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5-03-11 05:55郑建文董鸿智赵锋仓徐世林莫芳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

郑建文,董鸿智,赵锋仓,徐世林,莫芳萍

随着我国人民生括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2012 年10 月10 日卫生部官方网站上指出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已占全国总死亡率的41%,脑卒中在我国人口死亡病因中已列居第2 位[1]。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80%[2]。目前我国现存700 余万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3]。近年来,人们对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越来越加以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其高危人群,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由于三高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血脂升高。可以认为血脂过高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4],高脂血症主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最重要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因而血脂的监测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预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有许多,Dobiasova 等[5,6]在研究pioglitazone 治疗胰岛素抵抗时应用的一项血脂新指标即血浆的促动脉硬化指数(AIP 指数),其定义为Log(TG/HDL-C),在血脂分析中有重要意义,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相对于各个单项更有意义。本文通过对正常人群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AIP 水平的观察比较,探讨AIP 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 年6 月~2014 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86例,男153 例,女133 例;平均65.1±10.1 岁,其中TIA 32 例,脑梗死254 例,均符合第4 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部CT 和(或)MRI 检查及临床定位体征进一步确诊。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286 例,男143 例,女143 例;平均年龄63.36±11.4 岁;均无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病家族史。两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操作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按照临床检验科的质控和检测标准[7,8],用分离胶真空采取被检人群清晨空腹血。分离收集血清检测,3 h 内测定完毕,收集数据后统一分析。TC、TG、HDL-C、LDL-C 项AU5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中TG、TC 为酶法测定(试剂由澳斯邦公司提供);HDL-C 为直接测定法(试剂由日本和光第一化学试剂提供);LDL-C 为匀相比浊法(试剂由中生北控公司提供)。仪器校准品为C.f.a.8 校准品,质控品(中、高值)由罗氏公司提供。并计算AIP(AIP=log[TG/HDL-C])。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 表示,经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 检验,各项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脂与AIP 值比较,观察组血浆TC、TG、LDL-C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而AIP 两组比较差异更大(P<0.001)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对比

3 讨论

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预防和治疗压力非常大。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金标准[9]。但是,该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目前,尚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人群进行脑卒中的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研究发现不稳定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脱落,表面继发血栓形成,或斑块过大导致颈动脉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都可以诱发缺血性卒中[10,11]。脂代谢紊乱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血管中的脂质沉积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小而致密的LDL-C 易发生氧化,更易引起动脉硬化[12]。血脂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影响因素,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紧密,研究证明:高脂血症可使凝血因子Ⅱ、Ⅶ、Ⅷ、Ⅹ活性和血小板聚集增加[13],高脂血症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变慢,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酸中毒,易在血管壁形成“纤维帽”[14],大量脱落的内皮细胞、脂质沉积于血管壁上,加速了纤维蛋白结合物的粘附作用,使血管狭窄,血流缓慢,促进脑血栓形成[15]。大量研究发现脑血栓形成多数发生在安静状态下,尤其熟睡和刚醒时,这时血粘度高、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16]。

血脂异常患病率逐年增加;但是面临着严峻的血脂异常高发状况,我国人群对于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控制率及达标率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17],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逐年增加,并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耗费了大量的社会和医疗资源,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的观察分析,探讨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进而积极干预,对脑血管病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表明小而密的LDL(sdLDL)可能由于更容易进入血管壁,易被氧化修饰而滞留于细胞外基质,及易于启动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壁等原因而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硬化作用,可使患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性增加3~5 倍,提出LDL 颗粒大小可作为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性的最佳指标。目前用于直接测量LDL 颗粒大小的方法复杂,且成本较高,较难在临床广泛使用。近期研究认为,AIP 作为LDL 颗粒直径间接指标与LDL 颗粒直径呈负相关,AIP 值越高代表LDL-C 颗粒直径越小,即小而密的LDL(sLDL)所占的比例增高,测定AIP 可间接反映LDL 颗粒直径大小与sLDL 比例,AIP 在动脉硬化中起重要作用AIP 的大小与动脉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18]。

本文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组TC、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 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AIP 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代谢异常,AIP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表现更明显。

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HDL 水平越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就越高,两者呈负相关[19],与目前大多的看法:血清TC 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增加卒中风险、HDL-C 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危险因素、HDL-C则是其保护因素的观点基本一致[20,21]。高TG、低HDL-C 及sdLDL 比例增高三者可同时存在,且在代谢上紧密相连,这一脂质三联征被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表型。

综上所述,AIP 作为LDL-C 直径测量的间接指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AIP 值的大小可能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AIP 结合传统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1]刘 佳,蔡亚平.2002~2009 年全国大陆城乡居民死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2,8(29):4.

[2]邓 丽,刘晓冬,张拥波,等.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7):2018-2021.

[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2010.

[4]张原莉,张海东,杜振兰.脑出血、脑血栓病发生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23(3):2.

[5]Dobiasova M,Frohli TCJ.The plasma parameter Log(TG/HDL-C)as an atherogenic index:correlation with lipoprotein particle size and esterifica-Tion rate in apoB-lopoprotein-depleted plasma(FERHDL)[J].Clin Bioc,2001,34(7):583.

[6]Dobiasova M.Athetogenicindexofplasma[log(triglycerides/HDL-TColesterol)]: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J].Clin T Cem,2004,50(7):1113.

[7]门莎莎,文 停,董振南,等.4043 名健康查体者生化指标异常率分布调查[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2):1237-1238.

[8]丛玉隆.对检验医学学科建设的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0):1-3.

[9]邓 晓,秦 超.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0,32(1):50-52.

[10]姚月娴,杨月榕,王世红,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0):951-954.

[11]刘逾前,朱 丹,吕淑萍,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12):1086-1089.

[12]王 凡,叶 平,肖文凯,等.2375 例体检人群血脂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6):502-505.

[13]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TIA 的中国专家建议组.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TIA 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J].中华内科杂志,2010,47(10):873-875.

[14]茅翼亭,方 堃,董 强,等.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与危险因素[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9,(2):24-31.

[15]缪东培,何述莉,吕 磊,等.老年人非风湿性心房颤动伴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20-22.

[16]吴兆苏,姚崇华,赵 东,等.11 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前瞻性研究两个危险因素聚集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29:246-249.

[17]胡大一,王家宏.我国血脂异常防治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2-4.

[18]Urata J,Ikead S,Koga S,et al.Negatively charg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atherogenic risk in hypertensivepatients[J].Heart Vessels,2012,27(3):235-242.

[19]陈园频.脑梗塞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关系的临床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0(1):32

[20]乔曼丽,吴升平,王文志.血脂与卒中[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7):515-518.

[21]李海华.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10):1334-1336.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