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2015-03-01 10:57沈邹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大众体育建设

沈邹静 宋 涛

(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高校体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沈邹静 宋 涛

(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每一位社会大众的目标与职责。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这会的构建具有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发展,能够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更能促进一代大学生身体素养的提高。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发挥出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

高校体育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关系 作用

前言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自然、人与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望。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政治的稳定,更能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高校体育具有社会功能,高校体育教育的成功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1]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对高校体育的作用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导高校体育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并将推进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相关会议中又提出了几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原则,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定有序、充满活力,都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以及相关决定被提出,和谐社会成为全民努力的共同目标。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念的深入理解,是我党管理社会与建设社会的一次创新、一次升华。理解与有效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容,对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进行思考,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极为重要。[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想法的提出,不仅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期待,更给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好了规划与布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造三个方面共同进行,三位一体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特色所在。构建和谐社会,其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大众不断提高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而社会体育,是大多数社会大众喜欢的健康活动,丰富的社会体育活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对于社会体育具有直接影响。换言之,高校体育就是社会体育的雏形。高校体育的发展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发展,在高校体育中渗透和谐社会精神与,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3]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高校体育发展提供绝佳环境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元素,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本质在于创新与持续。和谐社会的有效建设,无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社会科技、卫生、教育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发展越全面,就越需求全面的社会人才。和谐社会已经从重经济的社会转变成为重素质的社会。高校体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构建,让高校体育再次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人们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育观,渴望人人体育的落实,也对于高校体育发展极为重要。

二、高校体育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

1.有利于社会大众身心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高校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众所周知的奥林匹克运动,其创造的目的就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吸引青年人关注体育,促进青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使体育活动成为服务人类的一种健康运动方式,为社会的美好做出贡献。参与体育活动,能够让参与者的体魄更加健康,而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事业腾飞的必要保证。人们在参与体育运动与体育训练时,要自主去克服运动与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体验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运动项目给自己身体带来的感受与心理的体验。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体验,会出现在人们参与的其它活动中,因此,高校体育对于社会建设者的身心素质具有锻炼作用。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是用教育的方式在提升人们的身心和谐水平。用体育教育改变体育活动参与者的身体形象,塑造匀称的肢体与健壮的肌肉、培养机敏的头脑、增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和谐社会关系形成的重要前提。在体育活动中,人们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团队合作学习精神得以建立,社会环境会因为每一位社会大众的改变而变得更加和谐,社会公德也会成为更多人的行为标准。

2.有利于社会大众文化生活丰富

高校体育发展的宗旨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与普及,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爱上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良好社会体育氛围的形成。在体育运动的参加与欣赏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活跃自己的体质提升方法,还能愉悦自己的生活,促进文化生活的丰富。体育竞赛是有规律的国际竞争,像奥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到了固定的时间,奥运会就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事件。不同的体育竞赛,让社会的娱乐方式丰富起来,也给社会大众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有利于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4]

3.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目标。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自然的发展与社会大众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高校体育是特殊的高校体育教育部门,很多新兴的高校体育项目与自然发展有密切关系。像户外运动、攀岩、远足以及野外生存,都有利于强化活动参与者的环境意识。在体育活动中与自然接触,尊重与敬畏自然,会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体育从其产生到发展,每一步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体育对于国际社会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国际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凭借。重视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以体育去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让社会进步具有和谐性与多元性。

[1]石金亮,任莉英. 浅谈高校体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商场现代化,2009,18:190-191.

[2]张永保,周学荣. 和谐社会进程中高校体育社会服务的必要性[J]. 体育文化导刊,2007,12:67-69.

[3]游欢,邵建才. 高校体育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03:120.

[4]孙志伟.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1:111-112+130.

猜你喜欢
大众体育建设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