政工作的理念。

结束语:

在医学院的护理专业教育加强思政教育势在必行,探寻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模式更是基础任务。尽管现阶段思政工作在医学院护理专业教育中的开展模式亟待改善和发展,但是只要在尊重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树立新的理念,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医护知识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最终在结合新医改发展趋势下,综合学生思政发展规律,就能够有效构建护理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高效模式,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1]邓周. 实践教学在护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索[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1:133-134.

[2]艾华. 加强礼仪教育 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06:551-553.

猜你喜欢
科学化课程体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思政课“需求侧”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