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2015-03-01 10:57刘金贤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整改措施文本教材

刘金贤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中学 河北保定 071199)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刘金贤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中学 河北保定 071199)

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提高来说,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期间,语文阅读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笔者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在教学实际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整改措施

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语文阅读教学也在悄然间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读代讲”的理念得以落实。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教师教学死抠教材或无度拓展。

有些教师认为,凡是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凡是教材中提到的知识,都是重要的。因此,从字词句段篇等角度一一出题让学生回答,把学生当作规范答题的机器,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度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思路。教材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教材不是给教师树立一个必须遵从的“权威”,而是搭建一个创造性劳动的“平台”。新课程倡导开发的教材观,要求教师做教材的主人,成为教材的鉴赏者和开发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2.朗读指导重技巧,情感体验不深刻。

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以读代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将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如重音、停顿、节奏等,或是笼统地提出朗读的要求,如“读得美一些”、“读出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指导,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学生的朗读只能是飘浮在文字的表面,不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从重点的词句入手,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体会语句暗含的意思,学生的读才有根。在实践中可尝试以下做法。

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文本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借助媒体手段和教师语言等创设情境甚至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让学生换位体验。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引领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总之,只有用心灵引导心灵诵读心灵,才能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3.忽视默读能力培养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书。

这种阅读方式因为不必字字咬音,还可以有足够的回读思考的余地,能充分了解文字的意思,所以是广泛获取语文知识,拓展信息容量的一种重要阅读途径。学生不可能读尽天下的好书,但我们应该承认,默读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享受阅读的快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看到绝大多数成人,他们在读书时大多就是采用默读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其中当然包括默读方法。同时也提出:“多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的教学建议。然而,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上,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却被老师们忽视了,犹如水中浮萍,未落在实处。教师一味追求“书声琅琅”之风呈蔓延之势。由于默读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不出声,这一点对一节课,特别是公开课来说,时间稍长一点,就会使课堂变得“冷清”。再加上学生默读的技能缺乏老师的训练,速度不便控制,所用时间参差不齐,效果自然不便检查,老师们便逐渐淡化了这种阅读方式。即使训练了,也是语文课堂“静动结合”的需要。归根到底,是教师过分关注出声的朗读制造的音响效果和浓烈的“读书氛围”,而忽视了默读较之出声读,在速度、阅读量和供读者思考、感悟的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优势。

二、整改措施:

1.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的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有可能成为具有生活情趣的文化人。

2.少做或者不做追求形式,浮华空泛 的课堂教学。不 盲目进行“精彩赏析”,不顾文本特点,经常抛出类似“读喜欢的段落”的笼统要求,忽略全局,肢解课文,造成阅读的“断层”。

3.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

4.要借助情景,导情入文。即借助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播放音乐、扮演角色、语言描绘等情境的创设,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应及时了解时事和周围世界,做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开启者,将时代文明成果传给学生。教学是门艺术,必依法而行,必探索前行。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作为教师要努力做教改的实践者。教师应主动地转变观念,不断地钻研教法、学法,努力适应时代变化。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猜你喜欢
整改措施文本教材
浅析莱州市石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整改措施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220kV断路器因防跳回路配合缺陷引起拒合故障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研究
浅析黔南民族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