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5-03-15 11:14谢有顺,李德南
文艺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张楚林森海南

主持人语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中,海南无疑是充满魅力但并没有得到充分开拓的疆域。当我们提起海南时,似乎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哪一部作品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的。但是,也没有必要为此感到失望。当许多作家,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作家被许多时尚的文学话题所卷走时,海南的不少青年作家仍旧在执着而坚韧地书写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且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点。这些作家里面,就有林森和王海雪。

林森我们很早就在这个栏目里面推荐过,这里只说王海雪。她生于1987年,作品散见于《天涯》《小说界》《中国作家》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塘镇叙事》等等。她和林森一样,都是海南故事的讲述者,但是又有各自的写作根据地。

为了更好地对她的写作进行梳理,这次我们特意邀请了作家张楚与青年批评家蔡青来参与写作评论。

张楚非常擅长写小城镇上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擅长以隐忍的笔法写小镇人物的内心风暴。在《那些被囚禁在时光天井里的人们》一文中,他注意到,这位比他要稍微年轻一些的作家在尝试处理同样的题材。至于她小说中的叙事美学的特质,张楚则有这样的概括:“她的小说里始终流动着一种顽固的、粘稠的、气质鲜明的气息,那是属于她自己的气度和光华。我们在她的小说里,读到的不仅仅是风俗与人物,更多的是关于时光的思考和梳理。市井风俗小说在展示对人生的生存性关注时,往往忽略了对人生的存在性关注。那么我想说的是,海雪在她的小说世界里不仅完成了对小人物的生存性关注,也完成了对小人物的存在性关注。这是种难得的自觉和修养。她在构建故事过程中有种奇妙的能力,让那些情节在推动故事潜行的同时,让读者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时光摧毁万物的力量。”

当一位作家尝试去阐释另一位作家时,往往会偏重从文学本身出发,会偏重内部阐释,张楚也不例外。蔡青在《想像、经验与建构》(拟发《创作与评论》6月号下半月刊)一文中,则尝试借用海登·怀特与格尔茨等人的理论资源,来分析王海雪小说创作中的历史性思维。在他看来,作为海南年轻一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王海雪的小说“以现实、

王海雪 WANGHAIXUE

1987年生,鲁迅文学院21届高研班学员。作品见《天涯》《小说界》《中国作家》《山花》《作品》《黄河文学》《中国国家地理》等刊,著有长篇小说《塘镇叙事》《五月茶》。本土、健稳、哲韵著称,而这种成就正来源于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浸灌与感受,是其立足区域,自身经验的扩展和外化……这种在经验与想像之间的挥肆游走,是王海雪小说脉搏的节奏感和生命力的来源。”“王海雪书写的并不是喜剧,塘镇总是散发着腐烂的气味,总是有着生而为人的嘈杂与艰难,人们生活匮乏,苟延残喘、噩噩度日、行将就木;同时它也不是一出悲剧,在王海雪的笔下,塘镇丝毫没有古典主义悲剧的崇高性可言,有的好似只是时间的无奈流淌和一片阴气沉沉的惫懒。跳出悲喜剧的束缚,王海雪编导的这场戏剧加入后现代主义的荒诞特征,这当然是处于当代景观社会下的作家不可避免的写作选择,而且这同样是历史语境下的某种真实的建构。”

他们在评论中所指证的这些写作特点,读者们在阅读王海雪的《拿来,酒瓶》等作品时,不妨作为参照。

作者:谢有顺 李德南

猜你喜欢
张楚林森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编辑部来了一只小狐兔
海南杂忆
1987年的微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一路踽踽独行
热带宝岛海南
麦兜姑娘的小赞歌
张楚是什么座?
“摇滚盛世”之后的张楚:老去与归来