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健康教育 促进体育教学

2015-03-01 10:5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体育课心理健康体育

颜 涛

(广安实验学校 四川广安 638000)

渗透健康教育 促进体育教学

颜 涛

(广安实验学校 四川广安 638000)

健康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健康教育和体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我们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如下健康教育内容:乐观心情、开放心态、自信心理、顽强意志和成功感觉。为此教师要保证心理健康,以趣激兴,为在体育课渗透健康教育创造条件:要善于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合理利用上课场地与教学辅助器材,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

体育 健康教育 教学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然而,何谓健康?怎样进行健康教育?人们的看法却很不一致。有的自视健康的观点和做法,其实与真正的健康相去甚远。可以说,不是人们不重视健康,而是对健康的认识存在着很在的误区。所以,在学校中对进行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选择。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课,即使有,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以下概念:

首先,什么是“健康”?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呗。事实上,这个概念可没有这么简单。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在“心理上、社会上的安宁状态”。对学生而言,“健康”就是学生身体棒棒的,心理积极乐观,能与同学、老师和他人正常交往。也就是说,学生的“健康”包括生理性健康、心理性健康和社会性健康的和谐统一。

其次,什么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学会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学生体质,最终提高学生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锻炼身体、拒绝不良生活方式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纠正不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持续的发展。

第三,健康教育和体育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联系?华裔的教学止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健康教育和体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体育教学的具体吉增和中,我们要结合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把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有计划地渗透到体育活动之中,以达到健康教育的止的,培养能适应社会的复合性人才。

第四,我们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怎样的健康教育内容呢?在生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渗透以下心理健康的内容:(1)乐观心情。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人处事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比如一个实力本来不错的学生,在比赛中因为偶然因素没有赢得理想的名次,我们要善于引导他有乐观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失败(2)开放心态。只有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才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成待体育运动。才能培养学生“有容乃大”的胸怀,才能主动吸纳新鲜知识。(3)自信心理。只有充满信心,才能战胜困难,才能学会技能,才能愉快地生活、开心地学习,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又如在乒乓球比赛中,某个学生实力明显占优,却缺乏战胜对手的信心,在比赛中畏首畏尾、举棋不定,又怎么能取得到时候的成绩?(4)顽强意志。拥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永不言弃。如:在长跑中,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才能克服“极限”,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5)成功感觉。如果连成功的感觉都不强烈,真可谓虽胜犹败,让人扼腕长叹。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大家齐心协力勇夺桂冠之后,应引导学生充分享受胜利的喜悦,让他们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庆祝,切不可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故意泼冷水,因为那样会让学生对这项运动产生抵触情绪的。

那么,如何首期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在体育教学之中呢?

1.教师要保证心理健康。只有教师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保持情绪稳定,才能营造愉快而活泼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才能谈得上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心理烦躁、举止无常,反而会造成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战战兢兢。久而久之,会来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以趣激兴,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这是在体育课渗透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一点也不错。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课前准备环节,可以引入小游戏、韵律操等活动,刘学生在放松肌体的同时,受到精神的熏陶。如果每一节课一开始就是艰苦的。枯燥的素质训练,学生对体育课自然会望而生畏。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教师在体育课中要善于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和学生的关系。优秀的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会教给学生与人交往的技巧。不要说,这些都是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下,我们提倡合作式学习,如果不学会与人交际,也会严重地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4.要合理利用上课场地与教学辅助器材。体育课大多在操场进行,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我们要合理利用场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上体育课。还可以选择一些教学辅助器材、设计一些体育小游戏,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5.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的人认为,在体育课上,学生只管锻炼身体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只让学生机械地锻炼身体,长此以往,最多只能造就一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又谈何全面发展的、适应新形势的人才?在体育教学中,也要诱导学生开动脑筋:为什么而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学才能事半功倍?在技能练习中,还要一边训练一边思考,从而让智力和体能同时得到发展。

6.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享受成功中树立自信心和自尊意识。我们在高等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不要让目标任务千篇一律,让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又消化不良。我们可以分组教学、分别要求,让不同体质和基础的学生“跳一步,就能摘到桃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一种付出,需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才能有所收获。在收获之前,遭遇挫折是在扬难免的,我们要培养学生承受失败的意志。这也是衡量学生身心是否健康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心须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体育课心理健康体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