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能力在初中教学实践中的培养

2015-03-01 10:5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数学

孟 杰

(河北省卢龙县燕河营镇中学 河北卢龙 066400)

提问能力在初中教学实践中的培养

孟 杰

(河北省卢龙县燕河营镇中学 河北卢龙 066400)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提问能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提问,成为促进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找到这个关键的密码,数学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提问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这句话同样适用。教师课堂上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积极地鼓励、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提问,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布鲁巴克曾经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

一、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现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根深蒂固,长久以来,占据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讲,长期以来“尊师重道”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学生的服从意识观念较强。又加上数学学科的独特性,学生对数学畏惧大于兴趣,导致课堂对老师教学方法不会生产、也不敢产生质疑,造成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课堂上表现较拘谨、不敢提问。课堂上,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完全没有时间去自主地思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提问。初中数学课程摘要的应变技能,思维方面具有机械性,往往无意或者不善提出新问题。[2]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途径

1.创设和谐的教学关系

现代思维学研究表明: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其思维便会进入一种更高级别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创造性学生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严重抑制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把控者,应该找到教育者角色。教师应该采取民主态度,鼓励学生思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包容学生的错误,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为学生成长、思维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特别应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越俎代庖。应该把主动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初中数学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幽默、愉悦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提问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

2.创设提问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适时利用暗示性语言、语气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良好的提问教学情境的构建,无疑可以能激发数学问题兴趣,为进一步探索提供心理准备,也为数学问题的提出提供信息和依据。教师在具体数学问题引起的悬念或探索活动激起学生的问题欲望时要注意恰当地引导,从而形成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开始进行提问,水到渠成。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暗示性语言、语气,结合有效问题串创设学生自主提问的情景。同时,教师对问题创设应该有把握能力,设置有梯度、可延展性、并循序渐进,以便给学生连续。每个问题对应不同层级的学生,让学生在解题时,在教师的暗示性语言下能找到题目的漏洞,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全体”、“全面”提高问题覆盖面。例如,处理“变量与函数”一节知识难点时,我采用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矩形的周长为60,其中一边长为10,求这个矩形的面积。”启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认真思索和热烈讨论后提出:“边长还可以取其他的值吗?”“若其中一边长为15、20、25,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呢?”“什么时候面积最大?”“若设面积为S,其中一边长为X,S如何表示?”等等,只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提问时间,给所有想表达的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理解和解答问题。让学生从生活情境或数学问题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部分或全部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数学素养。[3]

3.合理定位学提问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到原有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制约,感性比较强,候驾学生提出问题,可能没有价值或根本不成立。但是教师应该看到,回答问题是一种积极思考的方式。教师不应忽视任何一个反映,并针对不同类反应给予回复,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想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也及时用鼓励性语言予以激励。激励学生提出存在和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具有很高价值或创造力问题的提问,在教学中应及时进行正面的肯定性评价,并鼓励他以后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方法,并要求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对待不正确的提问,教师也应该关注,指出合理的地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种评价都是在一种积极的肯定中进行,使提问的萌芽受到保护,而长成起来。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能帮助老师拓展教学思想,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使教师、学生均能得到发展。总之,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就能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关注学生由生疑到质疑生成过程,培养关于解疑的良好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学习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才能够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变。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02

[2]袁成良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情境的设置策略新课程(教师版)2010年2期

[3]沈建红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中学数学研究2007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