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15-03-01 10:57杨林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

杨林娜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吉林长春 130062)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杨林娜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吉林长春 130062)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小学生群体,因其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缺乏理性,在面对生活、学习与交际等问题时,多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综合分析当前小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承受能力偏低、缺乏学习兴趣与心理焦虑、人际交往能力差等方面,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深入思考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路径,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理、生理变化较为显著,面对生活、学习与交际等问题,经常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引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情绪焦虑、不善于交际、承受能力差等心理健康问题。而小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则会对其身心健康、学习状况等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重点分析引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索适合小学生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以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1]

一、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的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习兴趣缺失,情绪焦虑现象突出。在小学生群体中,多存在着学习兴趣缺失问题,不明白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掌握到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师节奏,从而降低了其学习兴趣,并滋生厌学情绪与焦虑情绪,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二,承受能力偏低。在生活与学习中,小学生一旦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如意事情,多难以接受,并选择哭闹、逃学、出走甚至自杀,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小学生群体承受能力偏低的事实。如一些学生在学校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或受到老师批评,则选择极端方式来逃避问题;其三,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现阶段,很多小学生为独生子女,在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在学校环境中打破了别人处处让着自己的“常规”,导致小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交流障碍。[2]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剖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除了其自身原因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都属于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分出较多的时间来照顾与关心孩子,无法及时捕捉孩子内心深处的细微变化,且很多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过心理教育,只是一味灌输孩子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为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与心理压力;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为求发展,需要拿出成绩来满足孩子家长的期望,而提高小学生成绩,需要增加一定的作业量,小学生则抱怨作业太多,回家之后还需要写作业,生活缺乏兴趣与自由。学校教育课程安排上也缺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缺乏针对性指导,无法真正的了解孩子内心的变化,可能会在时间上错过矫正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最好时机,而一旦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明显时,则说明其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对严重;从社会环境的层面来看,一方面,小学生缺乏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小学生对一切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当前,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在互联网环境中,小学生能够获取一定的学习资料与信息,但也为小学生接触暴力、凶杀等内容提供了机会,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路径分析

在分析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显著表现基础上,重点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层面思考其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依据心理问题形成因素合理安排小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1.构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机制

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原因的分析,家庭因素与学校因素属于主要因素,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充分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可构建家庭单元与学校单元之间的互动机制,确保家长与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较好的成长空间,不应过于关注孩子考试成绩,避免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工作,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家长与孩子的深入对话,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从学校层面而言,其应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心理健康工作宣传与教育,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同时,家庭与学校之间应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及时反馈小学生心理状况,并针对可能或已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协商应对策略。[3]

2.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小学生提供针对性心理辅导

为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安排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此外,学校在进行小学生心理辅导时,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心理辅导方案。如部分小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环境,学校应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其融入到集体之中;针对小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则应帮助其乐观面对困难,调整心理状态,正确面对学习成绩,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性与差异化心理辅导,是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4]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尤其是学生在接触手机或网络过程中,可能会受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导致其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需要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切断小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路径,为小学生发展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结语

缺乏学习兴趣与心理焦虑、人际交往能力差与承受能力低等属于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从家庭、学校与社会层面剖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实践证明,为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家庭、教师与社会之间通力合作,家长与学校之间应保持良性互动,及时发现小学生心理细微变化,并通过心理辅导等心理干预措施,及时矫正,以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

[1]石明军.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探寻小学教育新路径[J].新课程导学,2014,(4):92.

[2]罗海超.试论如何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0):32-32,33.

[3]陈华.浅议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4):8-8.

[4]曾振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对策初探[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10):246-24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感受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