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2015-03-01 10:57赵丽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互动式趣味性美术

赵丽荣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校 吉林长春 130062)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赵丽荣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校 吉林长春 13006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迫使美术课堂教学不断更新理念,然而这些新观念的应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仍存在着各种阻碍和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教学模式滞后、小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机会较少这两点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然后从增加教学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深入生活这三点,探讨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策略。

互动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堂 探讨

前言:

将互动为教学主体,并在教学中强调生生、师生间展开互动,倡导学生作为教学主角,由老师引导的教学模式叫互动式教学,在整个互动中把教学内容纳入其中,学生极易接受,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伴随着新课标观念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弊端,影响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吸收,为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具有滞后性

美术是具有超强艺术性的一门学科,是形象与抽象的结合体,美术作品不同其艺术特质也大不相同。作为最基础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将较多的抽象性的内容在教材中呈现出来,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相契合,无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没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仍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小学生不能全部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老师在教授时并没有将其形象化,进而阻碍了小学生对美术的认知能力。[2]

2.缺乏课堂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同时很多老师已经有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然而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仍旧是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到操作和实践并重的美术课上,对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起到反作用。由于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只有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此外,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的小学生,由于参与到美术课上的机会不多,其自主能力会越来越差,阻碍着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1.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优化美术教学模式,应当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老师在教学时,应当增加趣味性使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教学中来,进而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因此展开互动式教学应当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心理,这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意义。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应当有机的与趣味性教学法相结合,使课堂环境充满趣味性,在进行美术训练时增强师生、生生的互动,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就会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老师在对《美丽的鸟》课程内容展开教学时,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大家最喜欢哪种鸟呢,我们来认识一下杜鹃,这种鸟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为了保护自己所产下的蛋,会把自己的蛋放到其他鸟巢中,这样那些鸟就会觉得杜鹃蛋就是自己的蛋而帮助它来孵蛋。”听到这个故事,同学们就会哈哈大笑,老师调动了学生情绪之后,就又说道:“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怎么来画这种鸟呢?”全班同学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到:“想!”这时老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投入到后续的教学当中,为高效开展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融入多媒体教学,勾起小学生好奇心

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入到各个行业中,教育界中自然也不例外,当前大部分学校都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营造出来,从而使小学生的好奇心被勾起。具体的方法是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起多媒体设备,将动画、图片展现出出来增加课堂的感染力,这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互动的前提。另外,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开辅助教学,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抓住学生的心理,为互动教学中吸收美术知识奠定基础。

比如,老师在教授画动物的技巧时,以学习“猪”的简笔画为依据,师生进行互动:“同学们请做好,提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的脑海里的“猪”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耳朵大大的,鼻子长长的,有胖嘟嘟体型的的动物呢?”这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回答:“就像猪八戒的样子。”回答的答案各不相同,等到讨论完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利用多媒体把猪的形象展现出来,并且加以总结,使不熟悉猪的同学也能够了解道猪的体型,为下一步画画做好铺垫。

3.在教学贴近生活,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生活是知识的起源,在平常生活中处处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因此学生每天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而与美术相关的生活有景象、图形、不同形状的物体(桌椅板凳等)均可以视作美术中的元素。小学老师在美术课堂中应用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生活融入其中,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生活内容,让生活与美术有机结合,通过互动式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使美术成为彰显生活内涵的学科,进而提升了美术教学的应用价值。[3]

比如老师可以把杯子、铅笔刀、足球、碗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收集起来,成为教学中的元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生增强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反复的对物体进行临摹中,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得以提高。另外,将生活元素加入到教学中去的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美术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树立美术“有用论”,祛除了美术教学虚无缥缈的错误想法。

结语:

总之,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水平,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本,小学美术老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互动式教学当中去,提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引发学生的参与到互动式教学中的兴趣,为提升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以及美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1]许毅云.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5,32:226.

[2]高鑫.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72.

[3]王琼.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园,2014,26:158.

猜你喜欢
互动式趣味性美术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